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运管理实务

航运管理实务

《航运管理实务》课程中学 习情境6、7、8应用此法。
教学方法3:“仿真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是一种用 教学手段和教学环 境为目标导向的行 动导向教学法。通 过模拟训练,促进 学生理解和掌握, 感悟未来职业岗位 的氛围,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和积极 性,产生良好的教 学效果。
《航运管理实务》课程中学习情境1(船舶认 识)、学习情境2(港口与航线)、学习情境4 (航运企业设立)采用仿真模拟教学。
②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应用;
③独立完成与团队合作; ④教师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⑤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实 践 考 核 40%
2.10 特色与创新
特 色
Enter
+
创 新
Enter
特色创新1
1.紧紧围绕区域紧缺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
浙江省是航运大省、海洋大省和外贸大省。 在围绕“海洋强省”战略目标下,新一轮“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 掀起高潮,航运从业人员已成为浙江省最为紧缺的人才之一。 《航运管理实务》是航运从业人员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最为核心课程。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以港口促地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已成为战略首选, 港航及相关企业的升级和转型迫切需要大量的航运从业人员充实管理队 伍,也离不开航运从业人员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2.6.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制订课程标准 重点内容
组 织 过 程
开放教学
编写教学大纲
难点内容 制订授课计划
教学 安排
课外教学
考核模式
创设学习情境
2.6.3教学内容表现形式
2.7 教学方法
从“传统教学”转向 “行动导向”教学 “引船入教 实时呈现”
“思维导图”教学方法
从“学、做”分离转向 “引船入教 实时呈现” 的“教学做一体化”
通过《航运管理实务》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
熟悉港口、船舶、货物、航线及航运市场分析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会统计、航次估算、航速优化、班轮论证等管理的方法与技能;
学会SMS文件编写、运行与合格保持等安全管理的基本职业能力;
学会利用管理软件进行航运企业日常管理工作; 熟悉航运企业战略、经营策略选择等企业管理的基本职业能力; 学会在港口、船代、货代等单位工作需掌握有关航运知识与技能。
2.2 课程沿革
传统教学
院级精品
模块教学
省级精品
项目教学
行指委精品
任务驱动
国家精品 2010 申报国 家精品
2003 开设专业
2004 开设课程
2005 模块教学
2006 项目导向
2007 院级精品
2008 省级精品
2009 行指委 精品
2.3 课程定位
毋庸至疑, 《航运管理实 务》课程在国 际航运管理专 业课程体系起 到承上启下的 中坚作用,是 国际航运业务 管理专业培养 体系中的核心 课程。
2.5 课程设计
设计思路
毕 业 在 岗 学 生 分 析 工 作 企 业 专 家 讨 论 汇 总 选 择 专 业 教 师 重 构 教 学 内 容
专 业 调 研
明 确 目 标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实 践
教 学 评 价
教 学 反 馈
教 学 调 整
年 循 环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校企 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1.3 专业课程体系
6年以来,每年一次调研,调 研的对象
就业企业
课程类型 院定必修课 必修课 分院定 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选修课 分院定 选修课 院定实践课 分院定 实践课 总计 总学时 472 960 64 224 160 704 2584 1440 理论 352 784 64 224 160 704 1160 实践 120 176 学分 29.5 60 4 14 10 44 161.5
行业企业专家
毕业学生 在校学生
培养体系结构合理、前后课程 得当、宽基础、重职业,知识、 能力、素质并重。
单列实 践教学
课程设计整体介绍
课程 沿革 课程 定位 师生 情况





