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东北菜系传承及发展研究

开题报告-东北菜系传承及发展研究

二、论文提纲
3.4.1、菜肴要有帮派特色
3.4.2、创新菜
3.4.3、因人因时令配菜
三、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及进度安排
思路:旅游交通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旅游交通的不足→旅游交通发展的科学化与前景
方法:借助网络和参考文献深入了解哈尔滨的旅游交通的现状、不足,推测哈尔滨交通合理化与科学化的发展前景
进度安排:四月初,写出初稿,交由老师审核
6一秋.东北饮食[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8)12-14
7蒋剑华.饮食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0) 109-110
8赵荣光.中国饮食试论[N].香港日报,1997,(132) 2-3
9赵荣光.14—19世纪中国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J],1990
10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4) 54-55
16 John Pu Ranno adds the Binny prince's metal [J]forest.2003
17 Zhuang Jie "The Concise Japanese Ancient history" the note directs cedar originalJapan[J]first the earthenware time research.2002
论文
题目
东北菜系传承及发展研究
一、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东北历史悠久。区域文化鲜明,东北人大部分为山东移民的后代,山东人带来了齐鲁文化,包括鲁菜又有土著的金元文化的积淀和满族饮食文化,还有部分俄罗斯饮食文化,三种饮食文化交会,融合,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北饮食文化。“朴实中透吸出秀气,粗矿中蕴藏着精华”,这是对东北菜特色的高度概括,在一些人眼里,东北是文化落后的代表,当然饮食也无文化可言,但随着东北人大量南下,随着近年东北菜的迅速崛起,东北菜很有可能成为中第九大菜系。 在“八大”菜系里面,东北菜是没有排上号的。但这并没有妨碍它的生意,即使在远离其发源地的广州,东北菜也能像木棉花一样,开得热烈、豪迈。在广州、深圳等城市,东北菜绝对是有群众基础的一种菜系。辣是一种硬约束,粤人多不吃辣,东北菜也不怎么用辣料,一来二去,就有不少粤人加入了吃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东北肘子的人潮里。,东北凉拌菜、炖粉条、大拉皮、水饺。酸菜白肉血肠是个例外,肉、菜、汤“一镬熟”,都非常受欢迎,成为东北菜的“营养平衡点”[1]。
18awson "The Mongolian History" the fourth chapter[] sees Christopher Dawson to arrange "Goes abroad on a diplomatic missionMongoliaTo record
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深度、广度、工作量及预期达到的目标的意见)
五月至六月,修改,审核,修改,定稿
四、论文参考文献
1东北饮食之家网易广东站
2翟弘音.烹饪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63-66
3王健中.东北地区食生活史[J].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4-7
4竞鸿.东北饮食掌故[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6:66-69
5佚名.东北大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8
东北菜说到底就是家常菜。无论是从菜名、刀功、制作工艺到器皿都很家常。肉丝拉皮、酱骨架、小鸡炖蘑菇、地三鲜、土豆炖肉,最实在的猪肉炖粉条,哪一款都透着朴实无华。即便是东北菜到中山入乡随俗,整出来的东西,注重的也是味道而不是形色。只是,朴实到极致,也一样会透出一种雅的境界来。尽管东北菜就那么几样,做法粗糙,不属于“八大菜系”,没有如“东坡肉”、“佛跳墙”之类的传说典故,在高档宾馆酒楼里见不到它们的影子。但是,如果仅此认为东北菜登不了大雅之堂,那你就错了。东北菜的由来据说与伪满洲皇室有莫大关联。20世纪30年代,小日本挟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了伪皇宫,当时,宫中膳房除北京清宫的御厨外,各地名厨纷至沓来,从而使山东菜、四川菜、广东菜等菜系与旗人宫廷菜和吉林民间菜相互交融,才形成今天的东北菜。
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东北人的祖先基本是闯关东的山东人就现在说的关里人。他们给东北大地带来的不禁是丰富的劳动生产力,而且带来了再当时比较先进的文化知识,而在烹饪方面受的影响最深。现在的黑龙江菜品大多是鲁菜演变来的,但是在历史大潮的演变中,东北菜没有像东北联军一样声名显赫,慢慢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这其中不乏有历史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东北人的文化还是比较落后,没有给自己的菜肴赋予文化,就像生了小孩而没教他认字一样,上不了大雅之堂。这种现象一直到改革开放都没有改变,以至于东北的饮食市场开放后,东北菜的身影就消失了,而像粤菜、川菜、淮扬菜这些饮食界的大哥级人物强占了市场,赚足了国人钞票。而东北菜就像个小学生一样才刚刚起步。
11高跃家.中州美食[R].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12刘玉祥.关于饮食走向的探讨[R].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10
13杨秀科.食品营养与卫生[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56-59
14黑龙江省服务局,黑龙江省烹饪协会.中国名菜谱[J].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5-8
15赵荣光,历史演进下的东北饮食文化[J].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7-59
论文选题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选题涉及的问题广泛,具有一定广度,写作时需查阅大量资料,工作量较大。应查阅有关烹饪概论、东北饮食、东北大菜、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参考文献,包括中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2篇,英文参考文献不少于3篇。
根据工作计划、按照写作思路、参考有关文献,努力达到写作要求。
指导教师签字2006年04月24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