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技术创新测度指标设置

论技术创新测度指标设置


存在于经济生 活 之 中 B 技术创新水平可通过经济活动体现出来I技术创新实质上是指人类通过新技术改善经济福利 的商业活动 I 技术创新测度是对技术创新水平的测定 I其测度指标体系的设置必须能以量化形式客观地反映其技术创新开展 了解其竞争实力B 制订相关经济政策J 以 利 于 把 握 企 业 创 新 活 动 规 律B 科学地建立创新体系J 以利于进行国家之间创 新活动的比较 I 由于技术创新就是研究有商业价值的技术活动 B 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术活动 B 这种活动追求的目的 是争取以 最 少 的 投 入 使 产 出 最 大 化 I 因 此 B 分析技术创新测度指标设置B 应当根据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B 按经济角度 从投入与产出两方面予以考虑 I 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过程 B 随着对其认识的加深 B 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创新模型 I 其佼佼者为克莱因 和罗森堡的研究成果 H 链式 TT 回路模型 O 如图 #所示 H % A & N B 6 ]= ; ? >
# X 产率翻了一番 B 其中 U 革命性的变化 I技术创新水平直 K A M V 归功于技术进步 W I正是技术创新导致了经济发展质的 P
接 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P 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息息相关 I 因此 B 衡量技术创新水平的研究 B 显得愈来愈重要 I 本 文仅就技术创新测度指标的设置问题作一探讨 I 一P 技术创新测度指标概说 某一个体或群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水平的系列评价目 所谓技术创新 测 度 指 标 指 的 是 能 反 映 某 一 国 家 P 标 I那么 B 什么是 N 创新 % 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 N 新组合 O 引入生产体 & O [依熊彼特定义 B ; ? ? 9 Y < Z ; 9 ? 但并非人人都能看到 B 更不是人人都能得到 B 只有通过创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才能获得 I 经济由于创新而得以发 创新一旦出现 B 必将在社会上引起模仿 B 模仿引起创新浪潮 B 于是经济走向高潮 B 当较多企业实现模仿之后 B 创新浪 展B 潮消逝 B 经济也就停滞下来 I 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又引出新的一轮创新 I 因此 B 技术创新 B 即与技术相关的创新 B 是指
业利益 # 但其直接产出的是新知识 $ 新技能 % 其表现形式往往是新产品 $ 新工艺 $ 新方法 $ 科技成果 $ 科技论文 $ 专利等 %
图 * 技术创新活动投入产出指标 技术创新测度指标设置 二$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上述各投入产出指标作为技术创新水平测度指标的合理性 % ’ ! ( 3 4 5 经费 研究和试验发展’ 指的是& 在一个系统的基础上的创造性工 ( 3 6 7 6 8 9 : ;8 < =6 > ? 6 9 @ A6 < B 8 C = 6 D 6 C E ? A6 < B简 称 3 4 5 作# 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类 $ 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库 # 并利用这一知识进行的发明 % 它是创新的前期 # 是创新成功的物 质和科学基础 %3 可3 有研究和试验活动 # 不一定有创新活动 ) 创新也 4 5 活动有助于创新 # 4 5 活动不等于技术创新 ) 不一定非要有 3 有3 无创新产出的情形也非罕见 % 因此 # 有些学者把 3 4 5 活动 % 4 5 经费投入 # 4 5 经费仅用于测定一 国或一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 % 但3 总的说来 # 创新成份更大 # 其成果的技术含量更高 % 4 5 活动与其他商业活动相比 # 3 4 5 经费的投入是技术创 新活动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 # 尤其在我国 # 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最大障碍之一是经费短缺 % 许多科研人员的创新 活动是在经费匮乏 # 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开展的 % 目前我国的科技投入经费与西方 ’ 如美国等 ( 发达国家相比 # 差距
F X 与新产品的制造 B 新工艺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技术的 P 设计的 P 制造及商业的活动 W 技术创新是为一定的经 I W G X 济 利益服务的 I 事实上 B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变化发展 B 技术创新也必然 N \\ 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的 O I
! X 从而产生新产品 B 引出新工艺 P 新方法 P 新设备 B 开拓新的市场等 B 其目的是获取潜在利润 I 经济中存在潜在利润 B 系W B
