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你好名老中医堂著名中医专家徐振盛教授谈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论治(精)

你好名老中医堂著名中医专家徐振盛教授谈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论治(精)

你好名老中医堂著名中医专家徐振盛教授谈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论治“徐老,我是不是得了癌症了,某某医院的某专家说我的病是癌症前期,治不好了,只能定期检查”近几年由于大环境的恶化,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越来越多,但是几乎每个到你好名老中医堂就诊的患者刚到时就会和徐振盛教授这样诉说自己的病情,言语中难以掩饰自己对疾病的恐惧和无奈。

萎缩性胃炎到底能否治愈,让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是现代医学的病理诊断名称。

由于国内纤维胃镜的普遍应用,本病的病理诊断有所增多。

其临床表现,是以胃脘痞满胀痛,病程迁延日久,缠绵难愈,形体消瘦等全身症状为主的疾病,属于中医学中“胃痞”和“胃脘痛”的范畴。

萎缩性胃炎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胃之腺体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均减少,甚至完全无游离酸,其机理与中医胃阴不足,津液缺乏相通。

先贤唐容川说:“胃燥不能食,食少不能化,譬如釜中无水,不能熟物也。

”故胃阴不足乃是本病之根本所在。

然临床中,由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寒,肝郁气滞,血瘀络滞,湿热阻滞者亦不少见,故要全面分析,辨证论治,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著名中医专家、北京北医三院上地门诊部(你好名老中医堂)特约出诊专家徐振盛教授,以他从医60年的丰富经验,结合8个病例来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方法的谈话内容:胃阴不足型宜益胃养阴法:胃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水谷之海。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而胃气的强弱又与胃阴密切相关,当胃阴充足,胃才能得以顺降,能化生水谷,并游溢精气输津液。

若胃阴不足,临床上可见纳呆不化,胃脘痞满,嘈杂不舒,如烧灼感;饥饿而不欲食,食则胃脘胀满,甚则作痛;津不上承则口干舌燥,液不下施则大便燥结;阴虚内热则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弦细或弦数。

治疗上以益胃养阴为主。

处方:生地、当归、北沙参、麦冬、白芍、石斛、香橼皮、枳实、决明子、甘草、枸杞子、川楝子、生山楂、乌梅。

例一:姚×,女,55岁,军人。

胃脘疼痛反复发作已三年,呈针刺样,时为隐痛,食后胀满作痛,平素腹胀,伴泛酸、烧心、嗳气,口干喜热饮,大便时干,先后三次做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诊断为萎缩性胃炎。

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辨证为肝胃阴虚,治宜养阴疏肝益胃。

处方:生地、当归、北沙参、麦冬、石斛、白芍、香附、黄连、元胡粉(冲服)、枸杞子、川楝子、陈皮、吴茱萸、焦三仙。

以次方为基础,随症加减治疗,两月后症状明显减轻。

中气不足型宜补中益气法:萎缩性胃炎发病之初,胃虚脾弱者不多,至中后期,随着病情之发展,常出现胃病及脾,阴损及阳,中气不足之证。

临床上见胃脘痞满,食纳不佳,进食后饱胀不适,嗳气,身倦乏力,大便溏薄或质软不成形,形体消瘦或伴有轻度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沉弱。

治疗上以补中益气为主。

处方:黄芪、炙甘草、党参、当归、炒白术、茯苓、柴胡、升麻、陈皮、生苡仁、白芍、广木香、元胡粉(冲服)、生姜、大枣(切)。

例二:徐××,女,45岁,干部。

素有胃下垂病史二十余年,现脘腹胀满,纳呆不欲食,嗳气频作,肠鸣,食后脘腹堵塞,每日进食二三两,身倦乏力,大便干,舌质正常,苔薄白,脉沉细弱。

胃镜检查为萎缩性胃炎。

此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治宜益气升提,和胃健脾,理气消胀。

处方:黄芪、当归、云苓、炒白术、党参、炙甘草、鸡内金、陈皮、升麻、柴胡、炒枳壳、广木香、焦三仙。

后因大便干,加入决明子、炒莱菔子、焦槟榔、川军等。

服药后痞满脘痛消失,肠鸣大减,食纳增加,二便正常,自觉很好。

脾胃虚寒型宜温阳散寒法:萎缩性胃炎患者,初起以阴虚为多,中期渐出现气虚者,若日久失治,则运化无力,气血两亏,导致阳虚,临床上见脘腹痞满时痛,喜暖喜按,按之痛减,纳少,面色无华,形体消瘦,便溏或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

