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塑料产品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及精度

汽车塑料产品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及精度

③ 可采用对流的设计。在适当部位设计格栅或开设 不同形状的散热窗口,也有利于热量的散发。
④ 在用于温度过高的部位时,应采用热导率低的隔 热材料进、注塑件的精度
① 材料 ②模具 ③塑件结构 ④工艺 ⑤使用
.40.
① 材料
• 注塑模塑的塑料在高温高压的熔融状态下充模流 动。常见的各种熔体温度为170-300℃。然后被冷 却固化,通常脱模温度在20-100℃。
.20.
加强刚度
材料
几何形状的改变
形状和结构
加强筋
嵌件的加强作用
.21.
(1)几何形状的改变 • 薄壳状的平板制件,将其表面设计成波纹形、瓦
楞形、拱形、球形、抛物面,其刚性比同样重量 的平板要高得多
.22.
(2)加强筋的设计和运用
通过加强筋提高轴套扭转刚性和 弯曲刚性
.23.
容器沿口部位的设计起到了边缘增强 的作用,实质上这种突变的边缘可以 看作是加强筋的变异。
• 它适用于注塑、压塑、传递和浇铸成型的工程塑 料模塑的塑料件,不适用于挤塑成型、吹塑成型 、烧结和泡沫制品。
• 此标准只规定公差,基本尺寸的上、下偏差可根 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分配。
.47.
• 标准规定了模塑收缩率VS,在常温下模塑件与所用 模具相应尺寸的差,同模具相应尺寸之比,以百 分数表示。
• LF……模塑成型后标准环境下放置24h 后的塑料件 尺寸,mm;
①有利于成型 加工;
②节约原材料, 降低成本;
③简洁、美观;
.4.
简化设计的一些建议和提示
(1) 结构简单,形状对称,避免不规则的几何图形;
结 构 简 单 容 易 成 型
.5.
对 称 设 计
.6.
(2) 产品侧孔和侧壁内表面的凹凸形状成型困难, 需要在产品成型后进行二次加工,设计时应避免。
.7.
.37.
(二)抗热变形设计
• 温度对制件的影响与材料的耐热性直接有 关。
• 当材料确定之后,在产品设计时,应采取 各种有效措施,来减少和避免温度对制品 使用性能的影响,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38.
避免受热部位过热导致变形 的几种设计方案
① 使产品中的零部件与热源保持有一段距离。
② 在塑料部件与发热体之间,设置像铝箔之类反射 性能好的反射体,可以减少热量的吸收。
• 下表 列出了常用的注射塑料的成型收缩率。 • 用无机填料填充、用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有较低
的成型收缩率。
.41.
.42.
②模具
• 对于小尺寸的塑料件,模具的制造误差占塑料公 差的1/3。
• 与模具上运动的零件有关的塑件尺寸,其精度较 低。
• 模具上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设计不当,会使成型 塑件的收缩不均匀。
• LW ……模具的相应尺寸,mm;
.48.
• 标准对成型模塑尺寸分成两类: ① 不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的尺寸a,如图所示,它
是指在同一动模或定模的零件中成型的尺寸。
.49.
② 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的尺寸 b,如图所示,它是 指可活动的模具零件共同作用所构成的尺寸。例 如壁厚和底厚尺寸;受动模零件、定模零件和滑 块共同影响的尺寸。
.45.
⑤使用 • 塑料材料对时间、温度、湿度和环境条件
的敏感性,在注射成型制品长期使用后, 会有显现。注塑件的尺寸和形位精度的稳 定性差。
.46.
2、模塑塑料件尺寸公差
• 工程塑料模塑塑料件尺寸公差 标准GB/T14486-93 ,模塑尺寸公差代号为MT。公差等级分为七级。
• 该标准规定了热固性和热塑性工程塑料模塑塑料 件的尺寸公差。
• 脱模系统的作用力不当,会使被顶出塑件变形。
.43.
③塑件结构
• 塑料件壁厚均匀一致,形体又对称,可使 塑件收缩均衡。提高塑料件的刚性,如加 强筋的合理设置或采用金属嵌件,能减小 塑件翘曲变形,都有利于提高塑件精度。
.44.
④工艺
• 注射周期各阶段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会影 响塑件的收缩、取向和残余应力,存在对 于塑件精度要求的最佳工艺。保证注塑件 精度更重要的是工艺参数的稳定性。成型 条件波动所造成的误差占塑件公差的1/3。
.14.
(3)厚壁部位减薄,使厚壁趋于一致,壁厚差异大 的制件可通过增设工艺孔、开槽或设置加强筋的 方式,使厚壁部位减薄,厚薄趋于一致。
厚壁减薄
.15.
开槽
设置加强筋
.16.
三、避免应力集中
• 对制件上有孔洞、切口、拐角等几何不连续部位施加一定 的力,在这个部位的断面上将产生远比给予的表观应力大 得多的应力,这个现象称为应力集中。局部产生的很大应 力对于表现应力之比为应力集中系数。
.50.
塑料件连接结构
.51.
塑料件的螺钉连接1:
簧片螺母连接,应用于板类零件与塑料件之间的
连接;
板类零件与塑料件之间
大量使用簧片螺母连接
.52.
塑料件的螺钉连接2:
塑料螺母连接;应用于板类零件与钣金件之间的
连接。(钣金件方孔开口7*7)
板类零件与钣金件
之间大量使用塑料
螺母连接
.53.
