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教学设计《音乐的快慢》

音乐教学设计《音乐的快慢》

音乐教学设计《音乐的快慢》
教材分析:
人音社一年级下册。

《小象》是美国亨利.曼仙妮乐队演奏的爵士风格的乐曲。

乐曲轻松活泼,形象地表现了小象们玩耍嬉戏的情景。

《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

采用降E大调,3/8拍。

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低音提琴演奏,表现大象沉重苯拙的步伐和滑稽可笑的舞姿。

歌曲《可爱的小象》是一首傣族风格的歌曲,2/4拍。

歌曲的旋律抒情而优美,节奏配合歌词的语气重音,词曲结合紧密,唱起来流畅上口。

教学策略:
为学生自我体验提供一开放的平台与空间,营造一个自主参与、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超越自我的氛围。

让学生心情愉快的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课题长鼻子——音乐的快慢课
型新授课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基础
目标
一、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是缓慢低沉的,
小象的音乐,是欢快明朗的。

二、初步感知音乐的快慢变化,能够随教师的鼓声变化,做走和跑
变化速度的动作。

三、能够用柔美抒情和活泼可爱的声音,两种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可爱的小象》。

分层
发展
目标
能参与体验用歌声、身体的节奏、表演、创造等方式学习音乐,使
多种感官在参与体验中多多积累对音乐的感受,获得对音乐的记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的快慢,并表现大象
的音乐。

教学难点
用歌声、身体的节奏、表演、
创造等方式表现音乐的快慢。

体现和
美课堂
核心理
念的设

本课着眼于学生的情感
体验、智力发展水平,从儿童
“好玩”、“好动”、“好奇”、
“好胜”的心理特点出发,结
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唱
歌,游戏、语言、动作、舞蹈、
表演等方式,选择学生喜爱的
内容训练音乐节奏感、引导学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钢琴、鼓、答题卡。

生用自己的声音、身体、动作、
表演、等形式去感受、体验、
创造音乐。

在音乐课中,生动
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
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
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
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
维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过程
教师引领学生活动时间一、动一动,比一比
1.听《大象》和《小象》音乐律动进教室。

“听大象妈妈带着小象宝宝走在森林里。


2.对比法聆听:你知道,刚才的两段音乐中哪段是大象妈妈的,哪段是小象的?你怎么听出来的?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啊?(选择法引导:谁轻快明朗?谁缓慢低沉?)
二、听一听,说一说
1.今天,我们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个音乐快慢知识大比拼。

我们先来听一听,音乐小精灵的介绍吧。

2.选一选,听一听(四首乐曲选择两首进行速度快慢的调试与聆听对比)3.说一说,速度快慢的感受。

三、听一听,选一选
1.听相同旋律不同速度的乐曲,小组讨论选择。

2.听不同旋律不同速度的乐曲,小组讨论选择。

四、听一听,走一走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生答(速度的快慢、音的高低、
情绪的不同等)
《两只老虎》《进行曲》《枫叶》
《小星星》四选二聆听
说感受(速度与情绪的联系)
小组讨论选择。

8’
2’
8’
10’
1.随老师敲击的鼓声变化做走和跑的练习。

2.随同学敲击的鼓声变化做走和跑的练习。

五、唱一唱,变一变
1.复习歌曲《可爱的小象》
2.你能用不同的速度来唱《可爱的小象》吗?小组选择演唱。

3.小组互评
六、小结,今天的音乐课你有什么收获?游戏
复习歌曲
小组选择演唱
小组互评
自由说
8’
10’
4’
个别辅导本课的聆听占有比较多的时间,用小组竞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督促个别学生聆听的习惯,关注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不仅仅是在说,还要亲身体验去感受音乐的快慢。

课后小记学生能够正确地听辨音乐的快慢、高低、情绪的变化。

能够有意识地在歌唱中表现速度的变化。

很多孩子在这节课中有了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