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7-2章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7-2章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
5.表演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戏剧 性人格障碍)
其主要特征为过分的情感用事和寻求他人注意 表现为: ①自我戏剧化、做作性。 ②受暗示性高。 ③自我中心。 ④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 ⑤寻求刺激。 ⑥十分关心自己是否引人注目。 ⑦情感易变。 ⑧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很难维持良好的 人际关系。
2、教育方式不当:
3、人格成长受挫: 家庭不和谐以及父母本身有人格障碍,儿童没有可供 模仿学习的健康人格模式。 4、家庭和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环境、不良交友也会影响人格的 5、遗传因素: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形成。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正确的价值观对人格障 碍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第一节
概述
常见分类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第一节
概述
人格(personality)是由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个 方面构成,具体体现在对人或对事的态度、信仰、欲望、价 值观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个体的行为和对生活 的体验长期、持续并且明显的与他所生活的社会文化形式不 一致。 有关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尚缺乏权威性的报道。 美国学者研究表明,各种人格障碍的总和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 13%。 美国精神科护理协会于 2000 年对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偏执型人格障碍为0.5~2.5%;分裂型人格障碍3%;反社会型人格 障碍男性3%,女性1%;边缘型人格障碍2%;表演型人格障碍2~3%; 自恋型人格障碍 1% ;回避型人格障碍 0.5 ~ 1% ;依赖型人格障碍 0.1~10%;强迫型人格障碍1%。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导入情境
杨某,女,22岁,曾多次因割伤自己的前臂 而入院。这次接受杨某入院的护士对杨某的经历 很同情,精心地照顾患者,杨某也非常喜欢这位 护士,愿意将自己的经历与护士诉说。然而一周 后,杨某忽然对这位护士说:“你过去对我很好, 我喜欢你,但现在我恨你”。 问题1:杨某属于何种人格障碍? 问题2:杨某的表现属于何种行为异常? 问题3:对于杨某的行为,医护人员应该采 取何种措施给与干预?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案例】
好争辩 自我评 • 小李,男,15岁。因与同学关系紧张到门诊咨 价过高 询。自述喜好历史,尤其是世界历史。经常与 历史老师在课堂上争执,认为历史老师“什么 人际关 都不懂”, 他也认为班里的同学智商很低, 系紧张 甚至全年级的同学都是“笨蛋”。班里的同学 偏执、不 都觉得他是“怪人”,都很疏远他。最近他开 安全感 始信奉基督教,每天必做祷告,倘有哪天耽搁 了,便惶恐不安。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 来访者情况:张某,男,十九支给我买了块表,作为奖励。 初二 上半学期,我开始害怕将表弄丢了,结果果真在一次早操中将 表丢了,我深知父母挣钱不容易,内心极度内疚,常常有意识 地到寝室和马路边努力寻找,希望能够发现,但始终没找到, 也不敢告诉父母,成绩也开始下降。” • 说到此处,他有些颓丧。这是强迫型人格障碍初始阶段表现出 的特征,如在此阶段能及时发现注重自我调整,是能够得到纠 正的,但是他没能意识到也不知具体怎么做。 • “后来我家添置了沙发,平时我喜欢坐在沙发上看书。一次母 亲说别坐坏了,以后不准坐在沙发上看书。从此我果真再也不 敢坐沙发,后来发展到看见椅子也害怕了。初中我勉强读完, 其后一直待业在家,成天为看病四处奔波,父母为此花去了不 少钱,我更觉得不好受。 • 我最苦恼的,还是小便失禁,老想去厕所,但又自觉不该去。 越想控制则想去厕所的念头说强烈。尤其是吃饭之后想去厕所 ,拼命克制自己不去,结果吃了饭就吐,按胃病治了很久也未 奏效。如此症状持续了3年,什么事也做不了,真是苦不堪言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2、偏执型人格障碍,又称妄想型人格 以敏感、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征,人际关系紧张
①敏感多疑,心胸狭窄。 - ②自我评价过高,自认为具有非凡能力 ③易产生病态嫉妒,常有回击报复 - ④经常处于戒备和紧张状态 ⑤ 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 , - ⑥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合理的“权利 ” ⑦常有不安全感和不愉快感,缺乏幽默感。
书籍推荐——内心枷锁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10、边缘型人格障碍
情感脆弱类人格障碍。以情感脆弱、依赖、性情不 稳、人际关系紧张、承受压力无能为特点
不定性情感 自残行为 人际关系不稳定 生活层次低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经常突然情感低落、忧虑、烦躁等,过分依赖他人,对 平常困难扩大化,无承受能力,易冲动发脾气,令亲属 受累 自信不足而依赖他人,过度害怕被抛弃,心中不满意时, 常采用自我伤害的行为或威胁来发泄心中的不平衡。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8.自恋型人格障碍