学习 目标 特色 创新
《航运管理实务》 课程设计整体介绍
课程 设计 内容 选取



考核 评价

教学 环境

教学 方法
2.1 课程学习目标
学习情境6(航次生产认识) 学习情境9(不定期船营运组织)
教学方法2:“思维导图”教学
思维导图,又称为脑 图(Mind Map)或概念 图(Concept Map), 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 识的工具。它通过常 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 念置于圆圈或者方框 之中,然后用连线将 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 接,连线上标明两个 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七 指 标 体 系 构 建
八 统 计 方 法 应 用
九 不 定 期 船 组 织
十 班 轮 营 运 组 织
十 一 安 全 管 理 体 系
十 二 航 运 经 营 管 理
十 三 航 运 信 息 管 理
内容设计
紧密结合浙江省航运企业对专业人才职业素养、 专业技能要求的实际; 紧跟当前航运企业的迫切需求; 兼顾教学对象的个性特点; 考虑学生就业去向; 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教学内容的设计还考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型操纵模拟器
航运信息管理系统
2.9 考核评价
理 论 考 核 60%
学习态度(5%) 单元测验(10%) 大型作业(15%) 期中测试(10) 期终测试(20%) 学习态度(5%) 学生互评(10%) 教师评价(10%) 实训报告(15%)
本方案在设计时,着重考
虑:
①学生的学习态度;
评 价 指 标
国际货代、无船承运人、物流企业、货运场站等相关部门;
外贸企业、海关、商检、边检、保险等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
1.1 专业建设背景 专业培养目标确定:
研究的主要对象:
航运经营与管理人才 。
货运组织人才、货运代理人才、理货人才 船舶(船队)管理人才、船舶代理人才、船舶供应人才。
物流经营管理人才 航运信息研究分析人才。 航运金融、保险人才 海事法律人才
其他教学方法:
多层次实训 项目任务教学 观摩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学生科技创新
2.8 教学环境
校内实训基地
大型操纵模拟器 航运信息系统 港口物流仿真系统
校外实训基地
观摩教学基地
嘉兴船文化博物院
宁波港务集团大港货柜
宁波港务集团玲珑货柜 台州五星物流公司
“引船入教”合作企业
网络教学资源 政策文件 Cisco设备 校园网 录播教室 天空教室
杭州能达洲海运公司 上虞舜江船务公司
宽视渊博教学平台
数字图书馆资源
宁波远洋公司
本专业校内实训室
实训室名称
*船舶大型操纵仿真模拟器 国际货代(单证)操作实训室 报关报检实训室 港口物流仿真实训室 电子商务实训室 货物积载实训室 航运信息管理实训室
面积 (m2)
1000 140 70 93 120 120 120
2.6 内容选取
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2.6.1教学内容选取
航运管理实务
航运生产认识
航运生产管理
航运安全管理
航运经营管理
航运信息管理
课 程 综 述
一 认 识 船 舶
二 港 口 与 航 线
三 货 物 与 积 载
四 航 运 企 业 设 立
五 航 运 市 场 评 析
六 航 次 生 产 认 识
货运组织人才
货运代理人才 理货人才; 船舶(船队)管理人才
10%
航运信息研究分析人才 船舶驾驶与轮机人才 物流经营管理人才 海事法律人才
航运经营与管理人才
船舶驾驶与轮机人才 物流经营管理人才 65% 10% 15%
港口机械装卸技术人才 航运金融、保险人才
船舶代理人才
船舶供应人才。
其他
1.1 专业建设背景 专业培养目标确定:
2010-3-16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简介
1.1 专业建设背景
专业 简介
1.2 专业开设情况
1.3 专业课程体系
1.1 专业建设背景
2003年,围绕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 “八八战略”,进行大规模航运从业人才 调查。航运从业人才可分:
港口建设人才 航道设计与施工人才 引航人才 航运经营与管理人才
1.2 专业开设情况
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超过85%,服务浙江省航运经济中。
毕业生收入超过同届同类学生30%以上。(如06、07届 学生,15%以上的同学年收入超10万元)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招生
人数 就业率
52
103
101
96%
50
100%
50
98%
90
98
96.1% 100%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掌 握国际航运业务与管理、国际集装箱进出口运输、报关报检、英语 函电等专业知识,能在国内外航运企业、国际货运代理、船舶代理、 港口生产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应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专门人 才,即航运从业人员。就业面向: 国内外航运企业、船舶代理、港口企业等相关部门;
教学 模式
教学 方法
“仿真模拟”教学方法
多层次实训教学方法
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带动“产、学” 结合 研究与实践
项目任务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1:“引船入教 实时呈 现”
即通过“校企合作”, 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借 助“北斗导航定位系统” 与电子海图实时地对生 产船舶进行跟踪,在课 堂上实时呈现船舶营运 动态,利用Internet网 络从企业实时获取生产 信息,通过教师讲解促 进学生对航运生产管理 知识与能力的掌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