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区已经如火如荼开展近两年的时间了。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师的课堂教学,需打破教师长期固有的传统教学思想。

因此开始不少教师抵触过,彷徨过。

因为老师们怕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不能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甚至出现许多老师先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上一节课,再用传统教学模式“补锅”的现象。

如此以来,不但使课堂效率变得低下,也违背了我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原由。

那么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点来做:
一、学习目标要“明”:
学习目标即学生要在本节课需在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达成的要求。

教师可在课堂导入阶段简要说明。

使学生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记在心,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明白自己这节课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就会使学生紧紧围绕目标去学,去思,去做。

也就为打造高效课堂的打好基础。

二、导学提示要“细”:
导学提示是学生完成每一节课堂目标的阶梯。

教师在设计导学提示时一定要“细”,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才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实在。

也可使一些疑难问题的坡度降低,这样也就照顾到一些中差生的学习,从而做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因此导学提示的设计是高效课堂的重点所在。

教师一定要设计细致。

三、课堂语言要“精”:
这里的课堂语言主要指教师的课堂语言。

传统教学模式是一堂课绝大多数时间由教师讲,学生被动听。

长期的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一直改不掉这个毛病,一节课中还是出现教师滔滔不绝,重复不停讲的现象,生怕不讲学生不懂,不会做。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也不是叫老师不讲,但一定要做到“精”。

怎么做到“精”?需做到:1、不重复课件上的话。

2、不重复学生的话。

3、不重复教师自己的话。

四、讨论交流要“实”:
在小组学习讨论交流环节中,通过听课发现一些课堂中许多学习小组围在一起讨论交流时,学生并没有真正围绕教师的问题去深入的讨论交流,较多流于形式。

甚至出现一些小组讨论时间结束了没有去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而是在争执谁先说的问题。

讨论交流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如果这个环节不“实”,那么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成了形式。

因此教师加强小组长和组员培训和训练,教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会把讨论交流做“实”,做“实”这一环节,高效课堂也就不用愁了。

五、汇报总结要“准”:
汇报总结是一个问题或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故一定做到“准”。

学生及教师在汇报总结一定要把握问题或课堂重难点所在,准确作出评价和总结。

为一个问题或一节课画上圆满的一笔,真正做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更高效
在小组合作学学习过程中,优等生是一个小组的灵魂人物,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往往成了“收音机”或“复读机”,使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参与不全,不能很好的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
极性,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

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教师如果没有对合作任务的内容、目标做出明确、细致的要求,学生有时不能很好的围绕重点展开积极有效地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执、吵闹,课堂秩序一团糟。

课堂上一出现问题,教师就立即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而不是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使学生养成了不爱动脑思考的习惯。

我们在课堂中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高效?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组科学,分工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要想顺利开展必须精心分好小组,并对小组进行合理的分工。

我们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后,再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8人。

这样不但可以优势互补,还便于开展公平竞争。

其次,要选好组长。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到小组学习的效率和成败。

小组长一定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

再次,要根据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或者由小组的成员自行分工,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保证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二、充分备课,合理安排课堂结构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教师一定要在了解学生学力、深入学习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用心设计出合作学习的内容、目标、要求、时间、方式以及反馈形式等关键环节。

在合作前,小组成员要先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提问,共同讨论,形成集体共同意见,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三、科学评价,制定评价标准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科学的评价,我们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奖励办法,还要创设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