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克孜尔石窟保护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克孜尔石窟保护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文组织援助项目——新疆库木吐喇石窟保护维修工
程气象设备运转情况良好,正常采集气象数据;技 术保护室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基本的办公设备; 具备常规维护所必须的器材和工具;在部分洞窟中 安置了温湿度检测设施,有专人负责采集数据。 (11)从1990年开始,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组 织专业人员,长期开展了对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 喇千佛洞、森木赛姆千佛洞、克孜尔尕哈千佛洞等 石窟的考古与基础保护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目前 上述四处石窟的《石窟内容总录》和部分洞窟的档 案建立工作已完成,<克孜尔石窟内容总录》已于 2001年正式出版。 (12)2002年至2005年自治区财政厅先后投入 一百余万元,对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以 及台台尔千佛洞、克孜尔尕哈千佛洞实施了饮水设 施建设和石窟护理员看护房的维修工程。使上述石 窟文物点的基本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 (13)2004年自治区文物局拨出专款对1999年 发现的阿艾石窟壁画进行了抢救性加固保护和维 修。 (14)2004年,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按照自治 区文物局的统一部署,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森木赛姆石窟、克 孜尔尕哈石窟的档案建档工作,以及龟兹地区其它 5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的“四有(有保 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和 专人管理)”档案基础资料收集工作。 (15)200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组织新 疆龟兹石窟研究所和相关设计单位,完成了《克孜 尔千佛洞安防工程设计方案》,并获得国家有关部门
的抢救性加固保护和维修。当时实施的石窟加固保 护维修工作,主要是以洞窟清理和抢险为主。由于 缺泛资金、人才与设备,在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 他们靠人工背运土坯和泥土进行土法施工,虽然采 取的是土办法,但为龟兹石窟的抢救保护事业奠定 了基础,并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对克孜尔千佛洞161 窟烟薰壁画进行了清洗试验,但效果较差。 (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曾对克孜尔千佛洞 新l窟部分起甲壁画进行了实验性保护修复,但通 过对试验性保护修复后的壁画进行观测,目前病害 状况更加严重。 (4)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成立后,组织专业人 员长期坚持对龟兹石窟的病害情况进行日常监测, 并对脱落严重濒临毁灭的壁画进行了有效的抢救性 边缘加固保护。 (5)从1986年8月至2003年10月,国家先后 投入近2000万元资金,对克孜尔千佛洞外部岩体实 施了全面的加固保护维修工程,使克孜尔千佛洞外 部危岩体的开裂、坍塌进程得到了缓解。 (6)1989年至1991年自治区拨出专款对库木 吐喇千佛洞遭受水害的沿河洞窟进行了抢救性保 护,聘请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的专家将水害极为 严重的部分沿河洞窟壁画进行了抢救性揭取和异地 保存,此次共揭取壁画106平方米,但由于缺乏资 金,无力修建文物库房,揭取下来的壁画一直存放 在其它洞窟内。目前,这些壁画霉变与酥碱等病害 情况极为严重。 (7)1994年自治区投入一百多万元对克孜尔千 佛洞基础设施进行了初步的建设和治理。修建了克 孜尔千佛洞文物保护区的围墙和大门,以及职工餐 厅和学术厅等基础设施。 (8)1998年国家文物局拨出专款,聘请敦煌研 究院保护研究所的专业人员对克孜尔千佛洞新l 窟彩绘泥塑卧佛像进行了抢救性加固保护和维 修。 (9)2002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了龟兹
台台儿、温巴什石窟等,保存洞窟总计达600余个, 壁画近2万平方米。这些石窟先后被中国政府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后有俄、日、德、英、 法等国探险队曾在该地区调查发掘,尤其是德国勒 库克等人在克孜尔、库木吐喇和森木塞姆等石窟揭 走了大量精美壁画,现收藏于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 物馆。 目前,龟兹石窟壁画普遍存在着起甲、酥碱、 空鼓.泥皮脱落、变色,以及退色等现象,而且相 当严重。
2008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区域研讨会论文集
克孜尔石窟保护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李瑞哲
(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董要:龟兹是我国古代三十六国之一.因为地处丝绸之路北道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史上西域重要的绿洲城邦国 之一,成为东西文化交汇之地.公元l世纪前后.佛教传入这里,在此地繁荣昌盛了数个世纪,在今天的库车、拜城、 新和等地遗留有大量的石窟以及壁画。龟兹石窟建筑岩体与壁画质地的脆弱性.受环境,以及自然侵蚀和突发灾害地震 等因素的影响,龟兹石窟壁画在病害的威胁中正不断加快损毁的进程。 关键词:龟兹石窟;保护工作回顾;保存现状;病害;科学保护方法
192