若甚者又可兼有腰膝酸软、眩晕、健忘、畏寒怕冷等肾阳虚症状。

这一类病人的胃镜检查,多为重度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多呈重度萎缩的改变。

治疗上以温阳散寒法为主。

处方:黄芪、党参、白芍、炙甘草、熟附子、肉桂末(分冲)、乌药、干姜、炒白术、陈皮、焦山楂、乌梅、大枣(切)。

例三:刘××,男,41岁,干部。

胃脘疼痛七年余,平卧时轻,站立后加重,形体消瘦,纳差,身倦乏力,脘腹喜暖喜按,大便溏薄不成形,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胃镜检查及病理报告,均证实为萎缩性胃炎及幽门管小弯侧糜烂。

诊为脾胃虚寒,治以温阳散寒。

处方: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白芍、元胡、良姜、香附、炙甘草、肉桂粉(冲服)、乌药、生姜、大枣(切)。

服此方后症状大减,继以温中散寒的方药巩固之,病情明显好转。

肝郁气滞型宜疏肝理气法:胃为传化之府,以通降为顺。

然其通降之性又需肝气的正常疏泄条达才能完成,若肝气郁滞,横逆犯胃,则造成气机壅滞,形成气滞、食积、湿阻、火郁、血瘀等诸症,临床上常见到脘腹胁胀,遇怒则甚,头晕目眩,口苦口干,纳呆不欲食,呃逆不舒,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弦或弦细。

治疗上以疏肝理气法为主。

处方: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香附、川芎、郁金、川楝子、佛手、吴茱萸、黄连、青皮、决明子。

例四:张××,女,47岁,工人。

胃脘胀痛四年,加重半年,恼怒后加重,呃逆,嗳气,烧灼感,行走时脘痛尤甚,食纳不佳,大便干,小便正常,舌稍暗,苔薄黄,脉弦细。

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

辨证为肝气犯胃,治宜疏肝理气止痛为主。

处方:柴胡、白芍、枳壳、炙甘草、香附、川芎、丹参、砂仁、郁金、陈皮、川楝子、广木香。

此方连服七剂,胃脘疼痛消失,余症亦大有好转,唯觉脘部有压迫感,前方加鸡内金、炒莱菔子以巩固。

胃气上逆型宜和胃降逆法:胃为水谷之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升而为逆。

胃得以降则水谷能正常腐熟,糟粕可正常排出,若胃气失于和降,阻滞于中,则胃脘痞满胀痛,呃逆频发,甚则呕吐、纳呆、便秘,舌暗苔黄腻,脉弦细。

治疗上以和胃降逆法为主。

处方: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枳实、乌梅、竹茹、苏梗、砂仁、广木香、旋复花、代赭石、焦三仙、生姜。

例五:康××,女,26岁,工人。

胃脘痛十余年,近来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食纳不佳,食后腹胀,大便不畅,心悸,头晕,舌红苔少,脉沉细。

胃镜检查为浅表萎缩性胃炎及胆汁返流。

辨证为胆热上扰,胃气不降,治宜和胃降逆止呕,理气止痛。

处方:旋复花、代赭石、枳实、竹茹、黄连、吴茱萸、半夏、茯苓、陈皮、乌梅、苏梗、生姜、广木香。

以此方加减,服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瘀血阻络型宜活血化瘀法:萎缩性胃炎一般初起病在气分,以胀为主,久则血瘀阻络,以痛为主。

临床观察到萎缩性胃炎经久不愈,可有血瘀之变。

造成瘀血的原因:一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二为久病入络;三为胃阴不足,化热络伤,血凝积为瘀。

