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计算
应用电解原理将不纯 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的金属提纯的装置。 的装置。
电极 名称 电极 反应
阳极:电源正极相连 阴极:电源负极相连
阳极:不纯金属; 阴极:纯金属 阳极:氧化反应 阴极:还原反应
阳极:镀层金属; 阴极:镀件
阳极:氧化反应 阴极:还原反应
阳极:氧化反应 阴极:还原反应
三、 有关电化学的计算
有关电化学的计算
电解池小结
1.电源、电极、电极反应关系
与电源正极相连 发生氧化反应
阴离子移向
阳离子移向
阳极
阴极
发生还原反应
与电源负极相连
2.电解原理的应用:氯碱工业、电镀、电冶金
装置
原电池
电解池
实例
铜锌原电池
原理
电解氯化铜
电流通过引起氧化还原反应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形成电流
形成条 电极名称
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 电源、电极(惰性或非惰性)、电 形成闭合回路、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质(水溶液或熔融态)
⑴甲装置放电时,电池中的Na+向
⑵通电一段时间后,乙池中
右槽
(填“左槽”或“右
22S22--2e-=S。 4
槽”)移动,左槽中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铁极
(填“铁极”或“石墨极”
)附近溶液的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
电解 ;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Cl-+2H2O=2OH-+H2↑+Cl2↑
液浓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减小
(3)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AgNO3 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 值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 有氢气析出,且不考虑体积变化, 电极上应析出的银的质量是:( )
A.27mg C.108mg
B
B.54mg D.216mg
(4)用惰性电极电解2L饱和氯化钠溶 液,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电解液的pH 上升至13(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则电解过程中两极上共产生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
例题一:有电解装置如图所示.图中A装置盛1L 2mol/L AgNO3溶液.通电后,润湿的淀粉KI试纸的 C端变蓝色,电解一段时间后试回答:
润湿的KI 淀粉试纸
阳
C
阴
D
电源
+
阴
Fe
阳
Pt
阴石
墨
Cu
阳
A AgNO3
B NaCl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 4AgNO3 + 2H2O =
润湿的KI 淀粉试纸
B
A.2.24L C.1.12L
B.4.48L D.11.2L
小结与反思
溶液酸性 n生成(H+) =n消耗(OH-) n消耗(OH-)= n(e -)
溶液碱性 n生成(OH-) =n消耗(H+) n消耗(H+)= n(e -)
(5)用铂电极电解NaCl和CuSO4溶液,当电路 通 过 4mol 电 子 时 , 在 阴 阳 两 极 都 产 生 了 1.4mol的气体,电解后溶液的体积为4L,则 电解后溶液的pH为 ( )
—————℅ 161(w+36a)
B
A14
B 13
C
2
D 1
2.(1)用惰性电极电解400 mL一定浓度的硫酸铜 溶液(不考虑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通电一 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后, 使溶液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电解过程 0.2 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 mol。 (2)如果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后 ,使溶液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电解过 程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 mol。 0.4 (3)如果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2(OH)2CO3后,使溶液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 度和pH(不考虑CO2的溶解),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 子为0.6 ________ mol。
原电 电解 ,试纸变蓝, 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石墨电极 C产生的气体
正 试回答:1) 甲池是
2 ) a极为
池,乙池是 负
阳 池。
极,Pt为
阴
极,b极为
极,C极为
极。
3 ) Pt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H+ + 2e- =H2↑
a b Pt
C
甲 稀H2SO4
乙 NaCl溶液
4) 若 甲 中 为 0.1mol/L 的 H2SO4 1L , 乙 中 为 0.1mol/L 的 NaCl 1L。反应一段时间后,乙中的 PH值上升到13 ,此 时甲中的pH为 1 , 标准状况下甲乙两装置共收集气 体体积 3.36 L(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及反应)。
电子流向
电流方向
电极反应 能量转化 应用
