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通信协议介绍.

常用通信协议介绍.

就像编程时把问题分解为很多小的age 2
层次结构方法要解决的问题 1.网络应该具有哪些层次?每一层的 功能是什么?(分层与功能) 2.各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如 何进行交互?(服务与接口) 3.通信双方的数据传输要遵循哪些规 则?(协议)
层次结构方法包括三个内容:分层及每层功能,服务 与层间接口,协议。
3.1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发展的背景——网络的状况
多种通信媒介——有线、无线。。。
不同种类的设备——通用、专用。。。 不同的操作系统——Unix、Windows 。。。 不同的应用环境——固定、移动。。。 不同种类业务——分时、交互、实时。。。
宝贵的投资和积累——有形、无形。。。
用户业务的延续性——不允许出现大的跌宕起伏 它们互相交织,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系统应用环境。
以两个人打电话为例来说明协议的概念: 甲要打电话给乙,首先甲拨通乙的电话号码,对方电话振铃, 乙拿起电话,然后甲乙开始通话,通话完毕后,双方挂断电话。
在这个过程中,甲乙双方都遵守了打电话的协议。 其中,电话号码就是“语法”的一个例子,一般电话号码由五 到八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果是长途要加拨区号,国际长途还有国 家代码等等; 甲拨通乙的电话后,乙的电话振铃,振铃是一个信号,表示有 电话打进,乙选择接电话,讲话;这一系列的动作包括了控制信号 、响应动作、讲话内容等等,就是“语义”的例子; “时序”的概念更好理解,因为甲拨了电话,乙的电话才会响, 乙听到铃声后才会考虑要不要接,这一系列事件的因果关系十分明 确,不可能没有人拨乙的电话而乙的电话会响,也不可能在电话铃 没响的情况下,乙拿起电话却从话筒里传出甲的声音。
Connectionless Service 邮政系统 动态分配资源 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损 坏、重复和失序 需要为每一个报文提供完 整的目的地址
电话系统 静态分配资源;传输 前需要建立连接 提供可靠的报文流服务
仅在连接阶段需要完整的 目的地址
适用场合
分类及示例
在一段时间内向同一目的地 发送大量报文; 实时性要求 少量零星报文
2017/10/13
page 3
若干重要概念 1、 协议 实现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各实体之间经 常要进行各种通信和对话。 为所欲为、各行其是,其结果肯定是乱作一团。 把国际互连网络叫做信息高速公路,要想在上面实现共 享资源、交换信息,必须遵循一些事先制定好的规则标准, 这就是协议。 协议就是计算机网络中实体之间有关通信规则约定的集 合。 协议有三个要素,即: 语义(Semantics):“讲什么”;控制信息的内容,需要 做出的动作及响应; 语法(Syntax): “怎么讲”;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 数据编码等 时序(Timing): “序速控”;事件先后顺序和速度匹配
层次结构方法的优点
把网络操作分成复杂性较低的单元,结构清晰,易于 实现和维护 定义并提供了具有兼容性的标准接口 使设计人员能专心设计和开发所关心的功能模块
独立性强——上层只需了解下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什 么服务—黑箱方法
适应性强——只要服务和接口不变,层内实现方法可 任意改变 一个区域网络的变化不会影响另外一个区域的网络, 因此每个区域的网络可单独升级或改造
传真
P1
传真
物理通信线路
问题: 中国教师与德国教师之间、翻译之间,他们是在直接通信吗? 翻译、秘书各向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中德教师、翻译各使用谁提供的什么服务?
2017/10/13
page 9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Connection Oriented Service
参考模式 特点 可靠性 对目的地址 的要求
1.可靠消息流 - 文件传输 2.可靠字节流 - 远程登录 3.不可靠连接 - 数字化声音 1.数据报 - 广播/组播 2.可靠的数据报- 挂号邮件 3.请求应答 - 数据库查询
page 10
2017/10/13
2.6
TCP/IP参考模型
众所周知, ARPANET 是国际互联网的前身。它的主要目 的是为了应付战时的需要,希望一旦受到部分破坏,其他 部分仍然能够工作,当时已经实现了异种机互连,而且数 据传输方式也多种多样。最初,它的网络连接方式只有租 用线路一种,后来随着卫星等通信手段的加盟,最初的协 议出现了问题。因此,一种灵活的、可靠的、能够对异种 网络实现无缝连接的体系结构出现了,它就是 TCP/IP 参考 模型。如图 2-4 所示, TCP/IP 模型包含了一族网络协议, TCP和IP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协议。 TCP/IP 参考模型中的各个协议在 RFC 文档中都有详细的 定义。 RFC 的全称是 Internet Request For Comments ,主 要是关于国际互联网协议标准以及建议草案等的介绍,它 由两千多个较为独立的文档组成,目前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这些文档有些是建议,有些是对早期文档的补充,有些 已经形成了标准。
2017/10/13
page 6
网络体系结构的几个基本概念
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通信)而建立的规则、 标准或约定。(=语义+语法+规则)
不同层具有各自不同的协议。
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 对等层:两个不同系统的同名层次。 对等实体:位于不同系统的同名层次中的两个实体。 协议作用在对等实体之间。
处理网络应用
数据表示
主机间通信 端到端的连接
5
4 3
寻址和最短路径
介质访问(接入) 二进制传输
2
1
2017/10/13
page 8
对等通信示例:中德教师之间的对话
中国 教师 翻译 秘书
“你好” “Hello”
对交谈内容的共识
P3
用英语对话
“Hallo” “Hello”
德国 教师 翻译 秘书
P2
使用传真通信
2017/10/13
page 1
网络异质性问题的解决
网络体系结构就是使这些用不同媒介连接起来 的不同设备和网络系统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实现 互操作性,并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的一种粘合剂, 它营造了一种“生存空间”——任何厂商的任何 产品、以及任何技术只要遵守这个空间的行为规 则,就能够在其中生存并发展。 网络体系结构解决异质性问题采用的是分层方 法。——把复杂的网络互联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 小的、单一的问题,在不同层上予以解决。
接口:相邻两层之间交互的界面,定义相邻两层之间的 操作及下层对上层的服务。
服务:某一层及其以下各层的一种能力,通过接口提供 给其相邻上层。
2017/10/13
page 7
3.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的不同功能划分为7层
7 6
应用层Application
表示层Presentation 会话层session 传输层transport 网络层Network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物理层Physica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