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国际经济合作总论 《国际经济合作》PPT课件

第一章 国际经济合作总论 《国际经济合作》PPT课件

具体形式包括:软件开发服务、网站建设服务、商业尽职调查、异地 市场研讨、供求配对平台、网络资讯服务等。
14
扩展内容:知识流程外包(KPO)
知识流程外包是服务外包的高端部分。 知识流程外包也是基于IT技术的服务外包。ITO强
调技术,更多涉及成本和服务,BPO更强调业务 流程,解决的是有关业务的效果和运营的效益问 题。KPO则更强调服务的知识性和创造性。 具体形式包括:专业策划服务、知识产权服务、 专业培训服务、政策法规调研、企业文化建设、 人力资源规划等
25
扩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OECD是主要西方国家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国际组织。 简称“经合组织”。前身为1948年4月16日西欧十多个国 家成立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60年12月14日,加拿大、 美国及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等共20个国家签署《经 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约》,决定成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在公约获得规定数目的成员国议会的批准后,《经济合作 与发展组织公约》于1961年9月30日在巴黎生效,经济合 作与发展组织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巴黎。
目前经合组织共有31个成员国,它们是:奥地利、比利时、 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 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 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澳大利 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智利 (2010年1月11日加入)。
26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扩展内容:间接境内形式的劳务输出
通常劳务输出都要求劳务提供者出境,然而间接 境内形式劳务输出则不需要劳务提供者出境,在 境内间接地将劳务物化到商品或具体到服务当中, 以商品和服务的跨境流动实现劳务的输出。
间接境内形式的劳务输出产生的背景是(1)国际 间人员流动限制较多;(2)劳务输出国拥有丰富 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加工制造能力 和服务提供能力。
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经济合作是一个历史性的经济范畴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 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变化 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国家(地区)间相互依赖程
度的加强
27
28
世界海运概况
29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竞争更加激烈 集团化趋势更加明显 经济合作形式多样化 经济政策协调经常化、制度化
要素市场的主要类型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内在联系 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区别
33
生产要素的概念和种类
关于生产要素的概念和各类,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五种: 生产要素是指用于商品和劳务生产的经济资源,通常分为土
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论) 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过程的社会资源,通常包括土地、劳
国际经济信息合作 国际经济管理合作
21
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开幕 式(2013年12月3日于印尼巴厘岛)
22
扩展:“金砖国家(BRICS)”
“BRICs”是由巴西 (Brazil)、俄罗斯(Russia)、印 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 写而成,由于“BRICs”发音与砖块 (bricks)相似, 故称为“金砖四国”。 这四个国家中,巴西被称 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 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 “世界工厂”。2011年南非正式加入,“BRICs” 变为“BRICS”。
19
国际间接投资
主要包括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信贷投资两 种方式。
具体形式包括发行国际债券、境外发行股 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出口信贷、混合贷款、 吸收外国存款、项目融资、国际风险投资 以及国际租赁信贷等。
20
其他方式
双边与多边(分全球多边 和区域多边)经贸合作
15
国际技术合作
有偿转让包括许可证贸易(分为专利、商 标和专有技术许可等)、技术服务、合作 生产或合资经营中的技术转让,工程承包 或补偿贸易中的技术转让等。
无偿转让一般以科技交流和技术援助的形 式出现。
16
国际发展援助
包括对外援助和接受国外援助两个方面。 具体形式有财政援助、技术援助、项目援助、方案援助、
包括商业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 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
12
扩展内容:商业流程外包(BPO)
BPO是把一个或多个IT密集型业务流程委托给一家外 部提供商,被外包的业务流程可以包括物流、采购、人力 资源、财务会计、客户关系管理、或其它管理或面向消费 者的业务功能等。 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服务 企业内部管理数据库服务 企业运营数据库服务 企业供应链管理数据库服务 具体形式包括:注册管理服务、办公室租赁服务、电话代 接代转、异地商务秘书、会计报税代理等。
典型的国家如中国。
9
扩展内容:中国的加工贸易即被视为一 种“变相的”劳务输出形式
“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特点决定了加工 贸易企业主要利用的是中国丰富而相对便宜的劳 动力资源,从而将中国的劳动力贡献物化到商品 当中,通过跨境贸易实现“变相地”的劳务输出。
