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社会行政体制.pptx

第三章社会行政体制.pptx

第三章 社会行政体制
一、社会行政体制的含义
体系的含义比较简单,一般是指由多个部分有机组合构成 的系统,如经济体系
体制,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形式和方式,如福利体制 概念反映的是社会政策领域里政治因素、社会价值和政治 力量的对比。
制度一词则含义最广泛,它既包含了习俗、惯例等秩序的 含义,也包括了组织机构、法律等正式的规则,如社会制 度
第二种类型是“保守主义”福利体制。该制度类型的特点 是社会权利的资格以工作业绩为计算基础,即以参与劳动 市场和社保缴费记录为前提条件,带有保险的精算性质; 这类制度最初发生在德国并得到长期发展,而后扩展到整 个欧洲大陆,目前包括奥地利、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许 多国家都属于这类国家。在这种制度中,总的来说,其社 会权利是根据不同国家所能提供的非商品化程度和不同的 保险精算程度而产生变化的,即取决于一个人的工作和参 保年限、过去的表现与现在的给付之间的关联程度。
B 谢庆奎等认为,行政体制是行政系统的权力划分、组织 结构、职能配置、运行机制等的关系模式。
行政体制是一个系统概念,它包括了行政机关的设置,权 力的划分及运行等内容。
相应地,社会行政体制是指国家或权力建构实施社会政策 的制度化的架构,它包括了政治制度、福利体系、组织体 系等内容。
二、社会行政体制的构建原则
D 社会工作(或社会事务)与劳工行政及其他公共行政 混合于内政部之内,如泰国的内政部(下设公共福利司) 等。
E 特殊的复合体制,如美国在1980年以前的卫生教育福 利部。从上述资料可见,绝大多数国家都设有其社会行政 主管机构,但其名称、组织、职责范围各有不同。
3、人员管理
4、经费管理
四、社会行政体制的类型
工作能力——成绩模型 “婢女模型”
制度性再分配模型
“福利体制”或”社会行政体制”的概念是由艾斯平—安 德森在其经典著作《福利主义的三个世界》中首先提出和 使用的。
1990年丹麦社会福利研究专家艾斯平-安德森根据去商品化 程度与社会阶层化程度对欧美福利体制做出了不同于梯特 马斯的三分法。其中去商品化程度是指社会福利是否是一 种权力的程度,人民维持生活不需要依赖市场的程度;社 会阶层化程度是指社会政策促成社会阶层形成的程度。
艾斯平—安德森 自由主义福利体制 保守主义福利体制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
第一种类型是“自由主义”福利体制。在这种福利体制中 居支配地位的是不同程度地运用经济调查和家计调查式的 社会救助,辅以少量的“普救式”转移支付或作用有限的 社会保险计划;这种源于“济贫法”传统的制度所给付的 对象主要是那些收入较低、依靠国家救助的工人阶层;因 此,这种体制的非商品化效应最低,社会权利的扩张受到 有力地抑制,建立的社会秩序属于分层化的类型。这一模 式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即主要是盎 格鲁--撒克逊国家的历史中确立的制度。
B 社会工作与卫生行政合并的行政主管单位,如加拿大、 韩国等的卫生福利部(内设社会福利局)、英国的卫生与社 会安全部(内分社会服务、社会安全及卫生部门)及日本 的厚生省(即卫生与福利部)
C 社会工作(或社会事务)与劳工行政合并的行政主管 单位,如叙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的劳工及社会事务部, 意大利、智利、墨西哥等的劳工及社会福利部。
2、组织机构
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现已改组为卫生及人类服务部) 1970年编印的《各国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代表性国家的比 较研究》以及1971年编印的《各国社会安全计划》,分析 了世界上有代表性的32个国家的社会工作行政主管机关, 归纳起来可分为五种类型:
A 有完整独立的社会工作行政主管单位:如希腊、法国、 澳大利亚的社会服务部,比利时、以色列的社会福利部, 新加坡、丹麦、冰岛、瑞典的社会事务部。
三、社会行政体制的基本架构 1、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 按照联合国报告书“社会福利行政的方法”的分类,社会福利法律制度主要包 括: a与保健有关的社会福利:包括妇幼咨询、医疗社会事业、精神科社会工作、 保育事业等; b与教育有关的社会福利: 包括学校奖励制度、青少年团体休闲活动、成人教育、幼儿园、残障儿童特殊 设施等 C与营养有关的社会福利:包括富有营养咨询及婴儿营养品配给、学校共餐、 营养教育、公共餐厅、贫困者食品配给等; d与雇佣有关的社会福利:包括职业辅导、劳工移民、人事管理、劳工组织事 业、劳工社会福利活动等 e与社会安全制度有关的社会福利: 包括生活保护、非金钱肌肤的服务、家庭访问、咨询以及儿童那个、老人、残 障者的收容设施等 f 与住宅建设及都市建设有关的社会福利,包括为适应新住宅环境所提供的社 会服务中心的运行 g与司法制度有关的社会福利,包括法院社会工作、公营社会福利设施、民间 福利团体、法律援助、预防犯罪教育、假释制度等 h其他的社会事业
1959年,联合国专家工作小组报告书提示了社会工作行政 体制建构的重要原则:
1、政府有保障供应人民所需要社会服务的责任,这种服务 不管由政府机关或非政府组织承担都可以。
2、社会服务应该是政府职责中的一个特定领域
3、社会服务行政应集中于一个独立的部门
4、不论采取何种行政体制,社会服务领域内的工作乃至和 其他部门的社会性计划,在计划方面和执行方面都要互相 协调配合。
社会政策学者维伦斯基和勒博在1958年出版的《工业社会 与社会福利》的著作中,将社会福利制度经典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划分为 剩余福利模式和制度性再分配模式
1974年,社会行政学大师梯特马斯在其《社会政策》著作 中将福利国家模式的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把福利 模式分为三种理想类型,即
剩余福利模型
“福利国家的真谛是教导人民如何无需依赖它生活”
体制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 制度
制度
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在一定历史条 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
行政体制的概念,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比较有代表 性的观点有:
A张国庆认为,行政体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职权 的划分与运行等制度的总称,主要体现在国家行政机关的 设置上。此外还包括一个国家的行政历史中积淀下来的行 政关系和行政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