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财务软件应用
专业
执笔人
系部
教研室
编制时间
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1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情况做一概括的介绍,并重点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
目的是使学员了解会计信息系统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手工与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区别,从而为学习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使用方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财务系统、购销存系统、配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
难点:信息的概念、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教学课时:2时,为理论教学。
教学内容:
1.1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1.1信息 [难点]
1.1.2系统
1.1.3会计信息系统
1.1.4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1.2 会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1.2.1 财务系统 [重点]
1.2.2 购销存系统 [次重点]
1.2.3 管理分析系统
1.3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1.3.1 国外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1.3.2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1.3.3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4 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
1.4.1 会计信息系统的宏观管理
1.4.2 会计信息系统的微观管理
1.5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
1.5.1 会计信息系统的计划与组织
1.5.2 配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重点]
1.5.3 人员培训
1.5.4 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难点]
1.5.5 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 [重点]
第2章总账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系统学习系统管理、总账工具等功能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要求掌握系统管理中设置操作员、建立账套和设置操作员权限的方法。
熟悉总账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账套输出、引入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系统管理、账套管理
2.难点:设置用户、账套管理
教学课时:2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10课时,上机实践14课时。
教学内容:
第2章总账管理
2.1 建立账套与权限管理
2.2.1 启动系统管理
2.2.2 设置操作员[重点]
1 增加操作员
2 修改操作员
2.2.3 账套管理
1 建立账套[重点、难点]
2 修改账套
3 备份账套
4 恢复账套
2.2.5 设置操作员权限
1.增加操作员权限[重点、难点]
2.修改操作员权限
2.2 初始设置
2.2.3 设置基础档案[重点]
5.设置凭证类别[重点]
6.设置结算方式
2.2.4 设置会计科目[重点]
2.2.5 设置现金流量项目
2.2.6 录入期初余额[重点]
2.3 日常业务处理
2.3.1 填制凭证[重点]
2.3.2 出纳签字
2.3.3 审核凭证[重点]
2.3.4 记账[重点]
2.4.1 总账
2.4.2 余额表
2.4.3 明细账
2.4.7 部门账
2.4 期末处理
2.4.1 定义转账凭证[难点]
2.4.2 生成转账凭证[重点]
2.4.3 月末结账
第6章UFO报表
教学目的与要求:
系统学习财务报表的格式设计、数据处理和报表模板使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要求掌握报表格式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掌握报表数据处理的内容和方法。
熟练使用报表模板生成会计报表。
了解自制报表模板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表样、编辑公式、录入关键字、调用报表模板。
难点:编辑公式、
教学课时: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课时,上机实践5课时。
教学内容:
6.1报表格式设计
6.1.1启用财务报表
6.1.2设计表样[重点]
6.1.3设置关键字
6.1.4编辑公式[重点、难点]
6.1.5保存报表
6.2 报表数据处理
6.2.1 进入报表数据状态
6.2.2 录入关键字[重点]
6.2.3 整表重算
6.3 报表模板
6.3.1 调用报表模板[重点]
6.3.2 自定义报表模板
第3章现金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系统学习查询日记账、资金日报表的方法和银行对账的方法。
要求掌握查询日记账、资金日报表的方法和银行对账的方法;了解支票登记薄的作用和登记方法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账、表查询方法,银行对账的方法
难点:账、表的产生途径,查询条件的设置。
教学课时: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课时,上机实践3课时。
教学内容:
3.1查询日记账
3.1.1查询银行存款日记账[重点]
3.1.2资金日报表
3.1.3支票登记薄
3.2银行对账
3.2.1录入银行对账期初数据[重点]
3.2.2录入银行对账单[重点]
3.2.3对账[重点]
3.2.4 编制余额调节表
3.2.5核销已达账
第4章往来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系统学习往来账查询的方法和往来账管理中往来两清的处理方法。
要求掌握往来账查询的一般方法,往来两清的处理方法;了解往来催款单的作用和往来账龄分析的一般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科目总账查询、日记帐查询
难点:科目明细帐查询
教学课时: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1课时,上机实践1课时。
教学内容:
4.1基础设置
4.2往来账查询
4.2.1往来余额表
4.2.2往来明细表
4.3往来账管理
4.3.1往来两清
4.3.2往来催款单
4.3.3往来账龄分析
第5章薪资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系统学习工资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和期末业务处理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要求掌握建立工资账套、设置各种分类、档案资料的方法;掌握设置工资项目分类和计算公式的方法。
掌握固定工资数据编辑及变工工资数据编辑的方法;掌握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法和工资数据的计算和汇总的方法。
熟悉工资分配与计提,工资转帐凭证生成的原理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建立工资账套、设置工资类别、设置工资项目、工资变动、工资分摊、
难点:设置计算公、设置工资项目
教学课时:1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5课时,上机实践7课时。
教学内容:
5.1工资系统实初始化
5.1.1启用工资系统
5.1.2 建立工资账套
5.1.3设置工资类别
5.1.4设置人员附加信息[重点、难点]
5.1.5设置人员类别[重点]
5.1.6 设置工资项目[重点难点]
5.1.8 人员档案
5.1.9 设置计算公式[重点]
5.2日常业务处理
5.2.1工资变动[重点]
5.2.2扣缴所得税
5.2.3工资分摊[重点]
5.2.4月末处理
5.3统计分析
5.3.1账表
5.3.2凭证查询[重点]
5.4 数据维护
5.4.1 数据上报与数据采集
5.4.5 工资类别汇总
第6章固定资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系统学习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和期末业务处理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要求掌握建立固定资产账套、进行基础设置及录入原始卡片的内容和方法;实习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处理方法,掌握计提折旧和制单的方法,了解对账、结帐及账表查询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建立固定资产子账套、基础设置、固定增减管理、折旧处理、制单处理
难点:建立固定资产子账套、固定资产变动管理、
教学课时:1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5课时,上机实践7课时。
教学内容:
6.1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
6.1.1建立固定资产子账套[重点、难点]
6.1.2基础设置[重点]
6.1.3原始卡片录入
6.2日常业务处理
6.2.1 固定资产卡片管理
6.2.2 固定资产增减管理[重点]
6.3 期末业务处理
6.3.1 折旧处理[重点]
6.3.2 制单处理[重点]
6.3.3 对账与结帐处理
6.3.4 账表管理
6.4 数据维护
6.4.1 数据接口管理
6.4.2 重新初始化账套
第7章财务报表
教学目的与要求:
系统学习财务报表的格式设计、数据处理和报表模板使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要求掌握报表格式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掌握报表数据处理的内容和方法。
熟练使用报表模板生成会计报表。
了解自制报表模板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表样、编辑公式、录入关键字、调用报表模板。
难点:编辑公式、
教学课时: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课时,上机实践5课时。
教学内容:
7.1报表格式设计
7.1.1启用财务报表
7.1.2设计表样[重点]
7.1.3设置关键字
7.1.4编辑公式[重点、难点]
7.1.5保存报表
7.2 报表数据处理
7.2.1 进入报表数据状态
7.2.2 录入关键字[重点]
7.2.3 整表重算
7.3 报表模板
7.3.1 调用报表模板[重点]
7.3.2 自定义报表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