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软件工程第三次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软件工程第三次作业答案

第一题选择题
1.软件危机的表现不包括(C)
A,软件质量不可靠B 软件几乎是不可维护的C,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错误较多D,缺少文档
2.瀑布模型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A,推迟实现B,成功率极高C,容易失败D,过程迭代
3.在软件生产的程序系统时代由于软件规模扩大和软件复杂性提高等原因导致了(A)
A,软件危机B,软件工程C,软件设计革命D,结构化程序设计
4.软件工程是(C)
A,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指导方法B,是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学为内容的学科C,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D,是指导软件开发的工程方法
5.在各种不同的软件需求中,功能需求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可以在用例模型或方案脚本中予以说明,(C)是从各个角度对系统的约束和限制,反映了应用对软件系统质量和特性的额外要求。

A,业务需求B,系统要求C,非功能需求D,用户需求
6.软件可行性研究一般不考录(A)
A,是否有足够的人员和相关的技术来支持系统开发B,是否有足够的工具和相关的技术来支持系统开发C,待开发软件是否有市场,经济上是否合算D,待开发的软件是否会有质量问题
7.经济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C)
A,资源的有效性B,管理制度C,效益分析D,开发风险
8.研究开发所需要的成本和资源是属于可行性研究中的(B)
A,技术可行性B,经济可行性C,社会可行性D,法律可行性
9.研究开发的软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是属于可行性研究中的(D)A,技术可行性B,经济可行性C,社会可行性D,法律可行性
10.需求分析的任务不包括(A)A,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B,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C,从技术角度分析系统是否可行D,导出逻辑模型并修正开发计划
第二题判断题
1.难以控制开发进度和工作量估计困难是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之一。

(正确)
2.系统响应时间是指当用户执行了某个控制动作后(例如,按回车键,点鼠标键等),系统作出的反应时间。

(正确)
3.原型是目标软件系统的一个可操作模型,它实现了目标软件系统的某些重要方面。

(正确)
4.即使测试过程没有发现任何错误,也不能说明软件没有错误。

(正确)
5.采用信息隐藏原理指导模块设计可以支持模块的并行开发,减少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的工作量。

(正确)
6.模块的接口设计要简单,以便降低复杂程度。

(正确)
7.软件="完成特定功能的程序+数据结构+文档”。

(正确)
8.制定软件项目进度表的途径之一是软件开发小组根据提供软件产品的最后期限从后往钱安排时间。

(正确)
9.在模块原理中,模块的作用域应该在控制域内。

(正确)
10.瀑布模型在实际的项目中严格顺序执行就基本可以成功。

(错误)
第三题简答题
1 简述软件测试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与什么文档有关?
答:(1)单元测试,测试对象对单元模块(2)集成测试,测试对象为组装后的程序模块(3)确认测试,测试对象为可运行的目标软件系统。

2 软件重用的效益是什么?
答:(1)软件重用可以显著地改善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2)软件重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

(3)节省软件开发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人力、财力的浪费。

第四题应用题
1 假设系统中有一个模块的代码如下,请将该代码转换画出程序流程图。

PROCEDUREEX(A,B:REAL;VAR X:REAL);
BEGIN
IF(A=3)OR(B>1)THEN X:=A×B
IF(A>2)AND(B=0)THEN X:=A-3
END
答:
2请用语句覆盖和判定覆盖两种测试方法设计出两套测试数据,用于测试问题14中的程序
答:答:语句覆盖:A=3,B=0
判定覆盖:1)A=1,B=0;2)A=2,B任意
1、语句覆盖是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被测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
次。

2、判定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表达式至少
获得一次“真”和“假”值,从而使程序的每一个分支至少都通过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