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万学海文1.阅读下列材料:有一种观点认为,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
“复古论”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问题上,只承认其一般性和普遍性,而否定其个别性和特殊性,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事物完全等同,实际上是否定道德的历史和发展。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
“虚无论”只承认中国传统道德的个别性和特殊性,而否定其一般性和普遍性,实际上割断了道德的历史继承性。
请回答:(1)如何评价材料中提到的两种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观点?(5分)(2)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有什么特性?我们对其应持的态度是什么?(5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想喝老酸奶了,舔下皮鞋;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下皮鞋。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2012,皮鞋很忙……这是目前网上热传的段子,它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余,不免也有些淡淡的悲凉。
中国的食品安全竟会到如此田地?摘自凤凰网2012年6月8日材料2“2011年,侦破食品安全类犯罪案件5200余起,抓获涉案人员7000余人,286人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缓。
”这一食品安全整治的“战绩”公布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人们在对“整治风暴”拍手称快的同时,也表达了对食品安全问题多发频发的担忧,对保卫餐桌更加强烈的期待。
摘自《辨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请回答:(1)结合材料1和材料2,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不利因素。
(4分)(2)怎么用社会主义道德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6分)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人肉搜索”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机器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
提问者提出问题,其他网民以自己的专业背景、亲身经历、道听途说甚至冷嘲热讽来回答问题。
材料2“人肉搜索”,是指在互联网上集合众多网民的力量搜索信息的方式,针对某个个人的信息搜索,也称“网上通缉”。
2006年3月的虐猫事件,参与虐猫的三个关键当事人都被人肉搜索找到;2008年3月美国网民人肉搜索揪出虐杀幼犬士兵;在汶川地震时期,有一个辽宁女性在网上发了一个视频,说灾区对她生活构成了影响,用恶毒的语言辱骂灾民,网民从发起搜索到找到她所有的个人信息,到公安机关把她抓起来只有半天的时间。
关于人肉搜索逐渐形成了正反两方观点,对人肉搜索持肯定态度的一方认为它不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
反对的一方则一针见血地指由,未经授权公开资料是对隐私权赤裸裸地侵犯,而人肉搜索的参与者们有成长为网络暴民的趋势。
材料32008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志刚在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时提出:“人肉搜索”、“网上通缉”泄露公民姓名、家庭住址、个人电话等基本信息,是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益的行为,建议将“人肉搜索”行为在刑法中予以规范,此消息一出,人肉搜索该不该管?该怎么管?立刻成为舆论焦点。
请回答:(1)以上案例反映出网络生活的什么特点?(4分)(2)当今大学生如何加强网络道德自律?(6分)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的公路通车里程、机动车以及机动车驾驶人的不断增加,导致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因酒后驾驶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在我们身边屡屡上演。
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至8月,发生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3206起,造成1302人死亡。
目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发展的全球公害。
专家认为,由于中国酒文化盛行,简单的经济处罚或者拘留已经不足以震慑酒后驾车、城市飙车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行为。
因此,只有通过立法将醉驾定性为犯罪行为,才能有效打击酒后开车。
材料22010年8月2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提请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将醉驾、飙车,情节恶劣的,定为犯罪。
根据刑法修正案草案,凡醉酒驾驶,即便不发生严重后果,也可能会被判处刑罚。
草案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也就是说,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车、在城镇高速飙车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纳入其中。
材料3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
请回答:(1)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车、在城镇高速飙车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纳入其中,请分别从道德和法律层面上分析“酒驾”和“马路飙车”行为。
(6分)(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减少类似“酒驾”和“马路飙车”造成交通事故。
(4分)2013年考研政治分析题重点总结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1)第一种观点叫文化复古主义,第二种观点叫历史虚无主义。
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都具有片面性。
文化复古主义认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全部都是好的,要全盘吸收;而历史虚无主义则认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全部都是糟粕,应该全部抛弃。
这两种思潮都是错误的,都割裂了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复古论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问题上,只承认其一般性、普遍性而否定其个别性和特殊性,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事物完全等同,这实际上是否定道德的历史和发展。
虚无论则只承认中国传统道德的个别性、特殊性,而否定中国传统道德的一般性、普遍性,这实际上也就割断了道德的历史继承性。
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认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特点,所以产生了偏颇的态度。
(5分)(2)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和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和全面抛弃。
要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做好取舍和有创造性的转化工作。
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传统道德,特别是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的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5分)2.【参考答案】(1)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如趋利性、自发性等也会反映到道德生活中来,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这些因素都会干扰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4分)(2)①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有力的道义支撑。
②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既要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得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要大张旗鼓地褒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③要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效应,避免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6分)3.【参考答案】(1)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
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
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重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4分)(2)第一,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应当善于网上学习,使网络这一先进工具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
第二,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侮辱、诽谤他人,更不能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等活动。
第三,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适度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
第四,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促进网络生活的健康与和谐。
(6分)4.【参考答案】(1)从道德层面上看,“酒驾”和“马路飙车”行为违背了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
交通秩序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交通的必备前提。
从法律层面上分析,“酒驾”和“马路飙车”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负刑事责任,受到刑罚。
(6分)(2)如何减少类似“酒驾”和“马路飙车”造成交通事故。
其一,从道德层面上,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道德教育活动,提高公民道德教育实效性,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意识,不断提高公民自身道德素养。
其二,从法律层面看,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者的惩戒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
其三,从制度层面上,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监管制度。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