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暑假作业(六)一、选择题,下列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从远古的愚公移山精神,到革命年代的长征精神,再到当代的雷锋精神,直至今天洋溢在全国的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在各个时期的突出表现。
这说明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B.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D.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2.《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顺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画在台北合璧的展出,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
这表明①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②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③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
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A. 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 每年的春晚都会有个节目展现展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画卷。
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稳定性②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④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5. 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
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气节.松石高风,正是人生的艺术写照。
中国艺术这些独到之处说明①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④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6.2013年4月10日北京日报报道,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在首都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首都文明委决定于2013年在全市组织开展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希望国人从道德模范人物身上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这表明道德模范人物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永不泯灭B.核心价值体系博大精深,人人践行C.中华美德时代相传,指引方向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7.广东教育博览会以促进教育事业大发展为宗旨,全面展示广东教育服务和优质教育品牌。
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教育史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8.《中国达人秀》第四季将于2012年8—9月份举行,这一节目多照搬外国节目《英国达人》的模式。
业内人士疾呼:国外模式不能照搬,并非“引进”就能带来好的效果。
这说明发展中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A.固守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文化 B.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坚持解放思想,百花齐放9.为治愈旅行社的价格欺诈等顽疾,湖南省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湖南省旅行社价格行为规则》。
要治愈旅行社的价格欺诈顽疾,除完善市场规则外,在道德方面还应该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②加强宏观调控③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④增强诚信意识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10.山东省决定“十二五”期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全民修身活动。
修身内容主要是提升全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关于这两项修身内容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①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两者不可偏废②提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道德素质③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是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④文化素质提高了,道德素质就能提高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11.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
这说明技术是①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基本手段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④ 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小品《荆柯刺秦》讽刺了当下一些影视作品歪曲史实、胡编乱造、低俗媚俗的不良现象,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
这说明A.反映历史事实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B.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作用C.影视作品创新就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D.反映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13.电影《辛亥革命》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献礼作品。
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这说明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2013年江苏省继续实现文化强省的跨越发展,其重要标志之一是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以文化人”是文化的最高境界。
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A.最大限度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B.发挥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C.着力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提升文化竞争15.《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比重不足4%,而美国则占了43%。
当前,美国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25%,而我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仅2.6%。
这警示我们A.文化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B.文化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C.文化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D.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16.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已经连续举办10年,它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铸造引领主流价值观的“亿万人民的精神品牌”,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载体。
这项活动有利于A.使人们的思想觉悟得到启发,增强法制意识B.把精神的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C.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D.使荣辱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17.海口市策划推出以“国际旅游岛、欢乐在海口”为主题的2011秋冬系列问题活动,主打“欢乐文化”和“有氧运动”,主推“慢调、休闲、健康、阳光”的文化体育体验,通过系列活动丰富市民和旅客生活拉动城乡文化消费,提升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
这说明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③文化形式的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④先进文化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8.“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
这说明了A.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B.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同传统美德是完全一致的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D.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追求的目标19.2012年产生的网络新词,如你幸福吗;元芳你怎么看;高富帅;中国好声音;舌尖上的中国;最炫民族风等多为新闻轶事、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
这表明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B.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D.网络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20.网络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要,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同时也有一些低俗不堪的内容出现,腐蚀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针对低俗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我们青少年应该①加强道德修养,自觉进行文化选择,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②合理利用网络,维护网络文明,做到文明上网③远离网络,拒绝虚幻网络世界的诱惑④积极创造条件享受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二、非选择题21. 2013年是屈原诞辰2353周年,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句流传至今几千年影响了中国人。
为了纪念他形成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点雄黄、对诗歌等风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同时,屈原一身正气,宁折不阿,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
过端午节应着重对民族精神的弘扬,然而,现在除了吃粽子,其他的风俗已被风蚀殆尽。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22.材料一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网游业在经济寒冬中一枝独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未成年犯罪与网络游戏直接相关的超过了60%,网络暴力、色情游戏等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材料二某市团组织举办“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征文活动,要求就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从政府、学校和青少年自身等方面就青少年应如何适应网络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1)请归纳材料一揭示的文化生活的信息。
(2)请你根据征文活动要求,就如何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23.材料一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技术交流会”召开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扩大了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
此项惠民工程之所以能发挥突出作用,与其多年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密不可分。
材料二某省举行文化惠民阳光性行活动,大大提升了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了该省人的整体文化素质和修养,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材料三该省到2015年,将实现全省人均拥有12册以上公共藏书、每月观看一场以上电影、每季度参与一场以上群众文化活动的目标,启动“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国民文化消费卡工程”。
(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传播的哪些知识?(2)结合材料二,回答该省为什么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3)结合材料三,回答该省应如何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高二政治暑假作业(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BBCC 6—10ACBBA 11—15.CDDBD 16—20CDACC二、非选择题21. ①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②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类似端午节这样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涵着的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