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加党员干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党员干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党员干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2018年5月24日至28日,我与**集团同仁在**大学参加了党员干部的培训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解读》《人工智能时代的媒体融合发展》《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重要观点》《宪法修正ABC与公民法治素养》《国学智慧与人文素养》《新媒体语境下的信息传播和媒体融合》《融合时代的媒介策略》《新闻编写的价值尺度》这8堂课,干货满满,收获累累,现将此次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个不要:不要重知识、轻习惯
“不要重知识,轻习惯”这几个字是**省委党校教授***在第一堂课《十九大会议精神解读》上提到的一个观点。

这原本是涉及学校教育弊端的一句话:重智力,轻品格;重理工,轻人文;重知识,轻习惯;重言传,轻身教。

但走出校园进入职场,这句警醒依然有醍醐灌顶的功效。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也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业绩、轻习惯”的不当现象,但恰恰是这样的“忽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事业的长远发展。

拿我们眼下的工作为例,因为纸媒业态的断崖式衰落,我们很多时候还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模式中,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习惯,甚至倚仗自己多年累积的工作经验和知识,不愿意轻易调转方向,改变陈旧过时的工作习惯,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觉得首先最需要改变的就是把过去的“等、靠、守”的习惯改掉,接受、适应并开发、拓展融合状态下的媒体发展新路数。

两个拥有:有思想还要有质量
**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媒体融合发展》这堂课里,谈到眼下的新技术永远层出不穷,但硬新闻和时事新闻仍然是最吸引眼球的内容。

作为媒体人,我们深知在操作新闻报道时,并不能一味盲目地追求眼球效应,这时吴教授提到了要做“有思想有质量的娱乐”。

在现阶段的媒体新闻纪律要求下,即使我所在的看似相对“茶余饭后”的文化娱乐新闻报道领域,也不能忽略意识形态的要求。

最先要做到的就是远离八卦消息,而要更多关注文化领域的人物和事件。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正确引导读者的健康价值观是媒体人的责任。

哪怕是娱乐消息,也不应脱离有思想和有质量的内核。

不要低估我们读者的审美趣味,要相信有思想内涵和质量上乘的报道才能吸引高阶层读者群体。

三个解决:解决“怎么用”“谁来用”“用得好”的问题
现在媒体人每天张口闭口都在谈媒体融合的话题,我们培训的8堂课里有3堂课都以“融合”二字为题,但真正的融合除了是让纸媒拓展到新媒体领域,还面临着面对新媒体平台“怎么用”“谁来用”“用得好”这3个问题。

只有把这3个问题解决好了,才真正能从新媒体上受益。

**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何启明老师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重要观点》这堂课上,讲到现在的中国成为世界强国靠三点:稳定、高效、责任。

我觉得这三个词同样适用于面对新媒体融合的媒体人。

纸媒要转型、要融合,不是说过去的一切都抛开不要了,而恰恰需要把人才更好地稳定住,把纸媒人原来的优良工作作风,比如效率高和有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