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外固定支具的护理

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外固定支具的护理

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外固定支具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10-24T14:32:32.6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8期供稿作者:江闽[导读] 脊柱侧弯内定术后患者使用外固定支具的护理,可以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江闽(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脊柱外科 400042) 【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具在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方法对54例脊柱侧弯内固定术后应用外固定支具的患者均进行支具佩戴前宣教和下肢活动训练,同时讲解佩戴和卸取的具体方法,佩戴支具的注意事项等。

结果正确使用脊柱外固定支具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有效稳定脊柱,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巩固手术疗效。

【关键词】脊柱侧弯支具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286-01 脊柱侧弯内定术后患者使用外固定支具的护理,可以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起到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我科从2011年1月-2013年3月,对54例脊柱侧弯内固定术后患者使用外固定支具后,均能早期下床活动。

现有关护理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病例共54例,男23例,女31例;年龄10-76岁,平均年龄20.96岁,平均住院日15.31天。

都行了脊柱侧弯矫形内固定术,术后在护士指导协助下,患者佩戴支具下床活动。

2 护理
2.1 支具的佩戴:在医师的建议下,由护士指导协助病人佩戴支具下床活动,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患者康复出院。

2.1.1 患者教育:给患者讲解支具外固定的作用,佩戴和保养方法。

2.1.2 支具的佩戴方法:患者先取侧卧位,将支具后半部置于躯干后面;再取平卧位,将支具前半部置于胸腹部。

使前后边缘在腋中线重叠,用固定带系紧。

卸下方法:患者先取平卧位:按与佩戴相反的方法取下 2.1.3 佩戴支具的注意事项⑴佩戴支具位置要准确,松紧度适宜,与胸腰椎的生理曲度相适应,过紧易出现支具边缘致肩胛骨或髂嵴处皮肤压伤,过松则达不到制动目的;⑵支具必须在卧床时佩戴,将支具松紧度调节好后方可离床活动,卧床后再将支具卸下。

除去支具后仰卧于床上,腰下垫薄枕(高3-4cm)维持腰部的生理前凸,侧卧时,在季肋部垫枕(高3-6cm)维持脊柱的正直,防止加大椎体的侧方压缩;
2.2 佩戴支具的护理
2.2.1 皮肤护理⑴应注意避免支具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

尽管支具已设置有许多通气孔,透气性能良好,不易引起皮皮肤过敏等皮肤病,而普通石膏透气性能差,易引起湿疹等皮肤病[1],故必须穿全棉内衣或垫棉质衬垫,以利于汗液吸收,增加舒适感保持皮肤的清洁;
⑵佩戴支具期间定期检查胸背部皮肤情况,定时行局部皮肤按摩;⑶内衣或衬垫需平整,不宜过紧,拆去扣子及其他附在衣物上的硬物,以免皮肤长时间受压而发生破损。

2.2.2 饮食护理⑴戴支具时饮食不宜过饱,避免导致急性胃扩张,应少量多次进食;可多食粗纤维食物,如红薯,玉米,青菜等,保持膳食平衡;⑵行顺时针腹部按摩,保持大便通畅。

2.2.3 下肢活动训练下肢活动可以有效防止神经根粘连,下肢肌肉萎缩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对术后的早期负重起到很好的效果。

训练方法有:⑴直腿太高训练:术后第二天开始。

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脚上举,鼓励其主动抬高至最大幅度,他人协助进一步抬高,幅度以30度为宜,双下肢交替进行。

⑵踢腿锻炼:取仰卧位,主动屈髋屈膝后再伸腿放下,左右腿交替伸屈,次数不限,以患者疲劳为宜。

2.2.4 离床时注意事项由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突然间起床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头晕,双下肢无力等情况,因此离床活动时动作要缓慢,首次离床时要有护士在旁指导,刚开始离床行走要有医护人员陪同,以免发生跌倒等。

方法:从左侧下床时先将身体翻向左侧,左手顶床,右手撑床,双腿慢慢移到床下;从右側下床时先将身体翻向右側,右手顶床,左手撑床。

双腿慢慢移到床下。

上床方法:从左侧上床时身体坐在左床边,右手撑床,左手顶床,双腿慢慢移到床上;从右侧上床时身体坐在左边,左手撑床,右手顶床,双腿慢慢移到床上。

2.3 出院指导支具保养:用温水加普通清洁剂将支具清洗干净,用毛巾擦干抚平,或平方于阴凉处晾干备用。

绝不可用强清洁剂清洗,更不可用吹风机吹干或暴晒。

3 讨论
脊柱手术使脊柱稳定性受到破坏,若因姿勢不当引起植骨块滑脱、螺钉松脱或折断,可导致手术失败或脊髓及神经根的损伤[2]。

外固定支具对脊柱侧弯术后患者的脊柱稳定性起到了积极治疗的作用,可提供身体支撑,控制胸腰椎伸屈旋转和側运动,减少身体重量对椎体的压力。

可防止植骨愈合不良或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同时可减轻,预防畸形。

可早期离床活动,缩短卧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但佩戴支具的副作用也不能忽视,佩戴支具的常见并发症包括皮肤压伤或破溃,神经受损,下肢静脉血栓和消化不良。

长期佩戴支具會对呼吸功能产生影响,佩戴时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除去支具后[3]。

护士要经常询问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有腹部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特别是第一次佩戴时,护士一定要亲身指导并教会患者及其家属由于制定支具时患者仍需平卧,所以当站立时,可能发生支具不合体情况,应及时与厂家联系并进行修整,至患者感觉舒适为止。

参考文献
[1]李洪祥,张晶巖,郭小明,单側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160例.黑龙江医学,2006,30(1):39-40.
[2] 袁鴻宾,宁志杰,叶连生.热塑支具在矫形外科的应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4,1(3):186.
[3] 戴力扬.特发性脊柱側凸的支具治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7,6(7):5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