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
记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呼唤着新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
•(2)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
•(4)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5)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所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时代条件与理论基础
•第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旧理论的失败
•第二,中国民主革命新时代的开创
•第三,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实践需要和实践检验
•第一,革命实践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第二,革命理论必须经受革命实践的检验
•(3)形成过程和发展特点
•第一,形成的过程
•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根本政治保证;
•第二,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失败的反复比较,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三,抗日战争的复杂的环境和丰富的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深厚的现实土壤。
•第四,党的理论素养的加强和思想路线的端正,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失败
•中国革命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基础,解决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直接推动力。
中国共产党有了推动和领导北伐战争胜利的经验,也有陈
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葬送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教训;有了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取得胜利
的经验,也有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使革命几乎陷入绝境的失败教训(第五次反“围
剿”的失败)。
正是这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反复对比,为党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而党对这些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也必然会推动毛泽东思想日趋成熟。
•第二,发展的特点
•中国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的。
•第三,正确的主张
•①要了解中国国情
•中国革命斗争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③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④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努力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矢”,射中国革命之“的”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概括为6个组成部分和3个活的灵魂。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艺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三个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
•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一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一是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
•关于统一战线的作用
•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且在特殊条件下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以求最大限度地孤立最主要的敌人。
•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
•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同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
•关于中国武装斗争的特点和作用
•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通过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加上党本身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四)关于政策和策略
•(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六)关于党的建设
•(七)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共同构成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殊品质。
• 4.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1)毛泽东历史地位:
2)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①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②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实践指导意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长远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1)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2)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