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加工质讲义量及其控制

机械加工质讲义量及其控制


4.2 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
概念:机械加工工艺系统
加工过程中,由机床、夹具、刀具、量具和工 件构成的封闭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
4.2 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
工艺系统原始误差
原始误差
零件未加工前 机床误差
工艺系统本身 所具有的误差
夹具误差
刀具误差
与加工过程无关
4.1 机械加工质量概述
机械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位置精度
(1)一次装夹获得法 零件表面的位置精度在一次装夹中由刀具相对
于工件的成形运动位置关系保证; (2)多次装夹获得法
通过刀具相对工件的成形运动与工件定位基准 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来保证零件表面的位置精度 (3)非成形运动法
人工修整,反复检测、加工
不符合 程度 加工误差
符合程度高,加工精度高; 加工精度高,加工误差小。
形状误差应限制在形状公差之内; 位置误差应限制在位置公差范围之内。
如不作特殊说明,零件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不应大于零件 尺寸公差的二分之一。如对零件的形状误差或位置误差有特 别要求,应在尺寸公差之外另加标注。
如图所示夹具底板零件,其顶面于底面之间的距离尺寸为 自由公差,但其顶面对底面的平行度误差要求很高,需特 别加以标注。
A
4.1 机械加工质量概述 B
机械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尺寸精度
(1)试切法 (2)调整法 (3)定尺寸刀具法
零件加工表面尺寸由刀具确定,孔(钻、扩、铰);键 槽(键槽铣刀);成形刀具(成型表面)
(4)自动控制法
数控加工(尺寸测量装置+进给机构+控制装置加工过程 中的尺寸测量+刀具补偿调整)
试切法Biblioteka 相互位置误差波度:介于宏观几何形状误差与
微观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几何形状
误差
微观表面粗糙度
材料性能方面 变质层(力学性能及金 相组织变化)
4.1 机械加工质量概述
➢ 零件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和波度
波度:波长,波高H
4.1 机械加工质量概述
机械加工质量的内涵
尺寸误差
几何方面 加工质量
4.1 机械加工质量概述
学习要点:
掌握机械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的概念 熟知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的获
得方法 了解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4.1 机械加工质量概述
机械加工质量的内涵
机械加工后最外层表面与周围环境界面的几何形状误差
尺寸误差
加工质量
几何方面
宏观加工误差 形状误差
4.1 机械加工质量概述
➢ 多次装夹获得法
// 0.1
0.1 A
A
互为基准,经三次反复加工, 选择顶尖孔为基准,在调头的两次
保证两平面平行度
装夹中统一基准,磨轴上两轴颈,
保证两轴颈的同轴度要求。
4.2 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
学习要点: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原始误
差的概念,掌握工艺系统原始误差(包括 静误差和动误差)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 及控制方法,深刻理解和掌握误差敏感方 向的概念及其在机械加工精度分析中的应 用。
位置精度
(1)一次装夹获得法 零件表面的位置精度在一次装夹中由刀具相对
于工件的成形运动位置关系保证; (2)多次装夹获得法
通过刀具相对工件的成形运动与工件定位基准 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来保证零件表面的位置精度 (3)非成形运动法
人工修整,反复检测、加工
4.1 机械加工质量概述
➢ 一次装夹获得法
车床上一次安装车外圆和端面,则端面相对于 外圆表面的垂直度由车床横向溜板运动轨迹与 车床主轴回转中心线的垂直度来保证
形状精度
(1)成形运动法:刀具相对于工件有规律的切削成 形运动 例:轨迹法、展成法、相切法和成形刀具法
(2)非成形运动法:通过表面形状检验,人工修整 加工 例:样板加工 效率低,但当零件形状精度要求很高(高于机 床设备所能提供的成形运动精度)时采用
4.1 机械加工质量概述
机械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
精品jin
学习指南
机械加工质量主要包括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两个方面。 在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诸多误差因素中,机床的几何误差、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和受热变形占有突出的位置,学习者 应了解这些误差因素是如何影响加工误差的。 在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切削用量、刀具 几何角度以及工件、刀具材料等起重要作用,学习者应了 解这些因素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 应学会分析加工误差产生的物理原因,从而找出控制加工 误差的方法。同时还应学会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加工误差进 行统计分析,以从加工误差的统计特征,确定出加工误差 的变化规律及可能采取的控制方法。
构成
厚度
污染层、化合物层、物理化学吸附层、 8m 异物嵌入层(积屑瘤碎片、磨粒嵌入)
非晶体层、微细结晶层、位错密度升 高层、孪晶层、便面合金化层、纤维 化层、相变层、再结晶层
几十至 几百微 米
残余应力层
成因 外界因素
切削力引起塑 性变形
4.1 机械加工质量概述
加工精度及加工误差
零件加工后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各表 面间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形状、位置 无误差,尺寸位于零件图纸规定的公差带中心) 的 符合 程度 加工精度
成形运动法
轨迹法
工件表面的生线(母线和 导线)均由轨迹运动生成
成型法
工件的一条生线通过刀刃的 形状直接获得
成形运动法
相切法
工件的一条生线是刀刃运动 轨迹的包络线
范成法/展成法
其工件的一条生线也是刀 刃运动轨迹的包络线,且 包络线需通过刀具与工件 之间的范成运动来生成
4.1 机械加工质量概述
机械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宏观加工误差相形互状位误置差误差 微观表面粗糙度
材料性能方面变质层(力学性能相及组金织变化)
机械加工后,零件一定深度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的质 量与基体相比发生的变化,称加工变质层
4.1 机械加工质量概述
➢ 加工变质层的构成情况 (P116)
变质层 吸附层
结晶组织变化层 (压缩层)
应力变质层
试切+测量+调整 ➢效率低,对操作者水平要求高 ➢单件、小批生产或高精度零件加工
调整法
试切好工件/标准样件+对刀装置 成批、大量生产
4.1 机械加工质量概述
机械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形状精度
(1)成形运动法:刀具相对于工件有规律的切削成 形运动 例:轨迹法、展成法、相切法和成形刀具法
(2)非成形运动法:通过表面形状检验,人工修整 加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