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疾病概论

疾病概论

化学性因素
“反应停”儿童海豹肢
病因的分类
营养性因素
–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 –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过剩
病因的分类
遗传性因素
– 基因突变
– 染色体异常
病因的分类
先天性因素
– 损害正常胎儿发育的因素
胎儿酒精症候群
病因的分类
免疫因素
– 超敏反应 – 免疫缺陷病 – 自身免疫性病
红斑狼疮
转归期
• 一、潜伏期 病因侵入到该病症状出现的一 段时间 • 二、前驱期 的一段时间 潜伏期后到出现明显症状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三、临床症状明显期 出现该病特征性临床 表现的时期 • 四、转归期 疾病走向终结的阶段
20
疾病转归期
疾病 的转归
•1.康复 • 完全康
复 , 不完 全康复
21
•2.死亡 脑死亡
脑死亡的概念与标准
概念: 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标准: 1. 不可逆深度昏迷
2. 自主呼吸停止(15min) 3. 脑干反射消失 4. 瞳孔散大固定 5. 脑电波消失 6. 脑血液循环停止
22
本章小结
掌握:健康 疾病 死亡 运用:疾病的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 规律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了解:病因、 条件在疾病中的作用和意义 疾病的基本发病机制
健康的概念
• 健康不仅 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 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2
疾病的概念
在致病因素的损伤于机体的抗损伤作用下,
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症状 是指疾病所引起 的病人主观感觉 的异常。如头疼 、腹痛、鼻塞、 恶心、呕吐等 体征 是指通过各种检 查方法在患病机 体发现的客观存 在的异常。如墨 菲氏征是诊断阑 尾炎的阳性体征
毛细血管大量开放
组织缺氧
(二)损伤与抗损伤
射线
创伤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化学解毒作用 致癌原 凝血 应激状态 致畸原 炎症 免疫反应 致热原 应激原 微生物
物理性屏障
异物
(三)局部与整体
发 热
糖尿病

寒战
白细胞增加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疾病的分期
序曲 前奏
高潮
尾声 临床症状明显期
疾病
前驱期
潜伏期
24
13
第三节 发 病 学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
自稳调节紊乱 因果转化规律 损伤和抗损伤反应 局部和整体
14
2
3
4
(一)因 果 交 替
原始病因
(-) (+)
进一步的改变
机体相应变化
继发另外的变化
(一)因 果 交 替
心输出量减少 血压下降
恶 性
交感神经兴奋
大出血
回心血量锐减
微动脉
微静脉
循 环
收缩
微循环淤血
第二节 病 因 学
健康机体
病因
患病机体
原因:引起疾病,赋予其特异性的因素 条件:诱导和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 发病条件
病因的分类
生物性因素
– 病原微生物和寄生 虫 – 特点: 有一定的入 侵门户和定位;病原 体和机体相互作用
生吃福寿螺感染的 广州管圆线虫病
病因的分类
理化因素
物理性因素
病因的分类
精神、心理和社会 因素
– 古罗马医生盖仑 (Galen)在其著 作中就叙述了关于 "精神卫生"的问题。
二 、疾病发生的条件
机体状态 慢性应激 诱发肿瘤 环境 通风不 良 → SARS 运动 运动过度、 疲劳 → 感冒
年龄 老 年性痴呆
疾病发 生的条件
性别 (乳腺癌 女性)、前列 腺癌(男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