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胺类药物的分析幻灯片

第六章 胺类药物的分析幻灯片


三、鉴别
(一) 重氮化-偶合反应
1. 原理
芳伯氨基
NaNO2 H+
重氮盐
碱性β-萘 酚
偶氮染料
适用范围: 具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
H2N
COOC2H5
苯佐卡因
H 2N
C O O C H 2C H 2N (C 2H 5)2 H C l 盐酸普鲁卡因
2. 方法
(1) S 重氮化偶合 沉淀(橙黄到猩红色) 如: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
盐酸普鲁卡因(二乙胺基乙醇酯)
盐酸普 鲁卡因
NaOH ↓白(普鲁卡因)
△ 油状物

过量
沉淀溶解 HCl ↓白
HCl 对氨基苯甲酸钠 + 二乙氨基乙醇
(↑碱性)
2. 苯佐卡因(乙醇酯)
苯佐卡因 NaOH 乙醇 I2 碘仿

黄色沉淀及臭气
3. 对乙酰氨基酚与醋氨苯砜
水解
S
醋酸
乙醇 H+
乙酸乙酯
香味
盐酸普鲁卡因胺
抗心律失常药
酯键
酰胺键
不属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 但结构
与化学性质相似
二 、酰胺类药物
R3
R1
N C R2
HO
R4
结构特点: 苯胺的酰基衍生物, 具芳酰氨基
典型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 盐酸利多卡因 盐酸布比卡因 醋氨苯砜
HO
H 3 C O C H N
NHCOCH3
对乙酰氨基酚
O S O
外指示剂法:
Ar—NH2
HCl Ar—N ≡N+Cl
NaNO2
碘化钾 淀粉糊
蓝色
2NaNO2+2KI+4HCl 2NO+I2+2KCl+2NaCl+2H2O
优:
灵敏度较高
缺: (1)使用不方便 (2)碘化钾在未到终点时,在酸性条
件下可被空气氧化析出碘。 (3)外试消耗供试品
(二)非水溶液滴定法
醋酸汞:用以形成不离解的氯化汞,加3-5ml 以消除氢卤酸的干扰
结晶紫:非水溶液滴定指示剂 pH 0.5(绿)~2.0(蓝)
(三)UV法
对乙酰氨基酚在稀碱性溶液中, 在257±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可用 于其原料及其制剂(包括对乙酰氨基 酚片剂、注射液、栓剂)的含量测定。
对乙酰氨基酚 Ch.P(2000)
来源:由还原剂铁粉与对氨基酚的氧化 物引起
方法:比色与比浊
检查方法
取本品1.0g,加甲醇溶液(1→2) 20ml溶解后,加碱性亚硝基铁氰化钠试 液1m1,摇匀,放置30min;如显色,与 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1.0g 加对氨基酚 50g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 得更深。
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量
L
2. 硫氰酸盐衍生物
盐酸丁 25%硫氰酸胺
卡因
5%醋酸
测熔点(131 燥
(六)UV
苯环的紫外吸收特性
(七)IR
适用于结构复杂而相互差别小的 药物鉴别与区别。 例:盐酸普鲁卡因与盐酸普鲁卡因胺
四、杂质检查
(一)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杂质的检查
杂质来源: 制备或贮藏过程中水解
非水溶液滴定法步骤
除另有规定外,精密称取供试品适量〔约消耗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8ml〕, 加冰醋酸10~30ml使溶解,加各药品项下规 定的指示液1~2滴, 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 终点颜色应以电位滴定时的突跃点为准,并
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醋酐:用以除去溶剂中的水分
检查方法: TLC的杂质对照品法
精密量取本品,加乙醇稀释使成为每1ml中 含盐酸普鲁卡因2.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对氨基苯甲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含 30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 液各10 l,分别点于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 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用苯-冰醋酸-丙酮-甲醇 (14∶1 ∶ 1 ∶ 4)为展开剂,展开后,取出晾 干,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2%对二甲氨基 苯甲醛乙醇溶液100ml,加冰醋酸5ml制成)喷
为了避免滴定过程中HNO2 的分 解逸失,可采用快速滴定法。
快速滴定法:滴定管尖插入液面下2/3 处,在搅拌下一次性放下大部分滴定液, 近终点前才提出滴定管,冲洗管尖,再 缓缓滴定至终点。
(5)终点指示
终点指示方法
永停滴定法 外指示剂法 电位法 内指示剂法
电位滴定法:
原理: 以参比电极与指示电极同时浸入
雾显色。供试品溶液如显与对照品溶液相应的
杂质斑点,其颜色与对照品溶液主斑点比较, 不得更深。
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量
L
供试品量 100%
30103 10
100%1.2%
2.510
以下那种药物中应检查对氨基苯 甲酸
A. 盐酸普鲁卡因 B. 盐酸普鲁卡因胺 C. 注射用盐酸普鲁卡因 D. 盐酸普鲁卡因胺片 E.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NaNO2 Ar—N ≡N+Cl
HCl
适用范围:具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
2. 测定条件 (1)溴化钾的加入
溴化钾起催化剂的作用
NaNO2 + HCl → HNO2 +NaCl HNO2 + HCl → NO·Cl + H2O
N O+ Cl-
N H2

