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处理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关系就是我们每个人必
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国家
正文: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
连成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
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的扩大,世界经济全
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
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过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和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
己故土、家园、种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
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和国家、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3)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四、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和任务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
加丰富。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任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献身现代化事业、献身祖国统一的事业
五、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
(1)经济全球化非经济利益一体化,各民族国家仍然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仍需保护民族工业
和品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2)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政治一体化,在全球化条件下,一些西方强势国家倚仗其经济实力
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称霸世界。
但是各国的政治制度是不同的,这不仅是对别国的
侵害,而且是根本行不通的,只会危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所以,要弘扬爱国主义。
(3)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文化一体化。
文化的民族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国文化
的发展需弘扬爱国主义。
六、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的独立
主体,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2)正确处理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自信心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积极勇敢的参与世界经济
全球化竞争,才能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在参与经济全球化
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安全,这些都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作
为一个国民,需要有全球战略的眼光,用理性而积极的心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在竞争中,
力争互利双赢。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发达
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不断开放市场,发达国家一方面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他的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政治观、文化观以及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更应该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促进祖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事业的发展。
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坚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民族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一定能够像过去一样,再次创造辉煌。
我们要放眼世界,心系祖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使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高于一切,只有祖国繁荣,我们才能自豪;只有祖国昌盛,我们才能幸福。
每一个公民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永远联结在一起。
(3)正确处理好民族利益与世界利益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意识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现阶段我们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必须关心一些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的问题与威胁:如生态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粮食耕地问题,水资源供应问题,反恐、贩毒、卫生安全、食品安全问题等等。
爱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
一方面,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另一方面,也应该放眼世界致力于解决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
正确处理好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为国际尽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力争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同时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义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思想观念和觉悟,更是一种行动。
爱国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
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建设初期,华罗庚、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爱国科学家,他们放弃海外优厚的物质条件,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历尽艰辛毅然回到祖国,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无论是身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作为中华儿女,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
应当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碍,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履行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用实际行动报效自己的祖国。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认真理解,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与科学内涵,处理好各种关系,做一个新时代的爱国者。
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