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论文
质谱的进样技术及特点
进样系统和接口技术将样品导入质谱仪可分为直接进样和通过接口的方式实现。
1.直接进样在室温和常压下,气态或液态样品可通过一个可调喷口装置以中性流的形式导入离子源。吸附在固体上或溶解在液体中的挥发性物质可通过顶空分析器进行富集,利用吸附柱捕集,再采用程序升温的方式使之解吸,经毛细管导入质谱仪。对于固体样品,常用进样杆直接导入。将样品置于进样杆顶部的小坩埚中,通过在离子源附近的真空环境中加热的方式导入样品,或者可通过在离子化室中将样品从一可迅速加热的金属丝上解吸或者使用激光辅助解吸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可与电子轰击电离、化学电离以及场电离结合,适用于热稳定性差或者难挥发物的分析。目前质谱进样系统发展较快的是多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接口技术,用以将色谱流出物导入质谱,经离子化后供质谱分析。主要技术包括各种喷雾技术(电喷雾,热喷雾和离子喷雾);传送装置(粒子束)和粒子诱导解吸(快原子轰击)等。
MS
最近30年质谱学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新的离子化方法如场致电离(FI)、场解吸电离F(D)、化学电离(CI),激光离子化、等离子体法等不断出现。复杂的、高性能的商品仪器不断推出,如离子探针质谱仪、磁场型的串联质谱仪、离子回旋共振一傅立叶变换质谱仪等。液相色谱与质谱的联用在近10年来有突破性进展,己进人实用阶段。另一方面,低价位、简易型仪器的推出,对扩大和普及质谱分析的应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2.电喷雾接口带有样品的色谱流动相通过一个带有数千伏高压的针尖喷口喷出,生成带电液滴,经干燥气除去溶剂后,带电离子通过毛细管或者小孔直接进入质量分析器。传统的电喷雾接口只适用于流动相流速为1~5μl/min的体系,因此电喷雾接口主要适用于微柱液相色谱。同时由于离子可以带多电荷,使得高分子物质的质荷比落入大多数四极杆或磁质量分析器的分析范围(质荷比小于4000),从而可分析分子量高达几十万道尔顿(Da)的物质。
关键词:有机质谱仪;组成;原理;发展与应用
第一章 绪 论
4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台商品质潜仪间世以后,质潜仪汗始用十石油成份
分析、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和石油精炼过程监控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质谱法成为原子能工业中测定核原料成份有效手段质谱法已从物理扩展到化学、原子能、冶金和真空等领域[1]。
质谱仪又称质谱计。和不同的仪器。即根据在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质谱仪按应用范围分为、和。按分辨本领分为高分辨、中分辨和低分辨质谱仪。其中,有机质谱仪是应用最广泛的质谱仪。另外,质谱仪是一个用来分析和鉴定未知化合物,量化已知化合物和解析化合物的结构和分子性质的强大分析工具。质谱技术因具有检测精确度高、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和试剂少的优点,已成为分析化学学科中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之一。
随着电子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质谱仪技术的提高,使仪器的性能指标、自动化程度和几何尺寸都达到了新的水平。为适应科技进步和市场需要,用于有机分析的质谱仪正朝着超高分辨高灵敏度质谱仪和小型台式质谱仪两个方向发展。有机质谱仪和其它分析仪器相比较的一个显着特点它可以和其它某些仪器联机(GC/ MS, LC/ MS等),也可以同其它质谱联机(MS/ MS)[2]。这不仅可以集中二种以上分析方法的长处,弥补单一分析方法的不足,还能产生一些新的分析测试功能,大大拓展了质谱仪的应用范围。
4.离子喷雾接口在电喷雾接口基础上,利用气体辅助进行喷雾,可提高流动相流速达到1ml/min。电喷雾和离子喷雾技术中使用的流动相体系含有的缓冲液必须是挥发性的[4]。
5.粒子束接口将色谱流出物转化为气溶胶,于脱溶剂室脱去溶剂,得到的中性待测物分子导入离子源,使用电子轰击或者化学电离的方式将其离子化,获得的质谱为经典的电子轰击电离或者化学电离质谱图,其中前者含有丰富的样品分子结构信息。但粒子束接口对样品的极性,热稳定性和分子质量有一定限制,最适用于分子量在1000Da以下的有机小分子测定。
质谱的离子化系统及特点
直接离子化技术开发体现了从传统封闭式到敞开式,从块状固体样品到各种固体,再扩大到包括膏体、胶体、液体、气体等各种形态的样品。封闭式的电离技术主要是指经典的质谱离子化技术,包括电喷雾电离(ESI)、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电子轰击电离以及低真空化学电离(CI)等。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1封闭式电离分析样品需要封闭在一定的管道位口ESI APC工域者一定的真空环境位口经典的MALDI EI CI中必要的样品预处理分析样品均需经过至少两步的样品预处理阶段,将不同物质形态的样品转化成为分析样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ESI/APC工技术已经很成熟,而且ESI/ALD工技术还因为实现了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而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5]。