“变相的”劳务输出作用增强了加工贸易的就业 促进效应,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很 大的积极作用。
6
国际工程承包
具体形式包括总包、单独承包、分包、二 包、联合承包和合作承包等。
业务涉及范围不仅涵盖工程设计和工程施 工,还包括技术转让、设备供应与安装、 资金提供、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经营管 理等。
7
国际劳务合作
劳务人员(劳动力)的直接输出和输入
海员 厨师 工人
国际旅游 国际咨询 服务外包 加工贸易中的一些业务环节
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四要素论) 生产要素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即劳动者
和生产资料。 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力的细胞形态,是生产力经济学的逻辑
起点,存在“七要素论”和“九要素论”之争。 生产要素包括人员、资金、土地、固定资产、物资、技术、
信息、管理和经营权等。
34
各类要素论的提出者
13
扩展内容:信息技术外包(ITO)
ITO包括产品支持与专业服务的组合,用于向客户提供IT基础设施、 或企业应用服务、或同时提供这两方面的服务。 软件研发及外包
软件研发及开发服务 软件技术服务
信息技术研发服务外包
集成电路设计 提供电子商务平台 测试平台
信息系统运营维护外包
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服务 基础信息技术服务
30
世界主要经济区域
31
国际经济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国际经济合作加深了各国生产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国际化 国际经济合作提高了要素的使用效率和要素收益 国际经济合作直接实现了各国之间在生产要素数量、质量和
种类方面的互补 国际经济合作促使生产要素价格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均等化的
趋势 国际经济合作将扩大国际贸易的数量和范围,影响和改变国
原则:平等互利 范围:主要是生产领域 内容: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配
置 特点: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4
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
广义、狭义 宏观、微观 多边、双边 垂直、水平
5
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
国际工程承包 国际劳务合作 国际技术合作 国际发展援助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 其他方式
“金砖四国”(BRICs)一词最早由高盛证券公 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11月20日 发表的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 (The World Needs Better Economic BRICs)中 首次提出。
23
扩展:“金砖国家(BRICS)”
2003年10月,该公司在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 2050 年的道路》(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的全球经济报告中预言,BRICs将于2050年统领 世界经济风骚,其中: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 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 国,2028年超越德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可能会在 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可能在 2032年超过日本;BRICs合计的GDP可能在2041年超过 西方六大工业国(G7中除去加拿大),这样,到2050 年, 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大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 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
际贸易的流向 国际经济合作有助于参与各方调整其产业结构,改变在国际
分工中承担的角色 国家间的经济协调行动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
部条件
32
第四节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与国际 经济合作
生产要素的概念和种类 生产要素分析的历史发展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与重新组合配置的机制及生产
高盛的这份经济报告,使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国 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受到世界更 多的关注,由此BRICs(译称“金砖四国”)的称谓便风 靡世界。
24
扩展: “新钻十一国(N-11)”
2006年,高盛集团继“金砖四国”之后推 出又一全球新概念即“新钻十一国” 。通 过5年前筛选“金砖四国”的同一预测模型, 高盛2005年底选出经济潜力紧跟“金砖四 国”的11个新兴市场,包括墨西哥、印度 尼西亚、尼日利亚、韩国、越南、土耳其、 菲律宾、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孟加拉 国,统称为“新钻十一国”。
第一章 国际经济合作总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经济交 往方式,国际经济合作开始出现并取得了迅速发 展。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已成为国家间经济交往 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力的推动了参与合作国家 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1
本章内容提纲
第一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与含义 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方式 第三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与国际经济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