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写作

网络写作

第四章网络写作第一节网络写作概说一、什么是网络作文网络作文是以多媒体作为写作工具,以网络为写作资源和交流平台的电子化、数字化的新型写作方式。

数字化是专指以计算机为工具并以二进位制代码0和1为载体的知识表达与传播方式,它使计算机真正成为信息时代的新型的写作工具。

网络作文正是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现代化的写作行为方式。

认识网络写作,需要弄清两个概念:电脑写作和网络写作,划清“电脑写作”与“网络写作”,“用电脑写作”与“让电脑写作”的界限。

(一)电脑写作电脑写作是指作者借助电子计算机,主要使用文字符号来表情达意的一种写作行为方式。

电脑写作有两大特点:1、写作工具:电子计算机。

2、中介符号:文字符号。

其中“用电脑写作”与“让电脑写作”是有区别的。

用电脑写作,指的是通过键盘写文章,以键盘代替笔,以屏幕代替纸的写作方式,此为电脑写作的初级阶段;而让电脑写作指的是电脑写作的智能化,作者在电脑中输入有关的信息,电脑自动编码成文,智能化的程度高,可部分代替人脑处理和编辑信息,其直接意义是实现编辑排版的自动化,具体过程如下:(1)智能模板的选择:根据写作需要选择模板;(2)人机对话:作者根据写作需要输入关键词;(3)提纲草拟:计算机根据作者提供的关键词草拟提纲,供作者审核;(4)思维成果传递:计算机在提纲经作者认可之后自动生成文章。

(二)网络写作网络写作是以网络为生存空间的一种写作方式。

网络写作依托互联网环境,借助电子化、数字化工具来完成,作为信息载体的作品,在网络写作中具体表现为电子文本;在作品传递过程中,网络提供了极其广阔和自由的空间。

网络写作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环境--互联网。

工具--电子化、数字化工具。

文本--电子文本(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

传递--广阔自由的空间,进入信息高速公路。

电脑写作包括网络写作,网络写作是电脑写作的高级形态。

(三)电脑能够代替人脑吗?尽管电脑具有很了不起的性能,但在本质上它仍然是个工具,最多是具有人工智能的特殊工具。

电脑所具有的人工智能,只是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中的部分智能,而不是人脑活动的全部机制,它不可能完全代替人脑进行创造性思维,不可能进行人类所特有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对于作者来说,从一种写作工具改变为另一种写作工具,从一种写作方式改变为另一种写作方式,肯定会带来写作环境、写作观念和写作习惯的变更。

但是,电脑写作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写作的本质、规律、规则、技法、技巧和各种文体写作的基本规范。

电脑能代替人脑的部分功能,但不能代替全部。

二、推广网络作文的意义(一)与时俱进,让青少年掌握现代化的写作工具网络作文是写作观念的革命,在电子计算机走进社会生活的时代,人类继用刻刀在龟甲、兽骨上写作,用笔在纸上进行写作之后,目前写作面临着第三次革命——通过键盘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写作。

如果我们不能掌握这种现代化的写作工具,就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文盲。

电脑写作是信息时代人们的生存技能之一,不会运用电脑进行写作的人是功能性文盲;而功能性文盲必然带来生存方式的减少;生存方式的减少,必然带来发展机会的减少;发展机会的减少,必然导致生存空间的减少。

联合国重新定义新世纪文盲的标准为: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人被认为是“功能性文盲”)。

开展网络写作训练,能够促使习作者由“传统型的作者”向“现代型的作者”转型,真正掌握“前写作”(指写作前的资料检索)、“写作”(指文本制作)、“后写作”(指成文后的编辑、传播)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要领,成为具有多种才能的全能型作者。

(二)引导青少年把对于电子游戏、网络聊天的痴迷转移到网络写作上来,以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有三组统计数字令人触目惊心:数据一: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拥有1亿网民,其中青少年占8千万。

青少年上网的主要活动:70%的人在玩电子游戏,30%的人在聊天。

数据二: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全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全国青少年网瘾患者的比例为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其中13岁——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

网瘾群体上网的目的以玩游戏为主,倾向于娱乐性。

据医院神精科心理治疗师介绍,青少年网瘾患者占就诊患者的40%。

目前网瘾已经成为与毒瘾、赌瘾相并列的社会的三大公害。

数据三:据对未成年人犯罪调查,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者中,经常进电子游戏室的点64%,经常出入网吧的占30%。

震惊世界的巴黎骚乱的祸首竟然是两名网络少年,他们利用网络呼吁全国青少年放火引发骚乱。

进行网络作文可以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充分认识和发挥网络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体验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使他们走出误区,以实现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

三、网络作文的五大好处:(一)确立创造目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电子计算机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学习功能、交流功能、创造功能、管理功能、娱乐功能等),现在青少年对计算机的功能开发十分狭隘,多局限于娱乐功能。

通过网络作文的写作,可以引导青少年确立创造目标,充分利用网络作为写作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超文本链接,从而扩大写作的表现空间,改变传统的收集材料的方式、思维方式(变线性思维为树状思维)写作方式和文本呈现方式,使写作行为带来一系列变革。

