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综合能力测试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综合能力测试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综合能力测试基础题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按拼音写词语。

y u m o m q c n f n l n f q l ishu y ngku ng m m c ng c ngōòàìīǎāáùù()( )( )( ) èǐíàóóèè( ) ( )2.加标点符号。

(1)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 周作人 朱自清的 还有 新青年 语丝 北新 新月 等杂志(2)乔元贞所以考第一 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 把 史承汉 的 承 字中间少写了一横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_____________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_____________上麻雀粪。

(2)父亲是一个十分_____________的人,我以为可以_____________过去。

他觉出其中有什么_____________,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3)父亲的手真巧,他_____________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_____________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

4.某人在餐馆就餐,看见汤里漂着一只苍蝇,他对服务员说:“请问,这家伙在我的汤里干什么?”服务员回答:“先生,它在仰泳。

”请问上面这则笑话,双方说话的意思是什么?(1)就餐人说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服务员说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我们那里管“上学”叫“上书房”。

每天上书房,我家的两条狗(一大一小)跟着我。

课本上的第一个字就是“狗”,我有意把狗带上。

两条狗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户外面等我。

我早已把狗调教好了,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几声。

“弄不成”在教室里朗读课文时,我的狗却不叫,它们听不惯“弄不成”的声调,拖得很长,而且沙哑。

我提醒我的狗,轻轻喊一声“大狗”,它就在窗外叫了起来。

我们是四个年级十几个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引得哄堂大笑。

课没法上了。

下课后,“弄不成”把我叫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说:“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

”他罚我立在院当中背书,我大声地从头到尾地背了出来。

两只狗蹲在我的身边,陪我背书,汪汪地叫着。

后来老师“弄不成”还夸我的狗聪明,说比二黄毛会念书。

抗日战争期间,二黄毛打仗不怕死,负了几回伤。

他其实并不真傻,只是心眼有点死,前几年去世了。

他的一生受到乡里几代人的尊敬。

听说乔元贞现在还活着,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1.就是那么普普通通的半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狗上学这一细节写出了什么?这与前文中的“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补叙乔元贞的“出息”说明了什么?“我”考第二名成了诗人,乔元贞考第一名只成了小商贩。

两个人的命运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题一、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一株绿树有它最早的(),一条河流有它最早的(),我生命的绿树已经旋转了60圈(),生命的河流已经奔过了60个()。

在短促而又_____________的岁月里,一介书生的我当然是与书相近相亲。

朝晖夕阴,不知沉迷于多少古今中外的传世典籍,也不知翻阅过多少转瞬即逝的过眼烟云。

1.从下面的词语中,分别选择最恰当的四个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只填序号)①萌芽②萌发③源头④水源⑤年轮⑥年岁⑦渡口⑧码头2.根据上下文,横线上可以填上最恰当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二、阅读《书的征服》(节选),回答问题。

书的征服(节选)蒋子龙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书,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精神失去了阳光,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存,语言失去意义,人们的生活残缺不全,生命将变得无法忍受……书有说不尽的好处。

正因为如此,书才有强大的征服性和侵略性。

我怕搬家就是怕搬书,所谓搬家主要就是搬书。

每次搬家在家人和帮忙者的一再怂恿下都不得不扔掉一些书。

逢年过节,把屋子收拾利索,长了能维持几个月,短了不消几天,屋子里又乱了,主要是书在捣乱,到处是书堆。

外出总忍不住要逛书店,逛书店就不可能不买书。

新书、准备要看的书、看了一半的书、写作正用得着的书、有保存价值的书,占据了我的房子的绝大部分空间;而且还不断扩展,每时每刻都在蚕食供我存身的那块空间。

这不是侵略是什么?我舒舒服服、自得其乐地接受这种侵略和征服。

书不仅征服时间和空间,更征服人的大脑。

但是,倘若一个人只是被书征服,而没有征服书,充其量也只能算个书虫子。

正如培根所说,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草地,任别人的思想如马蹄一般践踏。

那样的话,再好的书也将失去其魅力和价值。

会读书的人都懂得征服书。

学生们有这样的体会:一册很厚的新书,会愈读愈薄,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就剩下那么几道题了。

这叫吃透了,掌握了,征服了知识。

读其他的书也一样。

即便先被书征服,最后还是要反过来把书征服。

书能够给人提供多种选择:生命的选择,思想的选择,生活的选择。

书里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使我们生活在自己选择的时代里。

在自己的生命之外,还可以再补充别的自己所需要的人生,可以拥有多种人生经历。

每看一本书就是进入那个作家的头脑之中,了解他的思想、感情、经验和智慧。

读书需要选择。

如果不善选择,一生什么事都不干,光读别人的书也读不完。

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读,失去了意义;书,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我的办法是,翻遍所有能接触到的书,因为不亲自翻一翻就不知好坏,难以取舍;然后把那些没有什么价值的书扔掉——这种价值的评定是没有什么统一的惟一的标准的,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本书就像一根绳子,只有当它跟系着或捆着的东西发生关系时,它才有意义。

同是一本书,对有的人毫无价值,对另外一个人说不定就有点用处。

读书的功夫要下在需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的一类书上。

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需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完善自己。

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

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还有一些是供你消遣、娱乐的书,可在沉闷的旅途上,在紧张疲劳之后,在工作之余,以及在睡不着觉的时候去读,而不必用正规的时间。

我现在真感到时间宝贵,浪费不起,好像一天不再有24小时,只剩下20小时或18小时,其余的时间被电视和其他一些不用动脑子的活动占去了。

我的窗台上和写字台周围书刊堆得过高了,就反省自己是不是读书的时间减少了,于是拼上几个晚上,把功课补齐。

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需要终生不懈地精读粗读苦读喜读,它就是生活这部活书。

读它不能代替读印刷的书;同样,读印刷的书也不能代替读它。

1.简答下面题目。

(1)作者说,书有“强大的征服性和侵略性”。

书的“征服性”和“侵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主张要“征服书”,请结合本文内容,概括出两种“征服书”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11段中写道:“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

”“这样的书”有哪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草地,任别人的思想如马蹄一般践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创新题语言的创新与应用。

1.下列广告语,从修辞角度看,没有同类的一项是()A.不打不相识。

(打印社广告)B.××牌鞋油,为足下增光。

(鞋油广告)C.××牌蚊香,默默无“蚊”的奉献。

(蚊香广告)D.实不相瞒,××牌电风扇的名气是吹出来的。

(电风扇广告)E.××牌燃灶,“烧”胜一筹。

(炊具广告)F.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车。

(汽车广告)2.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的言行写的不多,却让人难忘。

试从中任选一个,在课文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想像,虚构一个小故事,题目自拟,要求符合人物性格特点,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基础题一、1.幽默奥秘凄惨翻来覆去泪水盈眶磨磨蹭蹭2.(1)、、,《》《》《》《》。

(2),,“”“”。

3.(1)轰赶掺和(2)温厚赖奥秘(3)居然完完整整4.(1)苍蝇在我的汤碗里,很不卫生(2)苍蝇已经死了二、1.“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的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它对作者一生影响非常大,因此“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2.这一细节写出了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

课本上第一个字是“狗”,“我”有意将狗带上,人令狗叫,大狗叫小狗叫,这出人狗合演的“双簧戏”是最好的情境教学,在学习条件那么恶劣、生活处境那样窘迫的情形下获得的一点乐趣,照应了“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3.说明了“知识改变命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