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果产业发展形势探讨
3 促进我国林果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第一,要稳定林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林果种植技术科技含 量高,投入的人力、物力比较多,加强基地建设,能够促进林果业 种植规模化、加工标准化、销售渠道化,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 高品质产品,降低林果业种植风险。第二,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信息,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为种植户提供及时、准确 的市场信息,使种植户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规模、种植品 种,降低经营风险。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也能为种植户拓宽产 品销售渠道,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提高我国林果种植业的国际 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 第三,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具有规模化、 集约化、科技化、市场化的优势,能够以品牌效应带动林果业发 展。企业应加强与种植户之间的合作,可以采取企业 + 基地 + 农 户的林果业种植组织形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在发展过程 中,龙头企业也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走科学、规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 第四,要建成一批特色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优良的苗木是提 高我国林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保证。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根据 市场需求,做好产业布局,加大对特色良种苗木的研究和推广力 度,积极引入先进科学技术和高产新品种,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 林果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第五,要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科技是第一生 产力。在林果业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种植效率,降低劳动生产 率,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大力引进适用新技术。各地区要通 过开展种植技术培训、专家下田间地头、组织种植户到示范基地 参观学习等各种活动,切实解决林果种植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 高种植户栽培管理应用技能,以加强对林果种植业的科技支持, 提高林果种植和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做好产品的深加工服务,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帮助种植户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第六,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林果业是我国种植业和林 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走可持续发 展之路,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结合起来。各地 相关部门要鼓励种植户开垦荒山荒地,既能增加种植户的经济 收入,也能改善生态环境,确保我国林果业发展健康、良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林果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涉及到 林果种植、加工、销售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在当前市场 经济条件下,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各地应该在市场调研的 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优势,注重发展特色林果种植和生产加 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走科技化、一体化、集约化、品牌 化的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赵晓东.房山区林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11,06: 76-79. [2]张磊. 新疆南疆特色林果产业的辐射效应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3. [3]刘辉丽. 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
26 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关键词] 林果产业 特色林果业 建议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分支,是继粮食和蔬菜之后发展 起来的新型种植产业,也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近年来,我国林 果业发展一直比较平稳,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为我国农民增收、促 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 我国林果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林果树栽培面积和产量已占据世界首位,总体发展 呈现出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多元化、机械化等特点,形成了以 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种植、加工一体化、多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取 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我国果业产业发展 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面临着很多挑战。 1.1 经营主体的格局变化,农业劳动力缺失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从事其他 行业,从事林果业种植和加工的主体人群年龄大多在 50 岁以上, 农业劳动力日益短缺,农业“老龄化”“、女性化”的趋势加剧、管理水 平下降。虽然当前经营形式向多元化发展,但在少数的山区农村, 农民还是以“打多少收多少,收多少得多少”的形式生存。 1.2 生产标准化不足,产业发展效率低 从果树品种培育到生产、加工各个环节,我国的单项技术几 乎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整个产业系统效率却与国外有较 大差距。虽然建立了一批标准化林果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但是 现有种植和管理方式仍然比较粗放,造成品种退化和优质产品 比例较小,影响了产品的销售,也增加了经营的风险。以种植环 节为例,在我国一百亩地,大约会有几十个经营者,种植方式也 有几十种,在果树株距、树形、树高各式各样,很难形成统一的标 准化栽培方式,甚至科研上也有类似的情形。 1.3 商品化程度低,制约生产效益提升 我国果业产量基数大,但是商品化程度仍是中等国家水平。 千家万户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一致,致使生产的果品一 致性和商品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现代化商品经济的需求,严重 制约着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2 我国特色林果业发展状况 我国原产果树很多,已被种植的种类达四百多种,其中较为常 规的近百种,现有商品化栽培的主要果树大概有三、四十种,种类 多、面积大。在特色果业发展方面,近几年比较典型的就是新疆果 业的发展。新疆特色林果业以枣、核桃、葡萄、梨、杏、石榴和枸杞等 为主,经过几年努力,特色林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 1800 万亩,为我 国林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我国原有的林果业带来了 巨大冲击。以枣业为例,新疆枣的单位面积产量是内地的两倍,枣 树栽培两年后人工投入极少,枣的品质也比内地枣好很多,枣的价 格比内地枣的价格高两倍到三倍。另外,一旦新疆到北京高铁通 车,内地鲜果业受到的冲击将更大。新疆地理优势使得其种植的林 果糖分高、品质好,并且规模化机械化种植,人工成本低,因此,内 地果业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相应改革,在改革中谋求长远发展。 但是,由于新疆的特色林果业种植一般是在戈壁滩,灌溉采用地下 水,这制约了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长远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解决新疆林果业的灌溉问题,确保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财经◎农业经济
2015 年第 7 期(下半月)
我国林果产业发展形势探讨
张鲁俊
(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山东滨州 256651)
[摘 要] 林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论 过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推动我国林果业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