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 贷款的定价

第三节 贷款的定价

第三节贷款的定价
一、贷款定价的原则
贷款是商业银行主要的核心盈利性资产,贷款定价指的就是确定贷款的利率。

银行通过贷款定价来补偿贷款的风险和其使用资金的成本,从而保证承销贷款所获取的净收益。

1、利润最大化原则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其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2、风险防范原则
在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银行出售的是资金的使用权,利息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贷款安全,故该原则也称贷款安全原则。

3、扩大市场份额原则
在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要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在信贷市场上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且贷款价格始终是影响银行市场份额的一个重要因素。

4、维护银行形象原则
银行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不能利用贷款价格搞恶性竞争、破坏金融秩序的稳定、损害社会整体利益。

二、贷款价格的构成
1、贷款利率=贷款利息/贷款本金
贷款利率的确定应以收取的利息足以弥补支出并取得合理利润为依据。

2、贷款承诺费:是银行对已承诺贷给客户而客户又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

3、补偿余额:是应银行要求,借款人保持在银行的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定期存款。

它通常作为银行同意贷款的一个条件而写进贷款协议中,其实也是银行变相提高贷款利率的一种方式。

4、隐含价格:指贷款定价中的一些非货币性内容。

(是一些附加性条款)
三、贷款定价模型
分类:1、成本定价模型:着重从成本因素考虑(包括资金成本、操作成本、管理成本等)。

2、风险定价法:侧重从风险角度考虑(主信用风险)。

两种定价模型并非完全对立,只是着重点不同。

例如成本定价模型也需要考虑风险因素。

(一)成本加成定价模型:单纯从一笔孤立的贷款角度出发,在考虑该笔贷款的成本和银行的预期利润的基础上,确定该笔贷款的价格。

贷款利率=贷款的资金成本+贷款的非资金性经营成本+违约的补偿成本+银行的预期利润
(公式中的每个部分都可以用贷款数额的年度百分比来表示)
优点:简单实用。

缺点:仅从银行自身角度出发,忽略了客户需求、同业竞争、市场利率水平变化等因素。

(二)价格领导定价模型:是商业银行在价格领导型银行所确定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通过加价或加成确定贷款利率的模型。

贷款利率=基准利率+违约风险溢价+期限风险溢价=基准利率+加价=基准利率*(1+加成)
基准利率=资金成本+经营管理成本+预期利润
违约风险溢价取决于信用评级状况,且信用等级越高,溢价越小。

期限风险溢价根据贷款的期限来确定,且贷款期限越长,溢价越大。

优点:操作简单。

缺点:没有考虑商业银行贷款的真实成本,没有考虑银行与客户的全面关系。

(三)客户盈利能力分析定价模型
该模型认为一笔贷款价格需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借款人的账户总成本
账户总收入
商业银行的目标利润=资本资产比率*目标资本收益率*贷款额
优点: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缺点:要计算每个客户提供服务的总成本和总收入,对银行的核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四)莫顿的风险负债定价模型:是一种期权定价模型,其基础是布莱克-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模型。

在该模型中,无风险利率不变,资产价值的百分比变动服从正态分布,即资产价值V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并且资产价值以阿尔法的速率增加,且服从对价值的随机冲击,而冲击源于一个均值为
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噪声生成项”。

(五)无套利模型:其原理为风险贷款的未来价值应等于无风险资产的未来价值。

(六)RAROC模型(风险调整资本收益模型)
RAROC=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在险资本
风险调整后的(预期年)收益=价差+年收入-预期损失-运营成本
在险资本:配置给资产或某项业务用以减缓风险冲击的资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