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摘要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项工作,探讨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分析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往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全面解读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方面并详细介绍了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就业工作中值得肯定的环节,针对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以期实现和提高本院学生较高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关键词就业形势就业工作完善就业环节分析当前就业形势、明确目标任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十分沉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由相当数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以往我们对大学的定位,是培养研究型、学习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包分配的背景下形成的。
现今大学毕业生需要自主择业,他们面对一个呈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十分需要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有一个身临创设的独立创业环境,改变单一书斋生活,为毕业走向社会立足创业提供基础和条件。
现代高等教育应把创业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作为学校的教育目标之一。
特别是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低对学院的发展有更大的意义,更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走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道路。
积极实施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应成为民办高校的重要选择,创业是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强国的第一步,创业带动就业是制造大国的基础国策,创业者是中国未来的精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教育规划纲要也强调“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
中央、省厅的各项决策部署为我们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了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各级政府的就业政策和措施,结合我院相关文件要求,在总结我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上,分析新形势,明确新任务,进一步做实做好我院2012届毕业生的实习就业工作。
一、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回顾我院2011届毕业生共有2516人,是我院历史上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面对困难,学院党政领导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和关心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做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主攻方向。
学院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北京地铁、上海地铁、深圳地铁等企事业单位调研,掌握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存在问题,共同研究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办法和措施。
为了更好的完成我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学院下发院字[2010]98号《关于实施2011届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意见》,成立院级就业领导小组,各系成立系就业领导小组,各系配备科级以上干部担任系部就业负责人,就业中心委派专人对口负责各系的就业工作,责任明确,落实到人。
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不断完善工作职能,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例会,采取有效措施,明确工作任务;积极搭建就业平台,急毕业生之所急,想毕业生之所想,动员一切力量,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搜集信息;积极搭建双向选择的平台,举办了2011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和90余场校园招聘活动以及多场专场招聘会;进一步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力度,召开就业指导报告会、座谈会,教育、鼓励、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降低期望值,到基层、到非公有制单位建功立业;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动员毕业生应征入伍;广大毕业生面对现实,积极转变就业观念,走“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之路,积极到西部、到非公有制企业、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就业,我院2011届毕业生中面向基层、面向西部就业的比率超过了70%。
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相关职能处室、系部的紧密配合和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我院实现了201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2.13%,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之所以取得以上成绩,我认为:全院上下认识统一,高度重视是关键;加强毕业生教育和指导,深化就业服务是基础;做好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是拓宽毕业生就业的新举措;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主攻方向;进一步明确任务,完善激励机制是确保就业率稳定的有效措施。
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受客观条件限制,就业市场调研范围不够广泛,不能更全面的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在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没有更好的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等。
二、当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首先,高校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
201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突破700万人,人数进一步递增,再创毕业人数新高;我省2011届高校毕业生为28.8万人,2012届为30万余人,人数也在持续增加;我院2012届毕业生为2350人,虽然比2011届统招毕业生总数略微下降,但继续教育系人数同比递增,同时本届毕业生当中就业难度大的女生和困难学生群体在我院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很大,2012届毕业生中女生占到毕业生总数的60%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学生则占到毕业生总数的40%左右。
同时全国近三年来沉淀下来未就业的毕业生有近400万人,毕业生就业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
还有一些新的就业情况非常值得关注,用人需求越来越向重点大学和研究生学历毕业生集中,民办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单位,如政府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人数在不断减少;尤其是轨道交通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技能、身高、形象要求极为苛刻,这样就可能使毕业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并存的状况十分明显,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大量毕业生过分集中西安市区,竞争数量和增量有限的就业岗位。
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却面临着人才匮乏难以吸引毕业生的局面,更进一步增加了高校就业工作的难度。
其次,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2011年8月开始就业指导中心从各种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来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专业的毕业生在2012年的就业形势将好于往年,而我院开设的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在就业推荐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难度。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仍然会面对较大压力和诸多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繁重的任务,同时也要看到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一是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制度、体制、机制等不断得到完善,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我们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多次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提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
教育部每年都召开全国性的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专门部署就业问题。
国家和我省近几年已经先后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做好就业指导、基层就业、教育教学改革、自主创业、贫困生帮扶、实习实训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志着国家、我省对于积极促进就业政策更加长效化、法制化。
二是当前全球经济回暖,“欧债危机”和“美元贬值”现象将随着欧盟国家及美国出台的相关法案而得到缓解;我国政府也积极做出了应对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使得我国经济气温回升,就业岗位和就业需求增长明显。
三是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安排、部署、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从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及时研究解决就业工作当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我们拥有一支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就业工作队伍。
只要我们增强信心,采取有力措施,就一定能实现我院2012届毕业生顺利就业。
三、全力以赴做好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一)切实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引导,全院动员,全员参与,贯彻相关就业政策,加大落实责任力度,强化目标责任意识,推进我院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着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关系到我院的持续发展。
教育部已决定将2011年确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在思想上重视就业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就业工作。
从学院工作大局出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积极引导,全院动员,全员参与,“点面结合”,形成学院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和各系全力实施,教职员工大力支持的工作格局。
职能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各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以及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应把就业工作作为自身义不容辞的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共同研究就业工作的方法,制订并实施切实可行的就业措施,动员、鼓励、引导、帮助毕业生积极求职择业。
党和政府就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关键是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时效性,继续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力度,继续按照“走出去开辟市场,请进来创造就业”的工作思路,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收集用人单位信息,把对用人市场的调研情况与当年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有机结合。
2012年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是继续扩大、建立一批相对稳定、联系密切、合作良好的毕业生就业单位,在长时期内有效保证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制订具体措施,切实解决问题。
要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二)以面向基层就业为抓手,充分利用就业政策,加强毕业生教育和指导,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积极应征服义务兵役,努力开拓毕业生就业新空间。
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要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作为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攻方向,把国家和我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的政策信息及时传达给毕业生,引导毕业生积极投身基层建设,面向西部、面向基层,到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单位等基层单位工作,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届大学生入伍服义务兵役,切实组织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技推广特殊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项目。
2011年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毕业生对预征兵役工作的关注度较高,报名热情高涨,效果明显,预征兵工作受到了省教育厅的认可,2012年我们要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