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研究与试卷的命制
分度和梯度
各种题型
形式规范
题意清晰 表达严密
传递对今后 教学的导向 性,包括对 知识掌握的 导向、课改 的导向和考 纲变化的导 向、时代的 导向。
二、命制试卷的基本步骤
(一)根据考试的性质,规划命题要求 (二)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 (三)命题 (四)审题
有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学业水平测试以知识立意为主, 高考主要还是以能力立意为主。(命题的灵魂在立意。对命题 老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要求极高,不是技能和技巧能 解决的)
命题立意考虑的两个要素: (1)测量什么知识点和能力目标。 (2)命题背景材料能否有效承载目标考查。
知识 学习
+
技能 习得
能力 形成
2014年全国Ⅰ卷原材料的删改
“唉!小伙子啊!”听声音,他大概已经是很感伤了。“我告诉你吧,要不是 你还有点孝心,唔!……我是欢喜你这样的孝顺的孩子的。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 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唔……我,我有一个 桂儿……” “你知道吗?小伙子,我的桂儿,他比你还大得多呀!……是的,比你大得多。 你怕不认识他吧?啊你,外乡人……我把他养到你这样大,这样大,我靠他给我赚 饭吃呀!……” “他现在呢?”我不能按耐地问。 “现在,唔,你听呀!……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我给他 收了个媳妇……小伙子,你大概还没有过媳妇儿吧。唔,他们,他们是快乐的!我, 我是快乐的!……” “他们呢?” “他们?唔,你听呀!……那一年,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是打 了败仗的,从我们这里过身,我的桂儿,……小伙子,掳夫子你大概也是掳过的吧, 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夫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 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
难度要求 预测 统计
选修3-1
1
6
√ √ √ √ √ √ √ √ √ √ √ √ √
带电粒子 在复合场 中的运动 (圆周运 动、类平 抛运动)
易
2 3 选 择 题 4
6 6 6
中 易 中
5 6 7 实 验 题 8(1)
6 6 6 6
易 中 较难 易
8(2) 9
11 15 匀速直线 运动 牛顿第二 定律、匀 变速直线 运动的公 式 牛顿第二 定律、匀 变速直线 运动的公 式 动能定理
(一)根据考试的性质,规划命题要求 规划命卷基本要求
版本
考试范围 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分值) 知识点分布及分值占比 难易度要求
(二)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型
题序
分值
知识点
能力要求
难度要求
备注
2016年高考四川理综卷物理部分 双向细目表
内 题 题 分 型 序 值 项 目 容 知识内容 必修1 必修2
19
(四)强化“三种意识”
考点意识 题型意识 得分意识
对于每一个考点,近年来出现的频率,考查的比重,通常有哪些题 型,每种题型通常有哪些设问方式,怎样解答,高考评分细则如何。
第二部分:试卷与试题的命制
一、一份好试卷的基本要求
科学
合理
规范
导向
无科学性、 知识错误。 不超纲。 标点符号、 图形图片 正确。 无错别字。
——姜钢(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三)命题要求体现“一点四面”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
2、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 3、加强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
4、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查
启示:
高考试题的新情景引导我们把教学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联 系在一起,需要教师及时拓展、更新课程资源,让学科课 程增添生活的元素和时代的色彩。 引导考生对社会热点、社会生活实际的关注,提倡学以致
动能定理 、重力做 功与重力 势能的变 化 理想变压器 天体运动 带电粒子 在有界磁 场中的运 动 测定半圆 形玻璃砖 的折射率 机械振动 和机械波 电磁感应 测量弹簧 的弹性势 能 测量电源 的电动势 和内阻 电场力做 功
能力要求 选修3-2 选修3-4 理解 推理 分析 数学 实验 能力 能力 综合 运用
命题正式期 (入闱命题及研磨阶段)
3月左右 命题专家 (1)“入闱”后进行“胚 题”的打磨. (2)修改、调整试题,组 成套题,套卷。(循序渐进 或由难而易,由大题到小题) (3)资深专家审查(挑毛 病、审错误) (4)请中学教师做题。( 测难度、测时间、看分量) (5)最后调整、校对定稿
(一)高考命题“三点特点”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对比考纲,关注变化
关注内容增减的变化。 关注能力要求的变化。 关注题型示例的变化。
11
16年理综物理部分考试说明的变化
15年考点表述 16年考点表述 变化说明问题
匀 强 电 场 中 的 电 匀 强 电 场 中 的 电 1. 要求对公式 E=U/d 及 E=U/dcos 的理 势差与电场强度 势差与电场强度 解 变 深 ; 的关系:要求Ⅰ 的关系:要求Ⅱ 2.关注几何法计算。 气 体 实 验 定 律 气 体 实 验 定 律 1.对公式PV/T=K (常量)的计算作要 要求Ⅰ 要求Ⅱ 求 ; 2.关注气体实验定律的交叉应用(原 来是单个定律独立使用)。