正极:2H+ + 2e- =H2↑(还原原应) 化学能→ 电能 设计电池、金属防腐
电解池、电解精炼池、电镀池的比较
电解池 电解精炼池 电镀池
定义
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 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 它金属的装置。 形成 ①不纯金属接电源正极 ①镀层金属接电源正极 ①两电极接直流电源 待镀金属接电源负极 条件 ②电极插人电解质溶液 纯的金属接电源负极 ②电解质溶液须待提纯 ②电镀液须含有镀层金 ③形成闭合回路 属的离子 金属的离子
A 放电时,铁是负极,NiO2是正极 B 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Fe(OH)2+2e—=Fe+2OH—
C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向正极方向移动 D、该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在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示意图 下一题
定向移动方向:电子、离子
必发生 失电子 的 氧化反应 原电池
必发生 得电子 的 还原反应 电解池
⑶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丙装置中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 ⑷甲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左槽中Na+的物质的量由amol变
为bmol,则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 g(用含a、b的表达式表示)。
32(a-b)
反馈练习:
1 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作用,充电时起电解 池作用,下式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放电时发 生的反应: 放电 Fe+NiO2+2H2O Fe(OH)2+Ni(OH)2 充电 下列有关蓄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C )
4Ag ↓+ O2 ↑+ 4HNO3
阳
C
阴
D
电源
+
阴
Fe
阳
Pt
阴
石 墨
阳
Cu
A AgNO3
B NaCl
(2)在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石墨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中有蓝色沉淀 生成 。 阳
C
润湿的KI 淀粉试纸
阴
D
电源
+
阴
Fe
阳
Pt
阴
石 墨
阳
Cu
A AgNO3
B NaCl
例题二 如图所示:a、b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电极,用湿
• 1.⑴用铂电极电解CuSO4溶液500mL,当阴 极质量恰好不再增加时,标准状况下阳极产 生11.2L的气体,则原溶液中CuSO4的物质 的量浓度为( D ) • A.0.5mol/L • C.1.5mol/L B.1.0mol/L D.2mol/L
(2)用铂电极电解CuSO4溶液500mL,经
过一段时间后,标准状况下两极均产 生11.2L的气体,则原溶液中CuSO4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C )
A.0.5mol/L C.1.0mol/L B.0.8mol/L D.1.5mol/L
小结与反思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各电极析出的
物质的量有如下关系: O2~2Cl2~2Cu~4Ag~2H2 ~4e-
这是电化学简单计算中重要的基本关系。
示意图
2 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 500mLNaCl 溶液中 , 通电电解 , 当阴极析出的氢气为 56mL( 标 准状况),忽略溶液电解前后体积变化,此 时溶液中的pH值约为 ( C) A. 10 B. 11 C. 12 D. 13
3. 在 25℃ 时,将两个铂电极插入一定量 的Na2SO4 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一段时 间后,在阳极逸出amol气体,同时有wg Na2SO4· 10H2O 析出,若温度不变,此 7100w 时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
b
Pt
C
甲 稀H2SO4
乙 NaCl溶液
• 通例题三:如下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新型电池,并 电后,乙池中铁极电解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使 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已知甲装置的工 水的 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最终导致铁极附近pH增 2-+Br -S 2-+3Br-,其中甲、乙装置中X为阳 作原理为: 2S 2 3 4 大 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由电极本身决定 正极:流入电子 负极:流出电子 (外电路)负极 → 正极 (外电路)正极→负极 负极:Zn - 2e- =Zn2+(氧化反应)
由外电源决定 阳极:连电源正极 阴极:连电源负极 电源负极→阴极→阳极→电源正极 电源正极→阳极→阴极→电源负极 阳极:2 CI- - 2e- = CI2 ↑(氧化反应) 阴极: Cu2+ + 2e- = Cu (还原反应) 电能→化学能 氯碱工业、电镀、电冶、金属精炼
必发生 失电子 的 氧化反应
“负极出电子,电子回正极”
返回
(2002高考广东卷)10.在原电池和电解电极上 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 反应的是 ( BC ) 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