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加入欧元区的成本—收益分析武汉大学国际贸易学摘要:长期以来,作为欧盟成员的英国对加入欧元区的提案兴趣缺乏,至今仍游离于欧元区之外。
英国何时加入欧洲货币联盟一直都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话题之一。
本文首先从经济、政治、地理等方面分析了英国加入欧元区的影响因素;然后重点阐述了英国加入欧元区后将面临的成本和获得的收益;最后,本文结合本次金融危机对英国加入欧元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从而得出了本文的结论,即从长期来看,英国将会加入欧元区。
关键词:英国、欧元区、成本、收益一、引言1999年1月1日,欧元开始启动,欧盟15个成员国中有11国(比利时、德国、西班牙、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葡萄牙、芬兰)作为第一批成员加入单一货币,其它4国中英国、丹麦、瑞典等三国属于已达标但不愿加入的成员,而希腊则属于未达标而不能加入的成员。
在未加入的4国中,英国这一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缺位则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英国政府在加入欧元区这一问题上一直采取观望态度。
英国在1997年确定了5项经济指标:经济周期的对称性;为英国长期投资创造条件;维护伦敦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促进灵活性;支持经济增长和开创就业,即加入欧元区不会在金融、就业、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和通货膨胀等五个方面对英国产生负面影响1。
许多人用这5项标准来衡量英国加入欧元区的利弊,认为到目前为止英国加入欧元区的时机尚未成熟。
这两年,随着欧元日益坚挺,关于欧元的讨论在英国却逐渐沉寂下去。
2005年下半年,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英国政府的一系列相关议程与此问题毫无干系,欧元在英国已经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英国人对欧元一直很冷漠,十几年来,民意调查显示总有三分之二左右的人反对欧元2。
20世纪90年代,在法国和德国,人们讨论的问题是应该在什么时候加入欧元最为适当,而在英国,讨论的话题是“英国以后还是永不加人欧元?”3。
近年来,英国受到法国和德国的威胁,在欧盟的影响力正在日益下降,英国为了要进一步地提高其分量就不可能长期独立于EMU之外。
那么英国是否应该加入EMU?英国加入EMU会产生什么成本和收益?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
1邹根宝, 黎媛菲, 江畅.从布朗的五项测试标准看英国加入欧元区前景[J].世界经济研究, 2003(10).2李明明.单一货币与认同—关于英国对欧元态度的社会心理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二、影响英国加入欧元区的主要因素(一)经济因素从经济因素来看,英国在客观上已基本满足了马约规定的预算、通胀及长期利率的趋同标准。
但英国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不愿加入欧元,其原因主要考虑加入欧元之后失大于得。
第一,英国短期利率高于欧元区利率水平,大幅度降低短期利率对英国经济不利。
第二,英国的失业率低于欧元区的失业率水平,加入欧元区不利于英国经济。
第三,英国经济与欧元区经济发展不同步,即有着不同的经济周期,加入欧元区对英国经济发展不利。
第四,英格兰银行放弃掌管货币政策权力的难度很大。
第五,欧元自身的发展不景气,启动以来连创新低,使英国缺乏对欧元的信心。
(二)政治因素英国的政党政治直接影响到加入欧元的进程,工党与保守党为竞选的需要,都把欧元作为一张政治牌来打,英国是否加入欧元在英国内部争论很大,以致于难以形成统一决策;加入欧元后,英国在欧盟的政治影响和在欧洲一体化中的地位,也是影响其加人欧元的重要因素。
英国一直在寻求扩大对欧洲中央银行的政治影响,要求加强欧盟财长理事会,使其能够制定广泛的经济参数和战略作为欧洲中央银行营运的参数4,加入欧元后能否确保英国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利益将直接影响英国加入欧元区;单一货币和经济货币联盟的建立意味着英国要把自己的经济主权交给欧盟,欧元意味着强烈的超国家倾向,而英国的一体化政策一直就是强调国家主权,主张政府间合作,反对超国家倾向。
(三)地理及心理因素特殊的地理环境在英国考虑参与欧洲一体化中起了作用。
英国是个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一道天然屏障,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理位置,使英国免受了无数场欧洲战火的直接殃及。
千万不要小看这道海峡,它使得英国人从内心感到英国不是欧洲大陆的一部分,只是欧洲的邻居。
丘吉尔曾说:“英国与欧洲在一起,但不属于欧洲。
5”英国人普遍存在强烈的欧洲怀疑主义情绪,岛国意识非常浓厚,英格兰民族主义情绪滋长蔓延,过去那种大英帝国的傲慢情绪挥之不去,尽管其经济实力已落后于法国、德国等国,在欧洲仅占第5位。
因此,从地理和心理因素角度讲,英国拒绝加入欧元区,并不使人感到奇怪。
(四)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英国虽地处欧洲,但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在感情上却与大西洋的美国更为接近。
在二战中发展起来的英美特殊关系,又增强了这种感情上的亲近感6。
长期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使英国形成了首先在国际上寻找美国作为英国的政治伙伴,加之语言、文化传统及军事经济上的合作,使英国与美国的关系相对欧元区国家来说更紧密些。
