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适合高粱的种植的基本方法

适合高粱的种植的基本方法

适合高粱的种植的基本方法
1.播种深度
高粱播种的深度一般为3~5厘米。

播种过深,幼苗出土时所受的阻力大,出苗时间延长。

播种过浅,表土跑墒多,种子易落干,对
出苗同样不利。

确定播种深度还应考虑土质、墒情、品种和温度等条件。

黏土地紧密,容易板结,不易出苗,应浅播;沙土地保墒差,容易出苗,可
适当深播;墒情好的可浅播,墒情差的应深播;土温高的宜深播,土
温低的则应浅播;普通红粒品种一般顶土力强,播深可达3~5厘米。

2.播种量
高粱播种量应根据种子发芽率、种粒大小、整地质量、土壤墒情等条件来确定。

一般发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每亩播量以1.5公
斤左右为宜。

对于不间苗的地块,可实行精量播种。

采用精量播种
机播种时,要认真做好种子处理,播量以每亩0.75公斤为宜。

3.播种方法
4.播后镇压
播种后要及时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增大种子吸水范围,促进种子发芽。

镇压后还能减少土壤孔隙,防止透风跑墒,并有提
墒作用。

丘陵山地、沙土地土壤水分容易蒸发,播后要早压、多压,对提高出苗率效果十分明显。

涝洼、盐碱地或播种时土壤水分多的
地块,播后要适当晾墒,当地表发白干燥时再进行镇压,以免土壤
板结,影响种子发芽出苗。

一、选地与轮作
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地力均匀、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远离污染、微酸性至弱碱性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地块种植高粱。

应与大
豆、花生、油菜、棉花、麦类、薯类、蔬菜等浅根矮棵(秆)作物实
行3~5年的轮作换茬,以利于恢复地力和减轻病虫对下茬作物的危害,为夺取高产稳产奠定良好基础。

二、整地与起垄
高粱要精细整地,最好是实行秋灭茬(清除全部残茬)、秋翻地(耕深20~25厘米)、秋耙地(耙碎土块、整平地面)、秋起垄(垄距55~65厘米、垄向因地制宜)、秋镇压(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蓄水保
墒防旱)连续作业。

要做到土壤疏松、上虚下实、没有坷垃、墒情良好,为播种和保苗创造有利条件。

三、选种与播种
要选择通过国家(或省、市级)审定并且适宜在本地栽培的高粱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等特点的优良品种。

应该选用籽粒饱满整齐、
无伤无病、纯度≥99%、净度≥97%、发芽率≥95%、含水量≤13%的
优良种子,并在阳光下晾晒2~3天,以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


8厘米耕层内地温连续5天≥12℃、土壤含水量18%左右时即可播种。

在辽宁及其相同生态区的最佳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育
日数<115天的早熟品种应该适当晚播;生育日数>135天的晚熟品种
可适当早播。

应实行垄上机械条播,每亩播种量为0.5~0.8千克,
播种深度一致,镇压后的覆土厚度以2厘米为宜。

四、间苗与定苗
要适当早间苗、早定苗,以防止幼苗拥挤而造成争肥、争水、争光。

一般在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

一定要剔除杂苗选留
正苗,拔除小苗选留大苗,清除病弱苗选留健壮苗,每亩应选留优
质幼苗6000~8000株。

土壤有机质含量>3%的肥沃地块宜稀,有机
质含量<2%的瘠薄地块宜密;株高>250厘米的高秆品种宜稀,株高
<150厘米的矮秆品种宜密。

五、除草与除蘖
六、中耕与培土
在高粱间苗或定苗后进行1次浅耕松土,耕深5厘米左右(不要
压到苗),以利于疏松表土,提高地温,促进发根,助苗生长。

在拔
节期和植株封垄前应该分别进行1次由浅(8厘米左右)到深(10~15
厘米)的中耕。

此期适当多培土可以更好地促进根系发育,防止植株
倒伏,抑制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七、施肥与灌水
高粱栽培坚持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分期施肥、按需施肥以及农肥化肥微肥相结合、底肥种肥追肥相结合的施肥原则。

具体的施肥
次数、时期、种类、数量和方法等,都要因苗、因时、因天、因地
制宜,灵活掌握。

通常每亩应在整地时深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000~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5-15-15)15~20千克和适量的锌、铁、硒等微肥做底肥,在播种时施用磷酸二铵8~10千克做种肥(种
子在上,肥料在下,种子同肥料应该间隔6~8厘米),在拔节期的
雨前追施尿素20~25千克做攻穗(粒)肥。

在开花期至灌浆期倘若土
壤缺墒而又天旱无雨就要及时灌水。

在连雨天或强降雨的情况下则
应适时排水防涝。

八、防病与治虫
九、放秋垄与摘底叶
在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贪青晚熟的情况下,采取放秋垄和摘底叶的方法是最为经济、简便、实用、有效的农业措施。

高粱栽培放秋
垄就是在初秋至仲秋时期深锄垄台,疏松表土,促进土壤水分蒸发,清除杂草,并铲断部分根系,减少其对土壤水分的吸收,从而加速
籽粒成熟。

摘底叶就是在乳熟中、后期将植株底部的老叶和病叶摘
除(但必须使植株中、上部保留6片以上的功能叶),以利于田间通
风透光,促进籽粒早熟。

摘掉的底叶可运到积肥坑用于沤制肥料(必
须使其充分发酵腐熟,以免病菌扩散)。

十、收割与晾晒
高粱的种植可分为春作与秋作两种。

春作播种期约在农历三月底至四月中旬,时间不宜过早,因早期播种气温低,生长缓慢,遇到
寒流易枯死,秋作则选在农历五月下旬至六月下旬之间播种,时间不宜太迟,以免生育中后期遇低温,影响生育而延迟成熟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