质谱仪种类非常多,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也有很大的不同。分别按用途和质量分析器的不同有下图的分类:
气相色谱—质谱((GC-MS)
液相色谱—质谱(LC-MS)
有机质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
用同位素质谱仪傅立叶变化质谱仪((FT-MS)
途
仪
量飞行时间质谱仪
定的分子自由程,否则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离子偏转而到不了收集器。总之,在质谱测定过程中,凡是有样品分子和离子通过以及存在的地方都必须抽成高真空,压力要求为1 0一4一1 0 6 P a。真空系统一般包括低真空前级泵(机械泵)、高真空泵(扩散泵和涡轮分子泵较常用)、真空测量仪表和真空阀件、管路等组成,以获得仪器所需的高真空度。
仪器分析论文
有机质谱仪的组成及MS的发展与应用
2015/12/6
有机质谱仪的组成及MS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质谱分析法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是一项测量离子质量和强度的技术,通过测定分子质量和相应的离子电荷比以完成待测样品中分子结构的分析。如今各种色谱与多种模式的质谱的联用技术,集色谱的强大分离能力和质谱的强定性能力于一体,已经成为分离和分析复杂样品的首选方法。质谱仪器是由真空系统、分析系统和数据系统组成。在高分辨条件下,将质谱信号通过计算机运算,可以获知其元素组成,因此,质谱仪还具有元素分析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质谱已成为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食品化学、毒物学、药物学、医学、地质、石油化工等领域进行分析和科学研究的有力手段。
6.解吸附技术将微柱液相色谱与粒子诱导解吸技术(快原子轰击,液相二次粒子质谱)结合,一般使用的流速在1~10μl/min之间,流动相须加入微量难挥发液体(如甘油)。混合液体通过一根毛细管流到置于离子源中的金属靶上,经溶剂挥发后形成的液膜被高能原子或者离子轰击而离子化。得到的质谱图与快原子轰击或者液相二次离子质谱的质谱图类似,但是本底却大大降低。
质谱法在一次分析中可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将分离技术与质谱法相结合是分离科学方法中的一项突破性进展。当前,经典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现代数据挖掘的工具都被应用于质谱数据分析,发展了两类方法用来鉴别化合物,一种是基于质谱相似性的数据库检索方法;另一种是质谱结构解析(Structure Elucidation)方法;数据库检索方法是基于相似性理论发展起来的,利用各种各样的衡量相似性的准则例如相关系数、共同峰的个数、峰出现的概率等等,通过快速的扫描质谱数据库中大量的数据,利用计算机找到与要鉴别的化合物具有最相似质谱的化合物。然而,当待测化合物的分子量比较大时,分子结构组合呈指数级增长,在数据库中很难找到匹配好的化合物,并且标准质谱数据库的数据只是自然届化合物中很小的一部分,很多化合物的质谱数据在质谱库中找不到,这给质谱数据库搜索方法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图传统的离子化技术工作流程
表面解吸化学电离技术采用常压电晕放电为基本手段,通过上述的步骤将电场的能量转移到带电的载体中。但是与DESI不同,DAPCI技术有两种工作模式。其一是在无有机溶剂和无高速雾化气流(Gasless DAPCI)条件下工作,利用空气中的水生成初级离子进行工作,电离效率高,能够在单位时空内产生比DESI更丰富的能嗬载体。这些负载了能量跑荷的载体被电场加速后溅射到二维表面上,直接与裸露在固体体表的待测物发生能嗬传递作用,从而完成了二维表面中待测物分子的离子化过程(图2c久即步骤么在这个工作模式中,DAPC工对各种挥发性物质或者在该固体表面上结合不牢固的物质的灵敏度特别高,但是对于结合牢固的物质位口沉积在纤维上的蛋白质难以获得理想的灵敏度。为了顺利地将这些结合相对牢固的物质从表面上解吸出来进行离子化,可以采用第二种模式,利用电晕放电的方式获得高密度的带电液滴,然后将液滴喷射在固体表面,在动量的作用下沿着表面向前运动,能够将表面上的一些可溶性物质快速溶解在液体中,由于液滴带有大量电荷,溶解后的物质则根据其对电荷的结合能力大小结合不同数目的电荷;与此同时,液滴中的溶剂迅速蒸发,从而形成一些更加微小的液滴和气相离子,完成表面物质电离的过程[6]。在DAPC工的这两个模式中,其显着的区别是宏观上是否使用液体试剂来产生相对较大的带电液滴,而微观上对应的是离子产生过程中是否有表面溶解去溶的过程。此外,相应的二维模型也反映了DESI和DAPC工二者原理上存在的区别,预言了DAPC工具有的独特性能,包括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分析粉末、胶体等样品,并且对样品和环境无毒无污染。
计算机是现代质谱仪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接口、计算机、软件构成。它不仅用作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检索和仪器的自动控制,而且还拓宽了质谱仪的功能。主要功能有:
①调谐程序:一般质谱仪都设有自动调谐程序,可以自动调整仪器的灵敏度、分辨力在最佳状态,并进行质量数的校正。
②数据采集程序。控制仪器的工作参数,进行扫描方式选择(正常全扫描、选择离子扫描)和色谱条件控制等。
分离子阱质谱仪
析傅立叶变换质谱仪
器双聚焦质谱仪
图1-1质谱仪的分类
质谱仪的组成
质谱仪器是由真空系统、分析系统和数据系统组成。分析系统包括:进样装置、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它的组成由图1-2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