例:网络作文《中国的茶禅文化》。

本文作者通过网络收集了有关茶文化、禅文化的许多资料并进行梳理整合,重点研究茶文化与禅文化二者的关系,从而写出了这篇融知识性、艺术性性、可视性为一体的佳作。

又如《永恒的微笑》的作者在网上搜索了科学家、艺术家对蒙娜丽莎微笑的各种不同解释,加以整合,从而写成了这篇网络作文。

(二)通过网络聊天这种高效率的深入生活的方式,了解社会人生,以清醒的头脑对待聊天网络聊天是青少年普遍喜爱的交友方式,不过不少青少年过多地把情感投掷于这种虚拟的网络空间,缺少必要的理性,甚至陷入网络陷阱而不能自拔。

事实证明网络聊天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深入生活的方式,作者可以在一个晚上跑遍大江南北,拷问各色人等的灵魂,收集到许多有价值的写作材料。

在网络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可有效引导青少年以网络聊天作为高效率的深入生活的方式,了解社会人生,以清醒的头脑和理性去对待聊天,使他们不至于陷入网络陷阱而不能自拔。

(三)在网上发表文章,使学生具有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学生的作文在网上发表,使学生的角色发生转变,由封闭的写作空间,进入广阔的公众世界,作文的读者面也得到空前的的拓展,,这至少带来两大好处:1.学生感受成功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学生的作文是他们心智的结晶,希望得到客观的评价和认同。

可是传统的作文方式,学生作文只有唯一的一个读者——教师,得到的也只是教师唯一的评价。

如果教师无暇评改学生的作文,将大大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至于文章的发表更是可能性很小。

因为一般报刊对待来稿实行的是“肯定性管理”方式,只有具有相当水平的文章才能发表,一般习作者发表文章很困难。

不少想通过写作实现自我价值的习作者往往在多次退稿的打击后,写作的兴趣被消解了。

相反,网络实行的是“禁止性管理”,发表作品比报刊容易、快捷得多,能够大大地满足习作者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2.使学生作文评价多元化,有利于学生进行多向写作反思。

在网络的平台上能够真正体现出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大家都是以网民的身份发表作品,互评作品,共同切磋写作之道,习作者在“写”、“读”、“评”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于写作的理解,逐步领悟到写作的真谛。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写作的呈现形式是纸质文本,只有文字符号,网络写作不仅有文字,还有视听觉形象,让学生制作多媒体文本(包括文字、图片、影视、语音、音乐、动画等)。

这种作文方式新颖,手段多样,富有挑战性,最能显示作者多方面的才干,有助于提高习作者的创造性和综合能力。

事实证明,制作出这样的一篇多媒体文本,习作者所经受锻炼胜过传统作文十篇,对于激发习作者的求知欲和写作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

例:《生命的半环》这篇网络小说,除了文字以外,还有图画、动画、朗读、对话、音乐,形式多样,形象直观,可以对读者形成视听觉冲击力。

(五)促使学生由“传统型的作者”向“现代型的作者”转型由于网络写作进行的是搜索资料、制作文本、编辑传输的全程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前写作”(指写作前的资料检索)、“写作”(指文本制作)、“后写作”(指成文后的编辑、传播)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要领,使之成为具有多种才能的全能型作者。

第二节网络写作的训练方式一、网上发表作品从表面上看,网上发表作文与传统的写作没有多少区别,二者的区别只是写作工具发生变化(由键盘代替笔,用萤屏代替纸,用电子文本代替纸质文本),实际上是纸质文本的电子版。

但是这种写作行为与传统作文相比较,却具有本质区别:1.使写作行为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人行为变为公众行为。

由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已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而成为介入社会的公众人物,这就要求作者具有必要的公众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写作的评价方式发生了变化,由教师单向评价变为网友多向评价,师生、生生互动。

学生兼有作者、读者、评论者三重身份,可以在写、读、评的过程中逐步领悟写作之道。

二、超文本作文(一)超文本的含义超文本是网络写作特有的新型的文本样式,其表现形态为除了一个主文本以外,还有若干副文本。

副文本为与主文本有关的资料,用以阐释主文本中的相关问题,可以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

例如《永恒的微笑》除了主文本以外,还设置了达·芬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等副文本供有兴趣的读者参阅。

传统文本与超文本的区别:超文本是一种文本,它和书本上的文本是一样的。

但与传统的文本相比,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传统文本是以线性方式组织的,而超文本是以非线性方式组织的(链接)。

这种文本的组织方式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比较接近。

(二)超链接的含义:从主文本进入到副文本,是通过超链接来实现的。

超链接(hyper link)是指文本中的词、短语、符号、图像、声音剪辑或影视剪辑之间的链接,或者与其他的文件、超文本文件之间的链接,也称为“热链接(hot link)”,或者“超文本链接(hypertext link)”。

超链接的呈现形式是设置链接点,将主文本与副文本连接起来。

超链接的作用在于:用超链接对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背景或概念进行拓展。

超链接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注释的方式,对主文本中相关问题用副文本的形式加以注释;第二是直接链接到相关网页,使主文本中涉及的相关问题用网络中的资料来加以映现。

例:超文本《中国茶禅文化》一方面在主文本中的茶经、茶圣、茶道等词语设置链接点,另方面又在文后设置链接点与相关的网页进行链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