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春西汀

长春西汀

生产方法:
长春西汀可以从夹竹桃科植物小长春花(Vinca mino)中提取到的(+)-长春胺(Vincamine)为原料,经脱水为阿扑文卡明(Apovincamine),再水解得其酸(Apovincaminic acid)。

该酸(1.0g,0.003mo1)和0.17g氢氧化钾溶于80ml干燥乙醇,加入溴乙烷(0.4g,0.0036mol),回流3h。

反应完毕后,冷却,蒸发至干。

剩余物溶于500ml 2%的硫酸,并调Ph 值至8。

用二氯甲烷提取,碳酸钾干燥,蒸发去绝大部分的二氯甲烷后,加入乙醇。

在0℃放置过夜,过滤收集析出的结晶,用冷乙醇洗,干燥,得0.66g长春西汀。

也可从夹竹桃科植物柳叶小甘草的叶或长春花种子提取到的(-)-水甘草碱为原料,经多步合成制得。

全合成法是以色胺为原料,经如下反应得到。

用途:
从夹竹桃科植物提取的一种生物碱,为长春胺(Vincamine)的衍生物。

选择性地抑制脑血管平滑肌钙离子依赖性磷酸二酯酶,使cGMP增加,脑血管扩张,继而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但对心脏血管和血压影响不大。

起效快,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

用于头昏、头痛、记忆障碍、行动障碍、失语症、高血压性脑病等,还用于大脑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精神性或神经性症状。

化学性质:
白色晶状粉末,无臭无味。

溶于氯仿或96%乙醇,几不溶于水。

熔点147-153℃(分解)。

[α]D20+114°(C=1,吡啶)。

UV最大吸收(96%乙醇):229,275,315nm(ε28200,12000,7100)。

急性毒性LD50小鼠,大
鼠(mg/kg):534,503口服;240,133.8腹腔注射;58.7,42.6静脉注射。

药理作用:
长春西汀又称长春乙酯、康维脑、卡兰、阿普长春胺酸乙酯,是从小蔓长春花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药物,属吲哚类生物碱。

现已人工合成。

其药理作用:增加脑血流量,通过抑制Ca2+依赖性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环磷鸟苷的作用,选择性松弛平滑肌,增加脑血管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动性与微循环,即通过增强红细胞的变形力,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以起到这一作用;改善脑代谢:增加脑氧供应,促进脑组织摄取葡萄糖,促进脑内单胺代谢转化,抑制缺血脑的乳酸代谢增加和提高ATP 含量,加大血红蛋白的氧解离度;增加脑抗缺氧能力,抑制缺血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和过氧化脂质的产生。

口服吸收良好,1h达峰值,在体内代谢成阿朴长春胺酸。

血浆消除半衰期约1小时。

连续给药4周,在体内无蓄积。

临床用于脑梗死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脑动脉内膜炎引起的眩晕、耳鸣、头痛、头昏、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等临床表现,以及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精神症状。

临床经验表明,无论病程长短、症状是否已固定,均有效。

药代动力学:
长春西汀的脂溶性很高,易被组织吸收,分布广泛,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主要在肝脏代谢为阿朴长春胺酸,由肾脏排出
作用机理:
长春西汀是一种脑血管扩张药,作用较长春胺强,选择性地增加脑血流
量;可增进和改善大脑氧的供给,促进代谢,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组织代谢。

主要用于治疗脑梗死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等。

也用于治疗视网膜血管硬化及血管痉挛、老年人耳聋及眩晕。

长春西汀为半合成长春胺衍生物。

作用与长春胺相似,对脑血管有较高的选择性扩张作用。

药理作用如下:
①抑制钙依赖性磷酸二酯酶活性,使松弛血管平滑肌的cAMP含量增加,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使脑血流量增加。

②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血液流动性和微循环。

③促进脑组织摄取葡萄糖,促进脑内单胺的代谢转化。

④在脑缺血时可抑制脑内乳酸增加,使ATP含量增加,抑制脑内过氧化脂质的产生,延迟脑缺血痉挛发生时间,故有改善脑代谢、保护脑功能作用。

根本原因在于脑血管内部出现血粘度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小板聚集等血液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病变,由两种病变共同作用结果形成的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导致脑局部的血流中断和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如果影响到由脑神经控制的运动神经系统,就会出现偏瘫、肢体障碍等相应的后遗症;如果影响到脑神经控制的语言中枢神经,就会导致语言障碍甚至失语等相应神经系统症状
脑出血和颅内出血:
颅内:指颅骨以内出血,包括:硬膜外、硬膜下、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等。

脑内:脑组织内血肿。

因为,头皮下有颅骨,颅骨内有硬脑膜,硬脑膜下为蛛网膜,蛛网膜下又软脑膜,软脑膜内是脑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