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 教案 (公开课)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 教案 (公开课)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2.通过观察,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4.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5.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初步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
的主体。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使学习充满乐趣和积极性,并且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
的物理学知识。

【教学重点】
1.温度的概念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2.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烧杯、投影仪、热水、冷水、温水、冰、广口瓶、橡皮塞、细玻璃管、带颜色的液体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提问学生今天的天气如何?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出本课课题——温度
学生积极思考老师的
问题,并回答。

二、讲授新课温度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共同总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描述冷、热程度可用
一个物理量概括吗?
什么叫温度?
学生实验:
演示课本47
页实验。

请学生演示并说明自己的感觉,得出结论。

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15s),再把两只手同时放入
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如何?思考问题:仅凭感觉来判断温度可靠吗?体验实验
用什么仪器测温度?
温度计
演示:自制温度计
用多媒体展示三种温度计,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

同一杯水两只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人们的感觉只能大致区分温
度,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将自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
然后把自制温度计放入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

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液体在受热时体积要膨胀,而在遇冷时其体积会减
小,因此这个自制温度计中的液体遇热膨胀时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上升,而
遇冷时,液体的体积减小,玻璃管中的液面就会下降
总结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说明温度计的构造: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内
径很细,粗细均匀)、液体、刻度、符号。

温度计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
有的用煤油,有的用水银。

学生思考总结
观察温度计,交流观
察的结果:温度计的
构造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
讨论,总结
思考℃是什么意思。















摄氏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的符号,读做摄氏度。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
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例如:
正确读温度:人的正常体温是37℃,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

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温度
太阳表面的温度:约6000℃;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24℃
我国东北漠河的最低气温:-52.3℃;人的正常体温:37℃
理解摄氏温度的规
定,知道怎么正确读
温度,如:人的正常
体温是37℃,北京一
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4.7℃。

了解一些与生活有关
的温度
温度计的
使用介绍:量程、分度值和“0”刻度线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的范围。

然后还
要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也就是一个小格代表的值,以保证读数的正确。

最后还要看清“0”刻度线。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是?
思考回答问题:
如果所测的温度过
高,超出了温度计所
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会出现什么后果?
如果所测的温度过
低,低于了温度计所
能测量的最低温度,
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观察,回答
实验:
用温度计测
量水的温度
图中哪种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正确?
正确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
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液面向平。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引导点拨。

哪种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正确,为什么?
通过实验,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

学生看图,说出图中的温度值。

0 10
体温计特殊构造: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的很细,水银不会自动
流回玻璃泡内。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
处断开,故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

因此,使用前,要拿体温计用力往下甩,把水银甩下去。

观察体温计和实验室
用的温度计有什么不
同?
想一想:为什么体温
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
度,而实验室用的温
度计却不可以?
各种温度计学生完成小试身手例题:
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7℃,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两个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8℃,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多少?
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内容、结论。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

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5.体温计。

交流学到什么
四、课堂检测师巡视、指导、讲评完成课堂检测
五、布置作业出示思考题目课后完成作业
见附件2
【板书设计】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3.温度的单位:℃(摄氏温度)
3.摄氏温度的规定:0℃,100℃和1℃分别是如何规定的。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5.体温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