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1953年12月,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2.按照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国属于()。

A.第一世界B.第二世界C.第三世界D.介于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开放D.民主与法制4.和平问题是指()。

A.在全世界消除一切战争B.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和平共处C.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合作D.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5.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人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主要是因为()。

A.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B.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C.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D.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6.经济全球化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B.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C.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7.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

A.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B.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C.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D.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8.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C.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D.西方国家的“西化”与“分化”政策9.当前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朝着一极化发展B.朝着多极化发展C.朝着全球化发展D.朝着区域联盟发展10.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真正的不结盟C.和谐世界D.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11.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C.友好和平,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12.发达国家把各种不合理的规则强加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通过各种手段,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事端和动乱,侵犯他们的主权,破坏和阻挠发展中国家的和平和建设。

由此可见()。

A.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经改变B.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C.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根本不可能改变D.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全面崩溃的时期不会太远1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A.国家主权平等B.领土完整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二、多项选择题1.在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下,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是()。

A.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B.科学技术进步异常迅猛C.恐怖主义已经对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愈演愈烈2.我国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是因为()。

A.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它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C.我国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主导D.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A.科技革命B.世界经济的市场化C.生产力的发展D.国际分工的加深4.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真正的不结盟”5.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他提出()。

A.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B.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C.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D.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6.我国外交工作的总体布局是()。

A.大国是关键B.周边是首要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D.多边是舞台7.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B.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努力发展同各类国家的关系C.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8.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进人新旧格局转换的历史大变动时期。

邓小平对中国外交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其核心是()。

A.冷静观察,沉着应付B.韬光养晦C.有所作为D.决不当头9.我国的周边外交政策是()。

A.友邻B.睦邻C.安邻D.富邻10,我们同各国各地区的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交流和合作的原则是()。

A.独立自主B.完全平等C.互相尊重D.互不干涉内部事务11.胡锦涛指出,和谐世界应该是()。

A.民主的世界B.和睦的世界C.公正的世界D.包容的世界三、辨析题1.在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和平问题是南北问题,发展问题是东西问题。

2.独立自主就是关起门来搞建设。

3.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为什么说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基础?五、论述题1.如何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六、分析题1.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旧中国长期处于任人欺凌宰割的地位。

特别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人侵,更使中国陷入长达14年的战乱。

亿万同胞饱受战争摧残、经济崩溃之苦。

今天的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材料2: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_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崇尚自由、追求正义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种真诚的和平文化。

千百年来,“和为贵”始终是中国社会思想的主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是中国人民的宽大胸襟。

渴望和平。

追求和睦,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特质,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田,融入人们的血液中。

材料3: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国际形势总体上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发展趋势。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正在汇聚成为强大的潮流。

——摘自《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人民日报》2005年9月1日根据材料回答:(1)什么是和平发展道路?(2)中国为什么要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门)中国怎样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2.以下是关于中国外交的一组材料材料1:不出几年,中国就会成为世界上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而且它正在朝着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军事大国的方向前进。

……中国是一个未得到满足的、雄心勃勃的大国,它的目标是支配亚洲,其办法不是人侵和占领邻国,而是使自己远比邻国强大,从而使东亚发生的一切都必须至少得到中国的默许。

——摘自《即将到来的关中冲突》,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材料2:中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营造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领土主权,促进国家统一。

为此,中国力促国际形势的缓和,珍惜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机遇,不需要在国际上挑头去反对任何一个大国。

对于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特别是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政策和做法,中国进行了抵制和斗争。

但是,同苏联不同的是,中国没有搞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外交,没有搞集团政治,没有搞势力范围,没有搞排他性的贸易同盟,没有搞针对特定国家的安全合作组织,更没有搞军事同盟。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同邻国的关系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无意同任何国家结成针对美国的同盟。

——《摘自环球时报》2004年5月28日材料3:“‘睦邻”、“安邻”和“富邻”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睦邻”,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亲仁善邻。

以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的原则下,共筑本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

“安邻”,就是积极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合作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为亚洲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地区环境。

“富邻”,就是加强与邻国的互利合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亚洲各国实现共同发展。

——摘自温家宝:《中国的发展和亚洲的振兴》2003年10月7 日请回答:(1)依据材料2说明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和根本原则,并借以说明材料1错误的实质。

(2)材料3中,“睦邻”、“安邻”和“富邻”的提出说明了什么?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们既面临着必须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必须认真应对的严峻挑战。

尽管当今世界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摘自《人民日报》2004年4月25 日材料2: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以法德两国为核心的欧盟谋求建立欧洲独立防务力量和独立的外交政策,俄罗斯经济的逐步复苏使本国外交操作能力增强,中国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而不懈努力,这些都使单极霸权的绝对优势被削弱。

可能造成国际安全格局剧烈动荡的单边主义行为,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对和牵制;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使各国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使局部战争扩大为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被有效遏制,经济强制越来越难以成为控制他国经济发展的手段,从而为国际社会总体上的和平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此外,“9·11”事件的出现,使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世纪初的对外战略重心出现了转变,由确定和遏制新的势均力敌的国际竞争者,变成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而在全球领域反恐和反核扩散的迫切性和艰巨性,不仅大幅度耗散了唯一超级大国的外交资源和军事资源,也使其对有关国家,特别是对一些地区大国在此领域的战略需求加深,美俄关系的缓和与中美关系的改善都是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发生的。

国际反恐斗争的长期性,决定了上述局面的长期性,从而大大减缓了我国进一步发展可能面对的国际压力。

同时,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力的增强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根本性好转以及新的安全机制的建立,也使我国能够长期保持基本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

——摘自人民网《世纪初中国外交首要目标》材料3:美报纷纷评称:赖斯出任国务卿表明,小布什将会“进一步以毫不让步的保守主义价值观为中心”,实行“更为强硬的外交政策”。

鲍威尔的离去,“厨房内阁”的成立,标志着小布什在第二任期内已无需为谋求政权基础的稳定而吸纳温和派入阁了。

这是“副总统切尼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所持的强硬外交路线的胜利”。

可以预计,在小布什如此强硬的对外政策的影响下,未来四年的国际形势可能将会更加动荡。

——摘自人民同2004年12月10日《小布什第二任期要烧三把火》(1)依据材料1和材料3,分析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

(2)依据上述分析,说明当今世界形势的总体特征是什么?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威胁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B 4.D 5.D 6.C 7.A8.A 9.B 10.A 11.A 12.B 13.A二、多项选择题1.AB 2.AB 3.AC 4.ABC 5.ABCD6.ABCD 7.ABCD 8.ABC 9.BCD 10.ABCD 11.ABCD 三、辨析题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