程度 P 技术 创 新 能 力 P 技术创新成果等一系列评价目标B 以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一个国家P 地区或产业" " " L# " L# K 作者简介 H 林良华 % 男B 浙江天台人 B 浙江师范大学科研处副研究员 I # S $ G T& B
万方数据
Q# Q
图 ! 链式 "" 回路模型的构成 由此可知# 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而是一个复杂的$ 有反馈$ 多部门的活动%从投入角度分析# 技术创新 活动涉及多个环节 # 多种因素 % 无论是产品创新 $ 过程创新或技术扩散 # 不管是自己组织力量开展活动还是新产品 $ 新 工艺 的 首 次 商 业 应 用 # 都需要投入# 如选择项目$ 筹措资金$ 组织人力队伍$ 购买有关硬件设施等%期望通过这些生产 要素的重 新 组 合 # 即技术创新活动# 获得经济中的潜在的利润%从产出角度分析# 虽然技术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商 当然 # 根据中国目前的现状# 还应加上鉴定成果与获奖科技成果%因此# 笔者认为# 技术创新测度的指标# 从投入与产 出两方面可分成 & 技术创新人力 ) 技术创新资金 ) 现有技术 $ 经验 ) 普通技术操作人员 $ 工人等其他 辅 助 人 ’ ! ( ’ * ( ’ + ( ’ , ( 员) 技术创新激励政策) 技术创新项目) 技术创新机构) 科技论文) 鉴定$ 获奖成果) 新产品$ 新工 ’ ( ’ . ( ’ / ( ’ 0 ( ’ 1 ( ’ ! 2 ( 艺$ 新方法 ) 发明专利等 ! ’ ! ! ( !个指标 % 如图 *所示 &
大脑 外流的主要原因 * 一些商业前景很好的科技项目由于经费问题而无法起动或中途搁浅 * 因此 ) 我们虽不能仅以 , 但应把 . 在技术创新测度指标中予 以 . / 0 经费数额来衡量创新活动 ) / 0 经费看作创新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 考虑 * 技术创新人力 1 2 3 本 文 的 技 术 创 新 人 力 与 劳 动 力 投 入 的 概 念 不 同) 是指技 技术创 新 人 力 是 描 述 技 术 创 新 活 动 投 入 量 的 主 要 指 标) 人时投入数据) 具体分为全时人员数与非全时人员数*可以这么说) 没有科 术创新过 程 中 的 科 学 家 与 工 程 师 的 人 力 + 技人才的时间与精力投入 ) 技术创新活动即成梦想 * 创新实际上是通过科技创新人才的脑力劳动 ) 使一种知识形成且 被应用的过程 * 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确离不开人才 ) 离不开人力投入 * 但有人力投入不一定就有创新活动 ) 仅从投入 人 时 无 法 反 映 出 技 术 创 新 活 动 水 平) 且 目 前 我 国 的 统 计 工 作 中) 人时统计完全靠自报4估计的方法形成) 准 的人力+ 确性不高 * 因 此 ) 人力+ 人时投入可以作为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规模参考衡量指标之一) 但不能直接反映技术创新活 动的水平 * 建议暂时不作为技术水平测度的评价指标 * 技术创新激励政策 1 5 3 而 制 定 的 具 有 刺 激 或 约 束 各 经 济 主 体 活 动) 协调各经济主体利益 经济政 策 是 指 政 府 为 实 现 一 定 时 期 内 的 目 标)
6 ( 反映的是一个管理系统为实现经济发展 ) 刺激自己的技 术 创 新 所 关系的一系列行为准则之和 ’ * 技术创新激励政策 )
规定的基本经济政策 * 技术创新激励是创新研究的核心问题 * 因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在制度+ 组 织 和 文 化 背 景 下 进 行 的 活 动) 市场很难使技术创新活动处于社会需要的最优水 平 * 创新政策 + 创新激励机制是否有效直接与其创新水平高低相关 ) 尤其在没有直接收益的基础研究 ) 公共设施 ) 社会 减少浪费+ 优化技术创新结构等方面) 技术创 收益远大 于 私 人 收 益 的 领 域 * 同 时 在 避 免 技 术 创 新 活 动 低 水 平 的 重 复 + 新激励政 策 作 用 也 甚 大 * 但 是 ) 由于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创新政策的好坏优劣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予以量化) 将它作 似不现实 * 为技术创新的量化测度指标 ) 技术创新机构 1 $ 3 大学 + 企业中或独立设置 的 各 级 各 类 研 究 所 + 重点实验室+ 技术1 开发3 中心+ 工程 技术创新机构是指设在科学院 + 中心 + 研究中心或中试基地等 * 它是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基地与骨干力量 * 它的数量 + 质量与运行绩效很大程度
! " " #年第 #期 第! $卷 总第 # % # "期 &
浙江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 +,-(./ 01 ’ 2 ,+3 +(* 4,-)+2 51 * 6 2 7 8 % 6 9 : ; < = 6 : ; > ? : > @ &
+9 A # B! " " # 3 > ? > C < = +9 A # # " 59 = A ! $
E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论技术创新测度指标设置
林良华
浙江师范大学 科研处 B浙江 金华 F % ! # " " G & 摘
% ( 一个企业 + 一所大学的科技实力与技术创新水平 ’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等的历史 原 因 ) 目前在 上决定一个国家 + * 但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