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质量
沿性课程的比重
研究生学位课程
研究生任课教师
应对讲授的课程内容有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并不断追踪 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 研究生任课教师因课程性质、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的不 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LPC教学方式:对于攻读学术型学位的研究生,采用启 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
要加强对研究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提倡双语教学和采用外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
要高度重视 选题
选择的课题要为学生留有相当的创造空间 研究生课题与科室研究方向一致 要求研究生的学位课题必须纳入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
要高度重视 选题
适当切入科室的科研业务建设之中:研究生所开展的学 位课题,也就是科室、导师研究的分题 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科室的主攻方向, 并为开展后续课题研究建立了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要高度重视 开题 开题:为新开展一个研究项目或课题而进行的过程 开题报告是在完成文献综述、假说建立、科研构思、 实验设计,并对关键技术路线进行预实验之后,对 整个研究方案进行的公开论证 开题报告一般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进行邀请相关的 专家或同行进行评议把关 主要目的是集思广益,发现问题,完善设计,避免 重复,提高效率。以完善、修订或重新设计研究方 案
如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沈志强
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医药与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2007-10-11
国家教育部工作要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加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积极稳妥推进初试、复试和推免生制度改革 建立和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度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大学和科研院所 :创新环境 与优势学科的平台和基地有效衔接 研究生联合培养制度 形成浓郁的创新文明的氛围 弘扬创新文明的理念 我院:重点实验室、药学院、法医、公共卫生学院 宗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设一支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关键
严格导师遴选工作 导师要把培养人放在第一位 不能说因为有课题需要,因为有经费支持就 大量招生,而对学生未来的就业考虑得却很 少,这样是不负责任的 导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注意指导方法
导师要善于和研究生交朋友
“三无”导师淘汰制
规范的培养过程是关键,科学的管理是条件
培养过程
研究生
创新目标的协作者
创新活动的突击者
创新文明的传承者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注重研究生创新活动过程中几个阶段的培育和控制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前创新阶段:创新的准备期,进入学术前沿、掌握研
究方法是研究生面对的两个主要过程 。06级研究生
孕育创新阶段:消化材料,构思假设,“才下眉头, 又上心头”,逐步形成创新意识。为从事原始创新、 步进创新、借鉴创新等活动创造条件。05、06级研究 生 创新进行阶段:研究生创新的开展期。创新活动处于 高激发状态 。静思、开窍 。05级研究生
45000
40000
35000
美国
30000
25000
德国
20000
15000
日本 英国
10000
中国
5000
印度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生源问题
我院研究生的招录问题
2007年8月23日
“昆明医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概况”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导
师
研究生
大学(环境)
研究生创新文明的三个要素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培养质 量
创新方向的指引者
创新活动的引路人
导
创新能力的塑造者
师
创新文明的培育者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加强学术交流 多听学术报告 积极作学术报告 木桶效应:发现并完善个人的“短板”
谢 谢
学位课程学习阶段
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规范的培养过程是关键,科学的管理是条件
研究生学位课程 要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完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
业课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课程体系,增加选修课
的种类,人文教育、择业与就业的指导与引导等等 研究生课程体系要有足够的宽广度和纵深度,并具 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加大跨学科课程、方法论课程、综合性课程以及前
0
各国博士学位授予情况
生源问题
已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总数超过150万人, 07年在 校研究生数量达到了110万
“超德赶美、以量取胜”带来的问题:资源、人才质、就业
实现由数量扩大向质量提高转型:精英教育
生源问题
研究生扩招比例将控制在5%以内 建立科学的研究生考试和选拔制度 拒绝“高分低能”考生
主要内容 一、科学依据与目的意义(含参考文献) 二、研究内容与主要技术路线 三、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四、预期目标
五、预实验情况 六、研究条件 七、研究进度 八、经费预算 九、文献综述 十、附件
严把研究生教育出口关
学位课程的学习情况 重视开题报告、严格论文中期检查、严把论文答辩关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毕业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研究 生培养质量的一种物化形式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双盲评审 扭转“严进宽出”的现状 出台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办法、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比
研究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道德水准的提升 学会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 一帆风顺 遇到挫折(学业与科研问题、恋爱问题,家庭问题、 前途问题 )
研究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学习前人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精 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集体荣誉感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学习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注重凝练科学问题、分析 科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本技能的培养:技能和经验的积累是创新的基础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证体系
培 养 体 系
管 理 体 系
监 督 体 系
评 估 体 系
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招生制度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式) 科学规范的过程管理 导师制度 培养质量的评估与反馈
生源问题
国务院学位办:郭新立 主任 2007-06-01 云南大学
生源问题
50000
后创新阶段:研究生创新的总结期。研究生创新成果 的表达与评价,总结、凝聚、升华期,演绎、推广、 交流 ,对这些成果拥有知识产权?05级研究生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大学和科研院所 :创新环境 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研究工作条件 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培养条件 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 (论坛) 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自主开展科学实验和实践 创新思想提供专门场所 为跨学科和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之间开展交流 与合作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