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典型方案介绍
通过重合器与电流记数型开关配合,故障过程中通 过多次重合,分段开关对开断故障电流记数,达到整 定值后故障进行隔离,重合后非故障区恢复供电。 电流记数型开关特性:
启动电流记数 过流记忆 过流计数(定值整定) 记忆复归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电流记数型
REC
FD2
FD1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电压电流混合型:
FSW1 FSW FSW2 FSW FSW3 FSW
电压时间型
CB1
I 变电站出线断路器
II
III
IV
CB2 CB2
LSW
变电站出线断路器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CB1 X FSW1 Y t1 FSW2 X Y FSW3 X LSW XL X
电压时间型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电流记数型:
电流记数型
配电网接线方式 —— 电缆网
三供一备接线方式(N-1)
特点:供电可靠性高,利用率也高
配电网接线方式
配电网接线方式对配电自动化的影响:
1、馈线自动化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单电源辐 射网”和“手拉手环网”; 2、从理论上来看,多电源和多联络网络架构 下,在不处理联络开关合闸的情况下,仍可 以适用馈线自动化模式,但从根本的目的性 来看采用集中自动化模式具备优势;
概述
依托线路开关设备和配电终端,做到: 馈线故障分段处理; 馈线故障分段处理;
用户分支线故障责任分界; 用户分支线故障责任分界;
目标:完成自动送电、故障自动处理和恢复供电功
能,可做到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快速隔离和区分故障 点。
配电网接线方式 —— 架空线
单电源辐射网接线
特点:接线简单清晰、运行方便、建设投资低;系统 供电可靠性较差,每条线路可满载运行;
Ⅱ
YSW3
Ⅲ
Ⅳ
YSW5
YSW2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变电站出线断路器
分支线短路故障
发生相间短路故障
变电站出线断路器跳闸
相间短路 故障
分界负荷开关跳闸
隔离故 障区域
非故障区域 恢复供电
变电站出线断路器重合闸
切断故障区域,非故 障区域仍正常供电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分支线接地故障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面保护
FSW1 FSW
FSW2 FSW
FSW3 FSW
联络开关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面保护模式的关键在于通信:
光纤通信 电力载波及PLC技术 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
谢 谢!
电压电流混合型
通过重合器与电压电流混合型开关配合,方案兼顾电压时间型 与电流型的特点,快速隔离故障并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电压电流混合型开关特性:
有压延时合闸(X时间) X 无压释放 X时间闭锁 Y时间闭锁 短时闭锁分闸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FSW1 FSW FB FSW2 FSW
电压电流混合型
DTU + 环网柜 监控
保护终端 后台 系统
保护
+
DTU +保护终端+ 环网柜 监控、保护
通信管理机 +保护终端 + 环网柜
监控、保护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故障指示器
F1 F2 F3
故障指示器
CB1
I 变电站出线断路器
II
III
IV
基于故障指示器的故障定位系统,在短路和接地故障时 发出告警,并将告警信号送至后台,快速定位故障区间。
CB1
FSW3 FSW
I 变电站出线断路器
II
III
IV
CB2 CB2
LSW
变电站出线断路器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CB1,FSW1
电压电流混合型
FB X FSW2 Y t1 FSW3 X Y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断路器型:
断路器型
通过重合器与断路器配合,方案兼顾电压时间型特性以及断路 器开断短路电流的特点,快速隔离故障并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断路器特性:
开关跳闸
单相接地 故障
隔离故 障区域
正常区域 正常供电
切断故障区域, 非故障区域仍正 常供电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总结:
缺点: 缺点:故障处理时间长;多次重合对线路冲击较大;
优点: 优点:不依赖通信及后台,简单、经济、可靠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集中式
电缆网架构复杂,难以采用馈线自动化模 式来实现故障的就地处理功能;
配电网典型方案介绍 配电网典型方案介绍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3
配网网架结构
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概述
概述
现阶段10kV配网自动化模式主要有:“集中式” 和“分布式”两种。 集中式 通过配电子站系统,收集故障时各柱上终端FTU 的故障信息,判断出故障区间,然后控制分段开关分 闸,隔离故障; 分布式 依靠分布智能型的智能型开关设备,对线路故障 就地处理,不依赖于后台系统的集中控制;
分段三联络接线
特点:线路利用率为75%,满足配电网N-1安全准则, 操作灵活性好;
配电网接线方式 —— 电缆网
电缆单环网
特点:即手拉手环网;
配电网接线方式 —— 电缆网
电缆双环网
特点:接线完善、运行灵活、供电可靠性高、但投资 比单环网增加一倍, 一般适用在城市(镇) 市中心区繁 华地段、双电源供电的重要用户或供电可靠性要求较 高的配电网络;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面保护
“面保护”模式: 面保护”模式: 馈线终端可以相互通信,故障时,故障段电源侧检 测到故障电流,负荷侧未检测到故障电流,通过终端 之间的互相通信,找到故障区段并隔离,一次重合 (或联络开关闭合)后,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故障处理时间短; 故障隔离及非故障区恢复供电仅重合一次;
配电网接线方式 —— 架空线
双电源拉手式环网
特点:通过一个联络开关,将自不同变电站或相同变 电站不同母线段的两条馈线连接起来,满足配电网N-1 安全准则,各线路具备50%备供能力;
配电网接线方式 —— 架空线
分段两联络接线
特点:线路利用率为67%,满足配电网N-1安全准则, 操作灵活性好;
配电网接线方式 —— 架空线
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集中式(集中智能) 集中式(集中智能)
分布式(分布智能) 分布式(分布智能)
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集中式配电自动化方案
CB1 FTU1 TU1 FTU2 TU2 FTU3 TU3
变电站出线断路器 CB2 CB2 通过配电子站系统,收集 故障时各柱上终端FTU的故 障信息,判断出故障区间, 然后控制分段开关分闸,隔 离故障; FTU4
失压延时分闸 有压延时合闸 后加速保护功能 Y时间闭锁 重合闸功能 分段点与联络点功能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CB1 FB1 FB2 FB3
断路器型
I 变电站出线断路器
II
III
IV
CB2 CB2
LB
变电站出线断路器
分布式配电自YSW1
YSW4
Ⅰ
ZB1
概述
配电自动化(集中式)
主站系统 配电子站) (配电子站)
+
配电终端
+
柱上开关/ 柱上开关/ 环网柜
线路自动化(分布式)
概述
配网自动化的基础
配点网系统网络结构以及负荷分布复杂,实现自 动化的基础是依托开关设备对主干线分段,对分支线 进行责任分界方式; 主干线
重合器
+
分段开关
分支线
分界断路器/ 分界断路器/用户分界负荷开关
变电站出线断路器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电压时间型: 通过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开关(VSP5)配合,故 障过程中通过多次重合,对故障进行隔离以及非故障 区恢复供电。 电压时间型开关特性:
有压延时合闸(X时间) 无压释放 X时间闭锁 Y时间闭锁(Y时间合闸确认) 分段点与联络点配置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