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显微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以及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学法指导】
实验法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引课】
展示最早的显微镜图片,说明,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发明了一种能够观察到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结构的仪器,这种仪器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现在科学研究上常用的仪器,显微镜,并且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显微镜已经从最早的光学显微镜发展到了电子显微镜(展示图片)。
7、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你如何判断该污点是在玻片标本上,目镜上,还是在物镜上?
8、(1)从目镜中看到的物象是。(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个数越;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个数越。
【练习设计】
1、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是___________。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_______________
3、对光时光线过强应使用反光镜的__,并用遮光器的__光圈配合。
4、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物像偏右上,使物像到正中,应将装片()
A、往右下移B、往右上移C、往左下移D、往左上移
5、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为10×,目镜为15×,它的放大倍数是()
A、10倍B、15倍C、150倍D、25倍
6、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b”字,玻片上写的是()
A、b B、p C、d D、q
【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江浩中学课堂教学导学案(教师用)
授课时间: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
1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2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新授】
【自主探究】
学习提纲:
1、显微镜的结构是怎样的?
2、怎样使用显微镜?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显微镜的结构
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上这台显微镜,参照课本P37熟悉显微镜的各个结构。
【合作探究】
1、在图中括号内填写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二、练习使用显微镜
要想做好实验,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显微镜该如何使用呢?
【合作探究】
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和清洁收镜。
2、用显微镜观察时,光线是经过哪些结构进入眼睛的?
3、利用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物像时,镜筒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4、在不同强度的光线下,怎样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
5、从目镜中看到的物象是。
6、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怎样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处于视野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