临床表现为胃脘刺痛,固定不移,舌暗红或舌边有瘀点,苔薄黄,脉沉涩。

治宜活血化瘀为主。

处方:丹参、砂仁、檀香、当归、川芎、乌药、香附、元胡、赤芍、炒枳壳、炙甘草、香橼、炒五灵脂、蒲黄、焦山楂。

例六:赵××,女,49岁,工人。

胃脘疼痛反复发作七八年,发病多与饮食不节、寒冷刺激和生气有关,疼痛无规律,常呈胀痛或刺痛,伴嗳气,急躁易怒,时有胀背痛,大便干燥,舌质暗红,尖边有瘀点,苔薄黄少津,脉沉细涩。

胃镜检查及病理报告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辨证为气滞血瘀阻络,治宜活血化瘀通络。

处方:蒲黄、炒五灵脂、元胡、陈皮、香附、白芍、丹参、檀香、乌梅、炒枳壳、广木香、乌药。

以此方化裁治疗三个疗程,胃镜复查逆转为浅表性胃炎。

湿滞中焦型宜清热化湿法: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两者相互作用,以维持水液的输布运行。

若恣食生冷或饮酒过度,可损伤脾胃,致水湿内停,久郁化热而阻滞中焦。

临床表现为胃脘痞满或闷痛,胸间痞塞,嗳气,口苦,渴不思饮,口中粘腻或口臭,大便溏或不爽,小便黄,舌暗红,苔秽腻黄厚或白腻。

治宜清热化湿为主。

处方:炒苍术、厚朴、茯苓、藿梗、陈皮、黄连、广木香、泽泻、木瓜、焦山楂、生苡仁、白蔻仁、诃子肉、白通草、乌梅。

例七:孙××,男,54岁,工人。

脘腹胀满疼痛十余年,口干,渴不思饮,食纳不香,嗳气,不反酸,大便不成形,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胃镜检查诊为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中医辨证为湿热阻滞,运化失调,治宜清化湿热。

处方:苍术、川朴、香附、茯苓、陈皮、藿梗、黄芩、砂仁、佩兰、广木香、生苡仁、神曲、麦芽、山楂。

以此方为主加减调治,病情明显好转。

食积中阻型宜消积化滞法:《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临床中不少萎缩性胃炎是由于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恣啖酒肉煎炸之品而引起,此为饮食停积中焦所致,治疗上当用消导之法,其型特点表现为胸脘痞满,脘胀时痛,嗳腐吞酸,恶食纳呆,或大便溏泄,矢气频多,舌苔黄厚而腻,脉沉滑或弦滑。

治宜消积化滞法为主。

处方:焦山楂、炒神曲、法半夏、茯苓、陈皮、炒枳实、砂仁、厚朴、泽泻、连翘、炒莱菔子、炒麦芽、白扁豆、炙甘草、广木香。

例八:尚××,男,46岁,工人。

胃脘胀满,隐痛两年,通则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脘腹胀以夜间为甚,食纳呆滞,嗳气,大便不畅,伴腰背酸痛,睡眠不实。

舌红苔薄黄,脉沉迟。

胃镜检查为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为中度至重度肠上皮化生。

中医辨证为食积胃痛,治宜消积化滞,理气止痛。

处方:炒莱菔子、焦山楂、法半夏、茯苓、炒枳壳、炒白术、炒神曲、陈皮、鸡内金、佛手、广木香、炒麦芽、白芍、川断、炙甘草。

以此方为主调治,临床症状消失。

最后徐老表示,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后不必要整天战战兢兢,轻松愉悦的心情对治疗十分有益。

在医生指导下严格用药同时,改变已有不良生活习惯,做到:1、戒烟戒酒;2、饮食定时,避免暴饮暴食;3、科学饮食,避免食物过冷过热、粗糙、辛辣;4、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果菜;5、少食熏制、腌制的肉菜食品;6、慎用或不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等。

温馨提示:本方案仅供参考,凡属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请勿私自服用!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拨打免费咨询电话:400-650-0806,你好•名老中医堂竭诚为您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