学技术手段落后,限于资金与人员编制的问题,给 石窟保护工作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造成很大困 难,许多珍贵的壁画在病害的威胁中加快损毁的进 程。 (6)克孜尔干佛洞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大自然 和各个时期人为的破坏因素,目前,已编号的236 个洞窟大部分已残损,其中只有135个洞窟窟形保 存较为完整,74个洞窟的壁画相对保存较好。龟兹 地区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地区,石窟岩体为第三 纪的沙砾岩,岩体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其中砂岩 占70,泥岩占30。砂岩中约有36.5的碳酸盐和一 些易溶盐,属于钙质弱胶结构,胶结性差,遇水极 易崩解。泥岩多为粉砂质泥岩,黏土矿物为锰脱石、 伊利石和少量高岭石,属弱膨胀非水稳性泥质岩石, 易出现风化剥落现象。因此龟兹石窟岩体大面积坍 塌与其岩体的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差,耐崩解性能 低,对水的作用反映敏感有直接关系。 (7)由于石窟地处相对稳定的塔里木地台和相 对活动的天山褶皱带的过渡地带,地震活动强烈及 频繁是该地区的一个特点,从库车的地震记载,本 地区有感地震时有发生,弱震发生也较频繁,地震 频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地震延续的时间也较 长。1999年克孜尔石窟周遍地区发生地震时,第 126、127、128三个石窟大部分窟体倒塌。2006年 10月,库车发生3.8级地震,使龟兹石窟部分岩体 坍塌,还造成了石窟内壁画的脱落。 (8)危岩体的存在及继续发育:由于龟兹石窟 所处的岩体胶性差,结构较为松散,强度低,同时 伴有风雨侵蚀而形成的凹槽,已威胁到石窟的稳定 性。加之石窟大多开凿在崖壁陡峭的岩体上,窟区 岩体的构造以平行崖壁的卸荷裂隙为主,这是影响 岩体和洞窟稳定的最主要的构造因素。 (9)壁画病害的发育:由于龟兹石窟保护的滞 后,现有病害已严重威胁到壁画自身的安全。危害 性最大的病害主要有空鼓、酥碱及颜料层脱落。 (10)水害:由于洪水长期冲刷破坏,已严重影 响库木吐喇石窟部分洞窟的崖壁岩体的稳定性。此
Kucha was one of 36 0asis Kingdoms in ancient China.because of it located in north road ofthe Silk Road and superior geographic location,and become into important oasis city.state of the Western Region in th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石窟保护工作回顾
(1)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龟兹石窟所 在地的各县文管所便对所辖的石窟逐步进行了临时
作者简介t李瑞哲,男。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文博馆员,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北路132号附I号.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830000邮箱:liruizheb040236@163.f,om 190
2008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区域研讨会论文集
of scientific conservation
森木塞姆、克孜尔尕哈、玛扎巴赫、托乎拉克艾肯、
1前言
龟兹石窟是泛指古代新疆龟兹国境内的佛教石 窟群,现包括中国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拜城县、 新和县、温宿县境内分布的石窟群。龟兹石窟所处 的龟兹古国是古代西域之大国,它扼守丝绸之路北 道中段之咽喉,连接东西方之贸易,传载东西方之 文明。它在世界经济、文化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 置。 佛教产生于印度,经丝绸之路北道传至丝路重 镇龟兹。早在公元三世纪时,佛教在龟兹地区已广 为传布,僧俗造寺、开窟、塑像、绘画、供佛等活 动已很频繁。据文献记载,到了公元四世纪时,龟 兹佛教已达到十分兴盛的程度,成为西域佛教的一 个中心。 现存比较集中的石窟群有克孜尔、库木吐喇、
191
石窟的保护,启动了援助项目——新疆库木吐喇
石窟保护维修工程,累计投入资金68万美元。目 前,已完成第一期基础资料调查搜集工作,其中 包括:地质水文调查、工程地质调查、近景摄影、 地形图测绘、小型气象站建设、档案记录、锚固 材料试验、规划和基本设计方案等项目。
2008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区域研讨会论文集
的立项,目前建设资金尚未到位,工程尚未实施。 (16)借助于国家实施的“丝绸之路(新疆段) 重点文物抢救保护项目”,目前正在制定克孜尔石 .窟、森木赛姆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的保护规划等 基础性保护工作。
窟内目前没有任何有效的壁画隔离防护设施,游客 在参观过程中对洞窟壁画所生的危害也是相当严 重,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只能从进入洞窟参观的游 客人数上进行严格限量。 (5)由于龟兹地区石窟的保护设施和基础建 设普遍严重滞后,甚至还是空白,石窟壁画保护科
a Center place that cultural exchange of East and West.About the firest century,Buddhism had spreaded here and became prosperity for many centuries,In today’S Kucha,a large number of caves and murals remaind in county of Kucha,Baicheng and Xinhe.Furthermore,damaged process kept high speed because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ervation and the Promblems of Kueha Grottoes
Li.Ruizhe
(Xinjiang Abstrec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