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海洒钱:寓意放弃功名利禄,淡泊修行。
中国民间流传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说法,赞扬粪土金钱的人的品格。
2. 三星高照:三星,即指福、禄、寿三星。
鹿,偶蹄类鹿科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在吉祥图案中多指梅花鹿。
“鹿”与“禄”同音。
禄,古代称官吏的薪给为俸禄,寓财富。
蟠桃,泛指西王母所居处之仙桃。
“三星高照”寓意幸福、富裕、长寿。
3.五福捧寿:五只蝙蝠围绕篆书寿字或桃。
《书·洪范》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纹命。
”攸好德,意思是所好者德;考纹命即指善终不横夭。
“五福捧寿”寓意多福多寿。
还有以卍字和蝙蝠组成图案叫“福寿万代”。
4.富贵耄耋:牡丹、猫。
牡丹,落叶灌木。
品种很多,花大而艳丽,是著名观赏花。
牡丹向来比作花中之王,具丰腴之姿、有富贵之态。
无论摆设、入画,极富丽堂皇之致。
又称“国色天香”。
唐刘禹锡诗:“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初夏正午是牡丹开得最鲜艳之时。
活到八九十岁的长寿老人,俗称“耄耋”。
猫与“耄”谐音。
5. 瓜瓞绵绵:来源于《诗经》中的《绵》,其首句“绵绵瓜瓞”四字,成为一种祝愿子孙昌盛,兴旺发达的吉祥图画的名称。
瓞即小瓜,瓜瓞绵绵的涵义为瓜始生时常小,但其蔓不绝,会逐渐长大,绵延滋生。
传统的《绵绵瓜瓞》图式有两类,一类是瓜连藤蔓枝叶,另一类还加上蝴蝶图案,取蝶与瓞同音。
此图清代尤多。
6.刘海戏蟾:“刘海戏蟾”的瑞图,实际上是把“刘海耍金钱”与“刘海戏蟾蜍”这两个故事揉合在一起,绘成刘海手执串有金钱的彩绳在逗弄一只三腿蟾蜍,所以此图亦可称作“刘海耍钱”。
刘海便俨然成为财神的替身了。
7. 玉堂富贵:牡丹、海棠、玉兰花组合成一图。
玉兰花有“玉”字;“棠”与“堂”同音双关。
宋代翰林院有“玉棠”之称,“玉棠”与“玉堂”同音。
牡丹又称富贵花。
此地图作三花相拥状,寓意府第辉煌富贵。
8.万寿无疆:桃为长寿之仙果,盘中盛一硕大仙桃,以此寓意被祝福的老人长命百岁,福寿永远。
9.麒麟送子:中国人把麒麟、龙、凤凰和龟并称“四灵”,麒麟是“四灵”之首。
这种鹿身马足、牛尾圆蹄、通体鳞甲、头有独角的“瑞兽”除了在太平盛世出现外,还会给那些积德而无子嗣的人家送个儿子来。
相传号称“素王”的一代圣人孔子的诞生,就是麒麟送子的结果。
10.年年有余:由童子、莲花、鱼组合成一图。
中国古人视鱼为富余、吉庆、幸运的象征,童子寓百姓广众。
此图寓意年年家境殷实、富裕。
广泛用于民间所画、剪纸、刺绣等。
11. 马上封侯:由猴子、骏马组图。
“猴”与“侯”同音双关。
猴子骑于马上,“马上”为立刻之意。
侯为中国古代分五等贵族爵位的第二等级,这里泛指达官权贵。
此
图寓意功名指日可待。
12. 连生贵子:莲花、桂花组成。
“莲”同音双关,莲花与莲蓬花果并生,莲蓬多籽,“籽”与“子”同音双关。
“桂”与“贵”同音双关。
此图寓意美好姻缘,儿孙不断。
13.节节高升:竹子有节,挺拔向上,常用此来寓意人的禄位和生活不断进步。
14.吉庆有余:由戟、磬、双鱼、花瓶组合。
“戟”与“吉”、“磬”与“庆”“鱼”与“余”同音双关。
中国古人以戟避邪。
磬为喜庆奏器之一。
鱼被视为富余、吉庆象征。
此图寓意生活幸福、美满富裕。
15.螭龙穿莲:螭龙亦为草龙,民间认为其能大能小,极为善变,能驱邪避灾;与莲花绘为一体,寓意其连绵长在。
16.长宜子孙:一般绘一株盛开之萱草。
萱草有忘忧草、宜男草之称。
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吉祥草。
相传妇人有孕,佩其花则生男儿。
此图寓意为字稳无忧,子孙绵绵。
17.“万事如意”,图案中通常以“万年青”、“”字和“柿子”、“如意”等物象组成。
以“”与“万”,“柿”与“事”谐音以代“万事”。
亦有不用柿子,仅以“”字为底纹,而上绘如意纹者。
论民间美术的魅力
民间美术是一类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浓郁人情味”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其自身醇厚的艺术语言,活泼多彩的表现形式,给机械时代的人们以心灵的抚慰,让人们怀念起乡土的温暖,重新燃起对家园故土的眷恋。
喜庆、热烈的色彩,幽默、夸张的造型,儿童般天真的“环形透视”,都为其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洋溢着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
在那多姿多彩的图像背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淳朴、粲然的古风。
民间美术的表现技法质朴无华,对于现代美术工作者有着深深的启示。
现代设计就经常从民间美术造型中寻求借鉴、激发灵感。
比如“兔儿爷”这一形象,本是旧时中秋节小儿喜爱的玩物,取意“月宫里的白兔”,于北京中秋闹市出售。
不仅有“兔儿爷”,还有“兔儿奶奶”,好像有了灶王爷,就有灶王奶奶一样,人情味更浓了。
这对亲切、可爱的老人就像当家的长辈一样,给人以无尽的温暖。
现代月饼包装,采用的往往都是月亮、鲜花等意象,寓意“花好月圆”,我们如果将“兔儿爷”、“兔儿奶奶”用到中秋月饼的包装上,想必也是别具情趣的。
虽然民间美术的造型亲切可爱,但是却不能乱用。
因为民间美术的造型大都包含一定的隐喻性,有时还是很严肃的,必须先深刻理解其含义才能正确运用,否则就要闹笑话。
比如“阴阳鱼”、“葫芦”、“抓髻娃娃”等形象,就是民
间“阴阳相交化生万物,万物永生不息”观念的产物,包含对生命生殖的崇拜。
而这些象征意义,是很严格的,稍不对味,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民间的造物思想和造物行为,也能为今天的艺术理念作出启示。
比如民间有将多层破布裱糊成“衬子”以实现材料再生的做法,这种“糊衬”可以是做鞋底的最佳材料,还可以成为有一定刚性的衣物衬里。
浆裱衣料的习俗甚至有更为古老的历史源流,今天日本衣俗中还保留着每年将和服拆开展平,将衣料浆裱如新的做法。
源远流长的生活习俗透露出古代东方文化的浓浓气息,甚至激起了当代设计师的创作灵感。
民间生活中古老的工艺传统跨越时间的界限在现代设计中重现魅力。
民间生活传统中的惜物与用物习俗中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其创造性总是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与资源环境天衣无缝地结合,从而形成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方法与工艺,无论在古远的年代还是科技文明日新月异的今天,民间美术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特别对于美术爱好者而言,简直就是一座巨大的素材宝库,一枚熠熠生辉的“活化石”。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