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概况、市场供求
(一)行业发展概况
电子元器件行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支柱产业。
电子元器件包括电子元件和电子器件,从20世纪90年代起,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家用电器、通讯设备、汽车电子、计算机等领域;目前,随着移动智能终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兴起,其应用领域扩展至虚拟现实、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物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
受益于人口红利和智能设备普及需求,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
自2000年以来,凭借较为显著的成本和后发优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电子行业相关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目前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和电子产品出口大国;在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强劲、工业现代化程度加深及居民消费水平升级的带动下,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得到了较为充分地发展。
据中国产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总产值约占电子信息产业的五分之一,电子元器件产业已成为支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及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电子元件制造业的产值及销售收入分别增长至15,931.72亿元、15,355.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86%、4.14%;2016年分别增长至17,848.40亿元、17,362.32亿元,增长率高达12.03%、13.07%。
2015年电子器件制造业的产量及销售收入规模分别达16,041.79亿元、15,354.81亿元,同比增长6.31%、5.15%;而2016年分别增至17,940.96亿元、17,361.2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11.84%、13.07%。
由此可见,2016年中国电子元器件市场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度改造传统制造产业,市场结构的变化正加速改变企业的竞争规则。
无论是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是被广泛关注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均将定制化作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对于中国的高端制造企业,尤其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来讲,传统的批量化的生产模式、同质化的功能设定已不能满足高端制造的需求,关注产品的品质提升,根据每款新产品的市场定位及消费人群不同,匹配不同的智能控制器件、模块以及外观设计,已经成为高端制造企业从标准化生产到定制化生产的产业升级过程必须关注的焦点。
由于传统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出于产销规模效应的诉求,通常只是面向整体市场开发标准化通用电子元器件,导致其产品越来越无法满足下游客户,尤其是各行业龙头客户,对终端产品精密制造的需求,形成了上游供给与下游需求的错配。
因此,在供需结构错配,多样化和高端化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的市场状况
下,定制化综合服务商凭借其灵活高效、快速反应的市场能力,能够有效解决供需错配的问题,已经成为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行业市场供求
1、电子元器件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自2000年以来,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带动下,凭借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科技水平的进步,中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增长迅速的电子元器件市场。
2009年,国务院发布《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指出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也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012年工信部制定《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包含《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二五”规划》等子规划,进一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电子元器件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最新发布的《201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行业收益水平持续提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2017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8%,增速比2016年加快3.8个百分点;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7%。
电子元器件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直接影响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电子元器件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47,621,815万元,企业家数超过8,700个。
根据工信部运行检测协调局数据,2011年至2016年,中国电子元器件市场销售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27%。
2017年,电子元器件行业稳中有升,其中,全年共生产电子元件44,071
亿只,比上年增长17.8%;生产集成电路1,565亿块,比上年增长18.2%,发展态势良好。
2012年至2016年电子元器件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及企业数情况如下: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日新月异,市场对电子元器件产品,尤其是高端电子元器件产品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应用也将日趋广泛,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2、电子元器件产品应用领域日趋广泛、需求不断攀升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电路的基础元器件,是各类电子产品线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在各类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目前电子元器件已经覆盖了家用电器、通讯设备、汽车电子等各个领域。
(1)家电行业
电子元器件是家用电器的关键零部件,其好坏将直接影响家电的性能和品质。
在经济的强劲增长,“家电节能补贴”、“家电以旧换新”等多项拉动内需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中国家电行业实现了快而稳的发展,在全球家电行业的地位不断上升,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2011年以来,中国空调产量每年的销量均保持在1.3亿台以上。
2017年,家用空调产量更是达到了1.8亿台,创近年来的新高。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家电行业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其主要原因如下:
①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均收入将继续上涨,家电需求亦将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1,966元、23,821元和2,5974元,平均年增长率达8.74%。
②物联网时代消费升级带来持续稳定的更新需求,将成为提升家电行业产品销量的重要推动力。
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促使家用电器制造商在节能、环保、智
能以及健康化方面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与品质,带动企业的产品结构优化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③国家政策支持与指导下,将进一步推动家电行业的产业升级与转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智能制造、节能环保、转型升级和互联网+将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因此,家电行业具备持续向上发展的潜力,消费需求亦将不断升级,而电子元器件作为家电产品逐渐智能化的关键零部件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2)通讯设备
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通讯设备的基本单位之一,电子元器件的有效工作是通讯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基础和保障。
电子通讯设备生产过程中对电子元器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设计,能够保证通讯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伴随着光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行业的推进,电子通讯设备也将不断转型升级,因此通讯设备市场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性能高品质好且能够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电子元器件才能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根据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的《2017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2017年行业平稳运行,电信业务总量达到27,557亿元(按照2015年不变单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6.4%,增幅同比提高42.5个百分点。
电信业务收入12,620亿元,比上年增长6.4%,增速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电话用户规模继续扩大,2017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8,269万户,总数达到16.1亿户,比上年增长5.4%;此外,基础电信企业加快移动网络建设,2017年,全国净增移动通信基站59.3
万个,总数达619万个,是2012年的3倍。
其中4G基站净增65.2万个,总数达到328万个。
(3)汽车电子
汽车电子是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
电子元器件作为汽车电子产品中的基础零部件,存在着巨大的刚性需求。
受益于人口规模以及经济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
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转变,近年来消费者对汽车的舒适、安全、娱乐性能的需求不断提升,汽车整车装备电子设备的趋势愈加明显。
随着汽车电子朝智能化、网络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以及LED节能灯在汽车照明灯、装饰灯等方面的应用普及,电子元器件在汽车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国内汽车电子市场出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较低成本的影音娱乐系统等新方向,也对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提出新的要求,对传统元器件的单一化和标准化提出了挑战。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2012年至2016年中国汽车电子销售额持续增长,2016年汽车电子销售额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12.67%。
2012年至2016年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44%,行业发展趋势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