命题立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素养立意。
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贴近现实及热点,贴近学 生生活,突出考察用学科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考察转向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注重思维能力的考察,强调考生有自己的理解。
(二)高考命题“四个要求” (1)把考生平时的阅读、见识、视野和知识积累考查出来;
(3)命题素材加工要注意的问题。 材料要有利于考生知识的迁移和思维的诱导。
材料与设问密切相关,避免“穿靴戴帽”。
材料要承载有效的信息,不能有多余的信息或信息不足。 材料篇幅要考虑阅读量,阅读时间,符合考试规范。 材料的阅读难度要适中,要考虑材料对试题难易度的影响。
(政治)2011年3月,在北京举行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 届四次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都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清新质朴
D、通俗易懂
(4)命题素材选择的来源。 做高考的追随者——模拟往届高考试题选材 做日常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社会生活,从生活中选材 做教材的改编者——改编教材中的例题和实验 做学术论著的阅读者——从学者论著中节选 做最新科技和社会新闻的关注者——关注热点,紧跟时代
素养养成
情境应用
情感 态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江晴
(清)郑燮[注]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注]郑燮,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1)结合全诗,简述“吐出望江楼”中“吐”字的妙处。 (2)这首诗在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2、情境问题:搜集加工材料
3、编撰试题
模仿——模仿高考题命制试题 重组——指对若干相对知识点进行不同角度考查的试题进行嫁
接和组配。
改造——指针对相关知识点已有的陈题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再造 与延伸;
原创——则是指命题人员在深入了解教材、大纲的基础上,针
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试题独立命制的过程。
12
(三)研究考题,把握规律
做法:一“做”、二“比”、三“找”、四“看”
13
“做”考题
• 不能仅仅把高考题当做一般练习题,而是研究的标本。
高考研究的主要视角:
一看材料维度; 二看题型变化;
三看知识广度;
四看能力要求;
“比”考题
还原命题双向细目表——找变化、抓侧重 对比历年高考试题 ——找共性、找趋势 对比相同考点试题 ——找规律、找变化 对比不同考卷试题 ——找特点、找风格
(3)最后一句能概括全段内容。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5)不少于2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1)引导学生明确采分点
评分细则的作用有二: 一是对评分标准的细化和补充。 二是制定明确的采分点。 一般来说,评分的基本单位是1分,但大多数试题赋分 都不止1分,这就需要明确规定采分点。如果一个试题赋分为3分, 那么可能这个试题的答案从3个方面解答,或分3点解答,或分3 个步骤解答,或由3个层次解答,或需3句话解答。评分细则就要 把这些东西都量化出来,具体规定下来。 考生了解了采分点原理,在解答时大致就知道了该答 什么、该如何答。只有针对采分点,才能得满分。如果是一个3 分题,考生只答了1个方面,或1个点,或1个步骤,或1个层次, 或一句话显然是不行的。一般来说,宁可多答,不要少答。
高考命题研究与试卷的命制
焦兆群
老师的“五有”要求
心中有考纲 脑中有考题 手中有教材 眼中有学生 耳中有信息
第一部分:高考命题研究
一、高考命题的“解密”
总结分析期 命题预备期 (闱外命题阶段) 时间 参加 人员 内容
9月左右 各类人员 前段:数据 公布(所有 人) 后段:命题 得失全面分 析(命题人 员) 11月左右 命题专家 (1)修改考纲及说明 (2)确定命题思想、框 架、形式等, 制定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3)根据专长,确定命 题分工。 (4)进行“入闱”前命 题,命制“胚题”(重组 、改造、原创)
A、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
C、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
B、国家权力机关
D、通过选民产生的成员
(历史)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除 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没有内容的是南陔、 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因此又称“诗三百”。它的表现手法是
18
(2)引导学生掌握答题范式或术语
评卷老师的“偏爱范式和术语倾向”。 所谓“范式”,就是解题的过程和步骤的规范的格式。理科 的计算题都有范式,理科的解答题和文科的简答题也有一定的格 式,即我们常说的先答什么,再答什么,最后总结什么。 所谓“术语”,就是为学科而产生的专用词语、为学科教学 产生的专用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