H N NO

N N OH

N N + C l-
2. 有关物质 检查方法:TLC 以对氯乙酰苯胺为杂质对照品,检
查多种杂质的限量。 对氯乙酰苯胺:杂质对照品法 其它杂质:参比杂质对照品法
3. 对氨基酚 来源:乙酰化不完全或发生水解 检查原理与方法:对照法
对氨基酚 亚硝基铁氰化钠 蓝色配位化合物
(对照)
OH-
比色
OH-
(样品)
亚硝基铁氰化钠
1.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第六章 胺类药物的分析幻灯片
H2N
COOC2H5
苯佐卡因
H 2N
C O O C H 2C H 2N (C 2H 5)2 H C l 盐酸普鲁卡因
H 3 C (H 2 C )3 H N
C O O C H 2 C H 2 N (C 2 H 5 )2 H C l
盐酸丁卡因
H 2 N
C O N H C H 2 C H 2 N (C 2 H 5 )2H C l
HNO2+H2O
终点: 溶液中开始有亚硝酸,电极起氧化 还原反应,电流计偏转,为终点。
永停滴定法(附录ⅦA)
用作重氮化法的终点指示时,调节R1 使加于电极上的电压约为50mV。取供试品 适量,精密称定,置烧杯中,除另有规定外, 可加水40ml与盐酸溶液(1→2)15ml,而 后置电磁搅拌器上,搅拌使溶解,再加溴化 钾2g,插入铂—铂电极后,将滴定管的尖端 插入液面下约2/3处,用亚硝酸钠滴定液 (0.1mol/L或0.05mol/L)迅速滴定,随滴 随搅拌,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
待滴定液,测量电位,随着滴定进行 电位也逐渐变化,电位发生突跃即为
终点 。
内指示剂法:
原理: 过量的亚硝酸氧化指示剂变色如:
中性红、橙黄IV-亚甲蓝和二氰双邻氮 菲亚铁
缺点:重氮盐有色干扰
永停滴定法 Ch.P(2000)
原理:
电极:铂—铂电极
阳极 NO+H2O HNO2+H++e
阴极 NO+H++e
2. 酯键或酰胺键的水解
利用水解产物的性质来进行鉴别 注: 水解速度受空间位阻、光线、热
或碱性条件的影响
3. 弱碱性(脂烃胺侧链)
与生物碱沉淀试剂生成沉淀,非 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含量。
游离碱易溶于有机溶剂; 其盐 可溶于水。
4. 其它取代基(酚羟基) 可区别对乙酰氨基酚与醋氨苯酚
5. 与金属离子沉淀 6. UV和IR
对乙酰氨基酚 Ch.P(2000) [鉴别] (2)取本品约0.1g,加稀盐酸5m1, 置水浴中加热40分钟,放冷;取0.5m1, 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用水3ml稀 释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2m1,振摇,即 显红色。
(3)盐酸丁卡因 NaNO2 N-亚硝基乳白色沉淀
H+
H 3 C (H 2 C )3 H N
取本品约40mg,精密称定,置250ml
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溶解
后,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1,
(2) S 水解
重氮化偶合 沉淀
如:对乙酰氨基酚,醋氨苯砜
盐酸普鲁卡因 Ch.P(2000) [鉴别] (1)本品显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
反应(附录Ⅲ) 取供试品约50mg,加稀盐酸1m1,必要 时缓缓煮沸使溶解,放冷,加0.1mo1/L亚 硝酸钠溶液数滴,滴加碱性β-萘酚试液数 滴,视供试品不同,生成由橙黄到猩红色 沉淀。
N H C O C H 3
醋氨苯砜
H3C
NHCOCH2N(C2H5)2
CH3
. HCl . H2O
CH3
C4H9 N
NHCO
盐酸利多卡因
. HCl
CH3
盐酸布比卡因
(一)化学结构及性质
1. 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 (1)重氮化偶合反应 (2)用亚硝酸钠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
注: 盐酸丁卡因无此特性 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难水解
最常用
酸度 加快重氮化反应速度 重氮盐在酸性溶液中稳定 防止生成偶氮氨基化合物
酸度 阻碍芳伯氨基的游离 亚硝酸易分解
N样 :N盐酸= 1: 2.5 ~6
(3)温度 T ,V T , 亚硝酸逸失,重氮盐分解
在室温下(10°C— 30°C)进行滴定
(4)滴定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