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并购的含义

企业并购的含义

1. 企业并购的概念
并购的(Merger & Acquisition,简称M&A)内涵非常广泛,至今国内外学者对此仍未形成一个统一、权威的概念,不过总体看来,各种解释在本质上基本一致,区别在于阐释的角度和侧面不同。

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特定的渠道、支付一定的成本以获得其他企业的资产所有权或经营控制权的行为。

可以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形式的并购,狭义的并购一般包括企业兼并和收购两种形式,而广义的并购除兼并和收购外,还包括其他各种资产重组形式。

(1)兼并
国外企业兼并是指“两个或更多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有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23]。

按照这种兼并方式,重组后只能有一家公司可以保持其法人地位,通常被称为吸收合并,用公式表示为:“A+B=A (B)”。

另外,还有一种兼并方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成为一个新公司,即新设合并,用公式表示为:“A+B=C”。

国家有关部门对企业兼并给出了明确规定,即国内的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企业企业的产权,使其它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1,分为四种形式:承担债务式、购买式、吸收股分式和控股式。

(2)收购
国外企业收购是指一家公司为获得另一家公司的资产或实际控制权而采用多种支付方式购买其股票或资产的行为。

根据收购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两种形式。

资产收购是一个公司收购另一个公司的大部分或全部资产的行为;股权收购是一家公司购买其他公司部分或全部分的一种行为。

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别是:资产收购只涉及双方资产的买卖不需要履行被收购公司的义务,而股权收购时收购方应按持股比例承担被收购方相应的权力与义务。

(3)兼并与收购的比较
从法律、经济的角度看,兼并与收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的联系在于:从行为动机上看,都是为了实现企业外部扩张的需求;从行为手段上看,都是通过企业权力主体的变换来实现的。

两者之间也存在区别:主体不同,兼并的主体只能是法人,而收购的主体没有限制,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程序不同,
11989年2月19日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

兼并的实现必须通过双方股东大会批准,而收购基本可以不通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结果不同,在形式上,兼并行为使得目标企业的法人资格丧失,而收购后,目标企业的法人资格仍可以存在。

在实质上,兼并方最终完全获得目标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和终极所有权,而收购方只是通过购买部分或全部终极所有权来获得目标公司全部或部分的法人财产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