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创建学习型学校在创建“学习型学校”动员大会上的辅导报告仇惠君各位教职工:学校作为一个组织,无论是从学校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还是从教师个人的成长来讲,都要求我们应该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创建学习型学校进行论述并与大家交流探讨。

1、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基础背景2、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意义3、学习型学校的特点4、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实施方案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以知识为基础,注重更新、创新和升级换代的时代;一个以人为中心,注重个性,崇尚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时代;一个开放的、国际化、全球化的时代;一个真正体现面向未来的时代。

这个时代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得日益丰富,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以至于使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挑战。

学校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发展机遇,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市场机制下,“优胜劣汰”的发展规律在学校教育中也已得到体现。

学校的生源、办学质量、管理水平,尤其是教职员工的素质,已经成为决定学校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江泽民同志曾经针对我们在二十一世纪已经遇到的和可能要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发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

他强调:“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提出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观念。

因此,宣传、推广和贯彻落实这个重要的战略观念,就是我们今天在这里学校领导干部、全体教职工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根本宗旨。

一、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基础背景在创建活动中,首先,让我们追溯一下习型社会是怎样提出的?学习型社会的提出:进入二十世纪后半叶,伴随着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一个世界性的潮流迅速崛起并波及各国,这就是建设学习型社会。

1968年,美国学者哈钦斯首次提出“学习型社会”概念。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正式把“学习型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提了出来,随后1973年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了《迈向学习型社会》报告书。

由此,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理念,在国际社会受到广泛重视,并日渐成为共识,许多国家着力从政府职能、法律支持、教育改革和公共政策等方面落实和践行这一理念。

1999年,在中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

我国的教育法也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终身教育。

2001年,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江泽民同志又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阐述“推进教育体系的创新,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这个思想的提出是一个重要的宣告,预示着中国社会内涵的一次极大的丰富,预示着中国人生存方式的一次重大转变,预示着中国政府功能的一次突破性提升,也预示着中国共产党执政之道、治国之道的战略性推进。

在党的十六大会议上,江泽民同志郑重地把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文化目标、重要文化特征提上了二十一世纪头20年的战略议程表上,郑重地把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描绘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这既是基于对世界潮流的认识,也是对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的认识,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对未来中国发展前景的深谋远虑和战略把握。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型社会”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自觉树立“学习型社会”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观念,我们必须努力实践“学习型社会”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要求,增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战略时间感和战略紧迫感。

学习型组织理论自问世以来,首先是在企业管理中取得长足进步。

继而被引入以政府机构为代表的非赢利性公共组织的管理过程。

进入21世纪,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教育改革、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手段等都要与时俱进,因此学习型组织就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下面就让我们对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和要素做进一步的了解。

学习型组织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

圣吉在考察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500强企业变化后指出,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需的核心能力就是,要能敏锐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且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

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学校学习,这是一种真正的学习。

透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

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

”台湾学者杨硕英对学习型组织做出更全面的定义: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同凡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由伟大的学习团队形成社群,有着祟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强韧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不断创新,持续蜕变。

学习型组织不同于传统的组织,在学习型组织中行政权力和等级制度在组织中失去魅力,在组织中项目管理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谁最有知识,谁就领着大家干。

在学习型组织中既有正式学习制度,又有非正式学习的制度。

持续学习的结果必然是组织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持续变革是学习组织的常态,但这种变革往往并不是事先计划好的,而是渐进式发生的。

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第一,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学习,持续创新的组织。

第二,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具有共同愿景的组织。

这样的组织不为眼前的短期利益所左右,具有长远的发自组织成员内心的奋斗目标。

第三,学习型组织强调合作与团队精神。

第四,学习型组织强调管理的人性化,注重组织成员潜能的开发,而不只是控制与管理。

与企业相比,学校更能体现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这是因为:一是学校教育活动更能体现现代化管理以人为本的宗旨。

客观上讲,企业组织内的基本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与物的关系,而学校组织内部的关系则完全是人与人的关系,学校领导的管理活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等等,其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人,尤其是作为职业教育对象的学生,其身心发展特征决定了他们正处于生命发展中的特殊阶段,需要有成人的关心、引导,以便逐步完成其社会化进程。

二是与企业相比,学校教育活动更能体现出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以学习为前提的。

就学生而言,学习是学生的发展之本,就教师而言,在今天这样一个以知识的生产、配置、消费为基础的社会里,在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教师自身的继续教育与持续学习显得格外重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古训,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当代教师的理念应该是“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

教师需要有长流不断的溪水,而溪水的源头就是学习。

教师在不断更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更新观念。

而观念的更新,则更需要不断的学习。

作为学习型组织,应该有哪些要素?学习型组织的要素是:①倡导自我超越。

这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是现代国民的一种优秀素质。

整个组织的学习意愿与能力建立在每个成员基础之上,组织应充分意识到个人成长对于组织成功的价值,创造鼓励个人发展的组织环境;每个成员通过学习不断理清与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为自己的最高愿望而生活,同时也是实现自己对组织和他人的承诺。

②改变思维定势和观念。

每个人的思维定势和旧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内心,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意愿与方式,而组织同样可能存在一种共有的思维模式。

改善思维定势的修炼即检查和修正过去以局部或静态思考的方式为主的思维模式,向注重互动关系与动态变化的思考方式为主的共同思维模式转变。

同时,成员之间应充分表现自己的意愿与想法,而且每个成员都以开放的心灵容纳他人。

③建立共同愿景。

共同的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向或景象,它创造出人们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及于组织各方面的活动中,从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

共同的愿景的作用在于为组织学习提供焦点与能量,并激发组织成员形成不断向前超越的力量。

④开展团队学习。

是指为了达成共同目标彼此分工协作相互依存的人群。

团队学习是发展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实现共同目标的学习活动及其过程。

团队学习的修炼要求成员超越自我,克服防备心理,学会相互学习和工作,形成共同思维。

⑤强化系统思考。

也有称系统思维的。

系统思考要求人们树立全局的观念,形成整体的动态的搭配能力的思维模式。

这是现代人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运用系统的观念看待组织的发展,将问题置于系统中来思考,从动态发展的各种要素中寻求新的动态平衡。

在圣吉看来,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它既是完整的知识体系,又是实用的方法,能够将前四项修炼融合在一起。

正因为如此,圣吉才将他的著作命名为《第五项修炼》。

二、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意义(1)创建学习型学校有利于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

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增强了成员的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绩效和实现办学目标。

(2)创建学习型学校有利于成员个人的提高。

首先,学习型组织的特征之一,就是把个体的、松散的、随意的学习行为变成了组织行为,成为组织行为后,作为组织就要提供学习的保障,如营造学习氛围,建立学习机制,提供学习条件等。

其次,在学习的基础上,组织成员交流学习资料,交流学习所得,使众人思维得以碰撞,迸发创新火花,从而提升大家的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

(3)创建学习型学校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由学习型组织的涵义及特征可看出,学习型组织能够使每个成员把学习变为自身的内在需求,学习意识和学习力在学习型组织中不断提升,从而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保证教师的思想、行为,尤其是教育观念与时俱进。

而这,恰恰是学校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实践证明,学习型组织能够为教师提供人人能发展,个个能成才的发展平台。

(4)创建学习型学校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为基础,使学习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创建学习型学校是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的一个新课题。

创建学习型学校的目的:一是要建设一支学习型校长队伍,吸纳国际上许多知名的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经验,那就是需要“首席学习官”,使每位校长都成为一名“首席学习官”,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有挑战、开拓精神,有对学校改革发展的理性思考,是学校正确办学方向的引导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