欧元的诞生客观上形成了与美元的抗衡,这使得英国在加入欧元时不得不考虑其与美国的伙伴关系,直接影4刘四平, 王秀珍.英国为何留在欧元区之外[J].法国研究, 2000(2).5丘吉尔.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响其加入欧元区。
英国经济学博士查尔斯·迈迪逊认为:英国在加人欧元的问题上如何处理英国与美国、英国与欧元区国家的关系,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7。
三、英国加入欧元区的收益(一)交易成本减少用欧元代替英镑一个最明显的收益就是交易成本的减少。
英国对欧洲大陆的贸易额是其对美国的近3倍,在英国同欧元区国家开展贸易和其他经济合作时,不仅要考虑汇率风险,也需要考虑兑换成本,这些将影响贸易的开展。
Bulter(2000)指出,用欧元替代英镑的直接转变成本的减少是最重要的。
交易成本的节约,象其他的福利一样,在继续扩大。
这些成本就其自身来说是极小的8。
Minford(2004)也指出,交易成本的节约很可能很小,这是因为“大部分的交易是通过银行体系,而银行成本为零”,他们基本上可以不计货币兑换的成本。
“所以,从根本上说,交易成本为零”9。
(二)与欧元区贸易大幅度的增加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单一货币的使用将会消除汇率的不确定性,促进跨边境的贸易。
如果英国采用欧元,可能减少英国汇率的波动,同时增加英国对欧盟国家的出口。
英国加入欧元区,将有利于英国通过改进财政和货币政策框架,促进汇率的稳定,减少贸易风险。
英国和欧元区有相似的经济政策目标。
如果英国不加入欧元区,英国将以通胀为目标。
如果加入欧元,尽管ECB的通胀目标略为偏低,但是通胀仍是治理目标。
英国的货币体系既考虑价格水平,又考虑通胀率,这样可能使通胀更加稳定。
但是英国的政策框架并没有体现出特别的优越性,或者说,即使英国的政策框架更合理,英国加入欧元区也会更有利,因为获得汇率稳定的获利更大。
(三)通胀较低,价格水平更加稳定英国的通胀水平可能降低,因而会有一个较为稳定的价格水平。
尽管英国可能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是货币政策的独立往往带来更多的不均衡冲击。
如果英国加入欧元区,在共同的名义通胀率的政策框架下,产出和价格水平将会得以稳定。
如果英国加入欧元区而不改变它原有的财政政策,那么通胀的变化和价格水平的变化将会大大降低,同时产出变化加大。
成员国身份使英国汇率的不同冲击得以消除,而汇率是英国价格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
(四)吸引更多的投资从长期来看,加入欧元区将促进英国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外国公司做出在英国长期投资的决定。
实际汇率的不确定性和长期利率的不确定性是影响相对投资水平主要的因素。
在过去30年中,英国的实际利率变化比法国和德国更大。
同时,在英国的私人公司可能比在法国和德国的私人公司面临更多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不确定性。
更高的预期实际利率的波动可7刘小林, 李字晴.近期英国政府欧元政策评析[J].欧洲研, 2003(5).8Buiter, W., Currie, D., Hulme, C., Hutton, W., Kenen, P., Layard, R., Mundell, R.and Turner, A..Britain in Europe: the Case for the Euro. London, 2000.9Minford, P. Britain and EMU: Assessing the Costs in Macroeconomic Variability[J]. The World Economy,能导致更低的实际投资和实际产出。
从更广的意义上讲,英国加入欧元区可能使FDI外国直接投资增多,因为加入欧元区避汇率风险。
总的看来,采用欧元对英国而言是极为有利的,英国将成为FDI流入的一个极佳选择。
加入欧元可能使英国消除贸易和投资的货币风险,因为英国和欧洲大陆天然的联系,不过这可能阻碍美元在英国的投资。
(五)价格透明和公平竞争英国加入欧元区可以增加价格透明,提升决策效率,促进市场公平的竞争。
有学者指出,价格透明将会带来竞争过程,但是由欧元产生的套利活动,就其自身而言不足以提升更多的竞争,欧洲单一市场的创造消除了内部贸易的壁垒是更为重要的。
还有学者质疑英国会提高的价格透明,他们认为,消费者的套利活动不是一个受压制的过程,这个问题与英国可能产生的规模经济相关10。
英国与欧元区的贸易主要是在制造业,而与美国的贸易主要是在服务业。
因为在这两个行业都存在规模经济,如果与欧元区的贸易增加主要是在制造业,但是美元贸易的多样性可能会限制服务行业的规模经济,也就是说货币危机可能会影响贸易。
四、英国加入欧元区的成本(一)经济政策主权丧失英国加入欧元区最明显的成本在于,英国将货币政策等经济政策的主权交给ECB,可能因此而失去经济调整工具的灵活性。
货币政策的主权是一国主权的象征,人们最常提到的加入欧元区的劣势就是货币主权的丧失,即各成员国丧失了货币政策独立性或自主性。
根据“铁三角结构”原理,一国不可能同时实现固定汇率制、资本自由流动及独立的货币政策三大目标。
区域货币的一体化以固定汇率制和资本自由流动为前提,因此,只能以牺牲货币政策为代价。
同时,固定汇率将使汇率政策工具失去作用。
货币一体化要求各成员国货币之间锁定汇率,不能随意调整或变动。
因此,无法用汇率政策工具调节国际收支,只能利用要素转移来达成外部均衡与内部均衡的统一。
最优货币区域理论指出,在缺乏合适的要素流动水平时,独立的货币政策是唯一抗衡不均衡冲击的工具。
(二)与欧元区财政顷同所需的成本英国加入欧元区第二个主要的成本是与欧元区财政顷同所需的成本。
Minford(2004)强调了两个重要的潜在成本:(1)增加税收顷同,对英国劳动力市场有不利的影响,因而破坏产出和就业;(2)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政府福利赤字可能给英国的纳税者带来沉重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