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宋代小说及戏曲》PPT课件
《宋代小说及戏曲》PPT课件
在正文之前,用一個引子作開場,大概是說 話人在敘述正文之前,為了候客、墊場、引 人入勝、或點明本事之用。這種引子有的用 詩詞,有的用故事。
宋人話本的文學特色
分章分回:
當代說話人每講一個故事,大都為營業著想, 不會一次說完,每逢故事中一個緊張場面, 會暫作一個結束,好讓聽眾再來聽講,正如 章回小說中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 解」,後世章回小說的分章,即源自這種話 本。
宋人話本的文學特色
駢散夾雜:
後代小說中每逢寫到美女、戰爭、結婚等特 殊場面時,總會來一篇駢文或長詩長詞,這 種形式,也是話本遺留下來的。
反映社會內容與生活面貌:
由於話本來自民間,比起唐人傳奇小說更為 大膽、真實。話本中的主角,主要是手工業 者、婦女、商店職工和下層人民,話本反映 出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希望。
作品有〈錯斬崔寧〉〈志誠張主管〉〈碾玉觀音〉 〈菩薩蠻〉〈西山一窟鬼〉〈抝相公〉〈馮玉梅團 圓〉等。
長篇
都是淺近的文言與不十分成熟的白話夾雜的合用, 在語言的運用上,比起短篇都幼稚得多。
現存的作品有〈新編五代史平話〉〈宣和遺事〉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三種。
宋人話本的文學特色
得勝頭迴(入話):
講唱戲:
正如現在的清唱,以歌唱與故事為主,伴奏著音樂, 其中雖也有表情動作,卻缺少正式的跳舞。
宋代戲文作品
據《永樂大典》載,現存者有〈張拹狀元〉 〈小孫屠〉〈官門弟子錯主身〉等三種。
董西廂
諸宮調:
這是採取一個宮調中的幾支曲子合成一套, 再聯合著許多的套數,成為一個整體。在這 種長短自如的組織中,可以隨意表演或長或 短的故事,而在音樂上,又能呈現著變化繁 雜的美感。〈西廂記諸宮調〉是現存最完備 的資料。
鶯鶯的故事,從元稹〈鶯鶯傳〉,到董解元〈西廂 記〉達到高潮,奠定王實甫〈西廂記〉的基礎。
自我評量
請敘述宋代白話小說興盛的原因。 請分析短篇小說〈錯斬崔寧〉的主題。 請分析短篇小說〈志誠張主管〉的主題。 請分析短篇小說〈碾玉觀音〉的主題。 宋人話本的文學特色有哪些? 宋代戲曲的種類有哪些?請概述之。 何謂「諸宮調」?並請分析董西廂的內容。
宋代的各種戲曲
滑稽戲:
其內容大都以詼諧諷刺為主,有時內容也相當嚴肅, 角色與佈置方面都相當複雜,時人稱為「雜戲」。
傀儡戲與影戲: 歌舞戲:
配合著樂曲、歌舞、言語、動作,以表演一個故事。 其組織與形式,已較滑稽戲為進步,但上缺少戲劇 上一個最重要的特質,就是故事的表演,是敘事體 而不是代言體。
董西廂
董西廂的內容:
作者是董解元。他將〈鶯鶯傳〉那件戀愛故事加以 種種合理的組織與加工,加強戲劇效果。
小說是悲劇結果,是張生始亂終棄,到了董西廂, 完成了有情人都成眷屬的團員結局。
董西廂加入了鄭恆、法聰一類的人物,初步突出了 紅娘這位人物的重要性。
董西廂從驚艷開始,更富於戀愛氣氛與感情,更富 於戲劇的功能:
最初的話本(或稱平話),原是很粗略的提 綱,但聽故事的大都是平民,為求易於了解, 自然要用最流行的白話,同時對於人物、風 景、事態等都得加以細緻的描述,於是這種 底本,便成為完全白話的形式,切於實用。
白話小說的作品
短篇
都是純粹的白話,且白話文運用的技巧,已經達到 成熟的階段。
第十六講 宋代的小說與戲曲
白話小說與通俗演藝
宋代小說的興盛背景
宋代初年,國家無事,君主貴族每喜以奇 事怪說為娛樂,文士們為投所好,遂行成 小說的發展。
宋代文言小說的發展
內容:
多屬志怪傳奇方面,無論內容文體,多沿襲舊風, 缺少新創。
作品:
李昉主編的《太平廣記》,舉凡神仙、鬼怪、僧道 之事,都網羅殆盡,可謂集古代文言小說之大成。 其他志怪小說有徐鉉〈稽神錄〉、吳淑〈江淮異人 錄〉、張君房〈怪異記〉、 洪邁〈夷堅志〉等。傳 奇有樂史〈綠珠傳〉、 〈楊太真外傳〉、秦醇〈趙 飛燕別傳〉、無名氏〈梅妃傳〉等。
宋代戲曲的起源與演進
戲曲的最初階段,原是舞蹈、音樂和歌唱的混合 形式,在古代,主要是巫覡在祭祀中的歌舞。隨 著社會經濟發展,人權思想興起,藝術由神鬼的 祭祀漸入於人事的娛樂。漢代開始有俳優一類以 歌舞為專業的人。到了北朝,俳優們已能合著歌 舞去表演一個故事,並有「代面」(一種有歌舞 有動作有故事又有化妝的舞曲)、「踏搖娘」 (兼說白、表情、歌舞而有之的表演,所扮演的 的是一種社會上的故事)、「缽頭」(唐代的一 種歌舞劇)等形式。唐代除了歌舞戲之外,那不 雜歌舞而以諷謔為主的滑稽戲,也已相當進步。
宋代白話小說的興起
文體來源:
唐代那種講唱兼用、散韻夾雜的變文之傳播, 醞釀成許多文體通俗的民間文學,它們已有 很濃厚的白話成分,成為宋代白話小說的先 聲。
社會背景:
因社會經濟發展,民間生活安定,大都市的 繁榮,造成君臣上下極度享樂的風氣,講故 事的人和其他的娛樂事業乘機而起,白話小 說也相應地大量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