• 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
•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只要出现其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
⑤有奇异信念如相信透视力、特异功能和第六感等;
⑥对别人对他的看法漠不关心; ⑦多单独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必需。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患者,女,22岁,无业,在家。初一时,她学习成绩不错,在学校排名前 一二名,还曾代表学校去参加数学竞赛等,虽性格内向,寡言少语,独来 独往,但对于同学们主动找她玩,她能融入同学跟同学一起玩,初二时家 里出了点变故,她从小最疼爱的弟弟突然病逝,这对她打击非常大,由于 妹妹无心上学,母亲由此对她就寄予很高期望,就把家里的希望全投入到 她的身上。她觉得压力过重,于是,开始变得更孤僻,更寡语,对人冷漠, 怕羞,敏感,对同学不搭理,成绩下滑,初三中考只考了个普通高中。 进 入高中后,从不主动与同宿舍的同学一起聊天、谈话,只有少数知晓她的 情况的初中同学主动来找她聊天,关心她,但她对同学的关心并无做任何 反应,同学问一句,她才开口,且话不对题,她虽然坐在同学旁边,但好 像是在想其他事,好像她跟同学是两个世界的人。 她终日离群独处,冥 思苦想,有时躺在床上蜷缩着一动不动,睁着眼睛盯着一个地方,同学叫 也不反应,偶尔交谈亦不能与人合拍。在一段时期里,她突然经常无故旷 课,背着书包在校园里瞎逛,还在自言自语,一路痴笑,令人莫明其妙, 令人见怕,还在背后戏称她为“怪人”。 关心她的同学曾带她去看心理医 生,医生教她找一种方式发泄出来,比如跑步,但去到操场,没跑几步, 她就停下来不跑了,说是听见另一个声音叫她不要跑。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案例】
• 喻某,女,28岁,工人,已婚。因喜表现自己, 感情用事,易激惹入院。 患者于12年之前,不明原因逐渐表现经常模 仿戏剧演员的动作,不分场合身着戏装、头扎鲜 花、浓抹重彩地打扮自己。同时容易发脾气,自 己的愿望如不能得到满足,就烦躁甚至打人。与 人谈话时,总想让别人夸自己有能力、外貌出众 等,常感情用事,以自己高兴与否判断事物的对 错和人的好坏,对别人善意的批评,即使很婉转 ,也不能接受并仇视别人。患者常到火车站帮助 检票、售票。有时对人过分热情,但若别人稍违 于他,就与别人吵架,几乎无亲密朋友,近年来 经常与人发生纠纷。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6.冲动型人格障碍
又称攻击型 人格障碍
以情感暴发,难以自制的冲动行为为特点
•①情绪不稳定, 易激惹,易与他 人发生争执和冲 突,常因点滴小 事爆发愤怒情绪 和攻击行为,不 考虑后果。冲动 后对自己的行为 感到后悔,但不 能防止再犯,间 歇期正常;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②人际关系不 稳定,难与人保 持持久的人际关 系; •③情感暴发时 轻者争吵、漫骂, 重者毁物伤人, 有自杀或杀人行 为
•④在日常工作 生活中缺乏目 的性和计划性, 缺乏坚韧性, 做事虎头蛇尾, 难以长时间坚 持工作。
7.焦虑型人格障碍
以一贯感到紧张、不安全和自卑为特征。
• • • • • 表现为: ①持续和泛化的紧张感与忧虑; ②认为自己有社交上笨拙,不如别人; ③在公共场合过分担心被人指责或拒绝; ④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 向,回避那些与人密切交往的社交或职业活动。
精神科护理学
第九章 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
本章重点难点
BENZHANG ZHONGDIAN NANDIAN
本章 重点
• 偏执性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及反社会 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要点。依 赖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 格障碍以及表演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
本章 难点
• 偏执性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及反社 会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之异同。
无内疚感,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一犯再犯而不知 悔改,道歉也非诚心。
忽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义务,没有同情心,对他人 的感受漠不关心; 自我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一味责怪 他人,不论出了什么问题,他总是自我辩护和责怪别人; 缺乏责任感,无视社会规范与义务,经常违法乱纪;从小 染上吸毒恶习、经常打架斗殴、酗酒偷盗、强奸等
偏执性人格障碍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 其他常见人格障碍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是一种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对抗社会或有犯罪行 为,无视和违犯他人权利的人格障碍。 易冲动
缺乏内疚感 冷酷无情 生活层次低
精神科护理学-第九章
不能耐受挫折,常因微小刺激便引起攻击、冲动和暴行;轻 则扰乱家庭、重则枪击案、凶杀案甚至企图颠覆政权
【案例1】 小吴,男,29岁。外观和蔼、聪颖,曾因贩 毒、性犯罪、抢劫等被捕11次。有一次,他 开枪打警察,说为了寻求刺激和兴奋。他父 母年迈,他不但不赡养老人,还经常回家乱 搜老人的钱物;父母生病他也充耳不闻。多 次与他人发生冲突打伤他人被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