塑料件的螺钉连接3:
• 塑料件最通用料厚是2.5mm,大件适当增加,小件减小, 强烈建议通过增加翻边及加强筋的方式而不是增加料厚来 保证零件强度; PP塑料的壁厚范围是0.6—3.5mm。
.10.
壁厚不均匀造成制 件翘曲变形
不均匀壁厚部位设置圆 孔,由于收缩不均匀, 难以成为正圆。
.11.
壁厚不均匀时常用处理办法
(1)厚薄交接处的平稳过渡,当制件厚度不可避免 需设计成不一致时,在厚薄交接处应逐渐过渡, 避免突变,厚度比例变化在一合适的范围(一般 不超过3:1)。
.12.
壁厚过渡形式
(a)为阶梯式过 渡,应尽力避免; (b)为锥形过渡, 比较好; (c)是圆弧过渡, 应是最好的。
.13.
(2)将尖角改为圆角处理,两个壁厚相同的壁面成 直角的连接,破坏了壁厚均一的原则。
转角处的最大厚度是壁厚的1.4倍,如果将内角处理成圆 角而外角仍是直角,则在转角处的最大厚度(W)可增加 到壁厚的1.6-1.7 倍。正确的设计应是内外角均进行圆角处 理,以确保壁厚均匀。圆角处理还可避免应力集中,以及 改善塑料成型时熔体的流动性和成型性。
设 计 改 进 避 免 侧 向 抽 芯
.8.
(3) 尺寸设计要考虑成型的可能性,不同的 成型工艺对制件的尺寸设计,包括尺寸大 小,尺寸变化会有一定的限制。
.9.
二、壁厚均一的设计原则
• 在确定壁厚尺寸时,壁厚均一是一个重要原则。该原则主 要是从工艺角度以及由工艺导致的质量方面的问题而提出 来的。均匀的壁厚可使制件在成型过程中,熔体流动性均 衡,冷却均衡。壁薄部位在冷却收缩上的差异,会产生一 定的收缩应力,内应力会导致制件在短期之内或经过一个 较长时期之后发生翘曲变形。
.33.
因壁厚不同,壁厚处的塑料完全固化后,会对 先行固化的薄壁部位施以拉力,导致制件出现 变形
.34.
(a)采用均匀壁厚的办法; (b)采用增加筋的高度的办法。
.35.
采用加强筋来防止框形结构变形
.36.
U 形注塑件由于熔体流动过程中热扩散 不均,引起直角方向上的收缩,因而会 产生如图(a)所示的翘曲变形。解决 这种现象的办法除设加强筋之外也可如 (b)所示,在直角部位开一小槽。
汽车塑料产品结 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及精度
.1.
形状和结构的简化 壁厚均一
避免应力集中 加强刚度的设计
抗变形设计 注塑件的精度
.2.
一、 形状和结构的简化
产品形状和结构复杂
产品形状和结构简单
模具结构的复杂性
熔体充模也就越容易
增加模具制造的难度
质量就越有保证
产品性能不稳定性和经济成本
.3.
理想的产品简洁化设计基本原则:
2. 缺点:拆卸困难,卡扣损坏后难以修复; 3. 应用与小型塑料件之间的连接;
小型塑料件之 间大量使用 卡扣连接
.56.
• 后果:塑料是对缺口和尖角之类比较敏感的材料,在应力 作用下,这些部位会逐渐产生微细裂纹,随后逐步扩展到 大的裂纹,而裂纹的不断延伸终将导致制件的损坏。
.17.
避免应力集中应作为一条基本的准则
• 避免应力集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 拐角、棱边、凹槽灯等轮廓过渡与厚薄交 接处采用圆弧过渡。
.18.
.24.
(3)嵌件的加强作用
• 在制件中设置金属嵌件,可以提高塑料制件局部 或整体的强度。 如汽车方向盘、活动手柄、塑料门窗框、 带有金属嵌件的塑料齿轮等。
.25.
(4)结构上的设计,在产品设计中,有几种 结构具有比较高的刚性/质量比。 ① 蜂窝夹层结构:刚性的设计效果好,缺点
是工艺上比较复杂,成本和价格较高。
自攻螺钉柱及螺钉沉台的连接;应用于机壳类塑料 件之间的连接;
机壳类塑料件通过自 攻螺钉柱及螺钉 沉台连接
.54.
塑料件的弹片夹子连接:
应用于最后安装的需要经常拆装的面板类塑料件 于主体间之间的连接;
主体塑料件上 开装配方孔
弹片夹子卡装在面板 类塑料件上
.55.
塑料件的卡扣连接:
1. 卡扣连接是塑料件结构优势之一:结构简单,不需要增 加零件,制造成本低廉,连接可靠,装配简易;
.26.
②结构泡沫:具有致密表皮层和呈微孔结构 的芯部,这种结构具有高的比强度,可应用 在受力结构中。
③口字形结构、T 形结构以及工字梁结构,与 矩形截面的实心结构比较,这种结构既能 节省材料,又不降低刚性。
④圆锥体结构,相对圆柱体结构,这种结构 能承受很大的压缩载荷,弯曲稳定性好。
.27.
⑤双壁结构,有不少工艺可成型具有双壁结 构的制件,这种结构的制件有较高的刚性 、冲击韧性和抗弯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