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制图第11章 零件图 - 新国标
机械制图第11章 零件图 - 新国标
第二节
零件的视图选择
零件的视图选择原则:
主视图的选择——
(1)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形体特征原则
(2)零件的安放位置——工作位置、加工位置、习惯位置等 其它视图的选择——在完整、清晰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和便 于读图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视图的数量,各视图表达的重点要明确, 简明易懂。
一、轴套类零件
(三)技术要求
1、有配合要求的表面,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较小。无配合 要求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较大。 2、有配合要求的轴颈尺寸公差等级较高、公差较小。无配 合要求的轴颈尺寸公差等级较低,或不需标注。 3、有配合要求的轮颈和重要的端面应有形位公差的要求。
二、盘盖类零件
盘盖类零件可包括端盖、手轮、胶带轮、盘座等。 轮一般用来传递动力和扭矩,盘主要起支承、轴向定位以及 密封等作用。
3.掌握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的代号及标注;
4.了解几何公差的代号及标注;
5.零件图尺寸标注完整、清晰、符合国家标准。
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组成机器或部件的最基本的构件,称为零件。根据零件在机 器或部件上的作用,一般可将零件分为三种类型:
1. 标准件:紧固件(螺栓、螺母、垫圈、螺钉……)、滚动轴 承、油杯等。
图
例
(一)表达方案 (二)尺寸标注 (三)技术要求
主视图投射方向
(一)表达方案
1、轮盘类零件主要是在车床上加工,所以应按形状特征和 加工位置选择主视图,轴线横放;对有些不以车床加工为主的零 件可按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确定。 2、盘类零件一般需要两个主要视图。 3、轮盘类零件的其它结构形状,如轮辐可用移出断面或放 大断面表示。 4、根据轮盘类零件的结构特点(空心的),各个视图具有 对称平面时,可作半剖视;无对称平面时,可作全剖视。
3.2
1.6
3.2
3.2
+0.018
C
D
其余
12.5
齿
压 力 角 精度等级
1.6
1.6
45 A
φ 30
4
φ 20r6(+0.028 )
+0.041
φ 60h8(-0.046)
2×0.5 8 60 76
2.5
3.2
6N9(-0.030)
3.2
0
φ 55
φ 40
φ 40
28 200 228
三、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包括各种用途的拨叉和支架。拨叉主要用在机 床、内燃机等各种机器上的操纵机构上,操纵机器、调节速度。 支架主要起支承和连接的作用。
(二)尺寸标注
1、轮盘类零件的宽度和高度方向的主要基准也是回转轴 线,长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经加工的大端面。
2、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都比较明显,尤其是在圆周上分 布的小孔的定位圆直径是这类零件的典型定位尺寸。
3、内外结构形状仍应分开标注。
(三)技术要求
1、有配合的内、外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较小;起轴向定位 的端面,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也较小。 2、有配合的孔和轴的尺寸公差较小;与其它运动零件相 接触的表面应有不平行度、不垂直度的要求。
2. 常用件:齿轮、蜗轮、蜗杆、弹簧等。 3. 一般零件: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箱体类四种类型 一、零件图的作用 二、零件图的内容 三、图例
一、零件图的作用
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它是设计部门提交的生产部门的重要技术文件。它要反 映出设计者的意图,表达出机器(或部件)对零件的要 求,同时要考虑到结构和制造的可能性与合理性,是制 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
二、盘盖类零件
三、叉架类零件 四、箱体类零件
一、轴套类零件
轴一般是用来支承传动零件和传递动力的。 套一般是装在轴上,起轴向定位等作用。 图 例
(一)表达方案 (二)尺寸标注 (三)技术要求
模
φ 35k6(+0.002 )
+0.018
数 数
2.5 22 20° 7-6-6GM
φ 35k6(+0.002)
(二)尺寸标注
1、轴套类零件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回转轴线, 长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端面。 2、主要形体是同轴回转体组成的,因而省略了定位尺寸。 3、功能尺寸必须直接标注出来,其余尺寸多按加工顺序标注。
4、为了清晰和便于测量,在剖视图上,内外结构形状的尺寸 分开标注。
5、零件上的标准结构(倒角、退刀槽、越程槽、键槽)较多, 应按该结构标准的尺寸标注。
B 0.05 B
技术要求 1.调质220~250HB。 2.未注倒角均为C2。 3.去锐边毛刺。 4.线性尺寸未注公差为GB/T1804-m。 班级 制图 审核 比例 件数 材料 1 45
齿 轮 轴
(学号) (日期) (日期)
(图号)
成绩
(校名)
0
轴的主视图选择
主视图投射方向
(一)表达方案
1、轴套类零件一般在车床上加工,所以应按形状特征和加 工位置确定主视图,轴线横放,大头在左,小头在右,键槽、 孔等结构可以朝前;轴套类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是回转体,一 般只画一个主要视图。 2、轴套类零件的其他结构形状,如键槽、退刀槽、越程槽 和中心孔等可以用剖视、断面、局部视图和局部放大图等加以补 充。对形状简单且较长的零件还可以采用折断的方法表示。 3、实心轴没有剖开的必要,但轴上个别部分的内部形状可 以采用局部剖视。对空心套则需要剖开表达它的内部结构形状; 外部结构形状简单可采用全剖视;外部较复杂则用半剖视(或 局部剖视);内部简单也可不剖或采用局部剖视。
二、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图是指导制造和检验零件的图样。因此,图样中必须 包括制造和检验该零件时所需要的全部资料。一张完整的零件 图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一组视图 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表达零 件内、外结构的一组图形。 2.全部尺寸 零件图应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 件制造、检验时所需的全部尺寸。 3.技术要求 标注或说明零件制造、检验或装配过程中应 达到的各项要求,如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 差、热处理、表面处理等要求。 4.标题栏 标题栏画在图框的右下角,需填写零件的名 称、材料、数量、比例,制图、审核人员的姓名、日期等内容。
第十一章 零件图
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第二节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第三节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第四节 零件图的的尺寸标注 第五节 零件的表面结构 第六节 极限与配合及几何公差 第七节 零件图的阅读 *第八节 零件的测绘
基本要求
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内容及其表达方法;
2.能够正确绘制和阅读零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