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电控发动机的发展、优点
1912年,博世( BOSCH )公司开始研究汽油喷射系统。 1937年,博世公司机械方式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在航空发动机上应用。 1952年,博世公司将汽油喷射系统装备在奔驰300SL型轿车上,但仍然采用机械 控制技术。 1953年,美国本迪克斯(Bendix)公司研究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于1957年开发出 称为Electrojator的电控汽油喷射系统。这种系统采用了晶体管电路,体积庞大, 并不实用,没有得到推广,但这套系统被称为现代燃油喷射系统的“雏形”。 1962年,博世公司从本迪克斯公司购买了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专利,并改进后于 1967年推出D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D-Jetronic System)。这是第一套实用型的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最先装备在大众汽车公司的VW-1600型轿车上。采用机械真 空膜片式进气压力传感器。 1973年,博世公司推出了L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L-Jetronic System)。采用计 量更精确的叶片式空气流量计。 同年,博世公司推出另一种控制方式完全不同的汽油喷射系统——K型汽油 喷射系统。这是一种机械控制的连续喷射系统。 1976年,博世公司推出了采用氧传感器闭环控制的K型汽油喷射系统。
电控发动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电子控制系统 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 传感器的功能是将发动机运行时的各种状态信息,由非电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输入电子控制单元。它包括各种传感器及一些开关信号。 电子控制单元常用缩写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表示。有的制造厂商用 缩写ECM(控制模块)、PCM(动力控制模块,同时控制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 等表示,它的作用是接收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息,经过快速地处理、运算、分析 和判断后,适时地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执行器动作,从而控制发动机运行。 执行器的功能是执行ECU发出的指令,完成各项控制任务。常见的执行器有喷 油器、电动燃油泵、点火控制器、各种继电器、各种电磁阀等,所有执行器的内 部基本结构都是线圈。
电控发动机的发展、优点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单片微处理器被应用到汽车上产生了一种新的控制系统的 类型——微处理器(电脑)集中控制,博世公司命名为Motronic系统,即数字式 发动机控制(集中控制)系统;丰田公司命名为TCCS,日产公司命名为ECCS。集 中控制系统的特征是:从模拟电路发展到数字电路;控制的对象已不再局限于汽 油喷射的控制,还包括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制动防抱死的控制等等。电控汽油喷 射系统中进气量的检测方式也得到很大的改进: 1981年,日立公司和博世公司研制成功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称之为博世LH系 统。它的最大特点是反应快、阻力小,还能适应各种海拔高度的大气压力而不需 进行修正。 1980年,三菱公司首先推出了卡门(KARMAN)涡流式空气流量计,利用气流 流过涡流发生体后产生的卡门涡流的数量来推算进气流量。 1984年丰田公司推出了光学卡门涡流空气流量计。两者的不同之处是:三菱 公司的用超声波方式检测涡流,而丰田公司的产品用光学方式检测涡流。 博世公司对K型喷射系统作了进一步改进,于1982年开发出电子控制的机械 式连续喷射系统(波许KE系统),在燃油分配器上增设的电液调节器(电子差压 阀),能根据各种不同工况控制燃油量。 除了上述的多点汽油喷射系统(MPI),1980年出现的单点汽油喷射系统 (SPI),或称节气门体喷射系统(TBI),博世公司将其命名为Mono-Jetronic。 单点喷射系统价格低,大部分应用在小型车辆上。
1、燃油供给系统 功用是供给喷油器一定压力的燃油,喷油器则根据ECU指令喷油。由电动 燃油泵、汽油滤清器、压力调节器、油管、喷油器组成。有些早期的发动机还装 有冷起动喷油器,以改善发动机的低温起动性能。 2、空气供给系统 功用是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并控制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进气量。由空气 滤清器、空气流量计(或进气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体(怠速、加速控制)组成。
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主讲:韩绍辉
模块一 电控发动机基础 单元一 电控发动机概述 内容提要
1
了解电控汽油发动机的发展过程
2
掌握电控发动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基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原理
课程重点
电控发动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
2
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控发动机的发展、优点
一、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
起因: 1、194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 ,被认 为是汽车废气排放污染问题的首次出现。1960年,加州颁布了第一部汽车废 气排放法规。以限制汽车排气中CO、HC和NOX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并且排放 标准日趋严格。 2、1973年,由于战争等原因,中东地区的石油危机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石油短 缺。因石油危机造成的能源危机,世界各国不得不制定燃油经济法规,对汽 车的燃油经济性提出严格的要求。 为了同时解决汽车发动机的排气净化和经济性两大难题,满足趋于苛刻的法 规,传统的机械式化油器和点火方式已经难以胜任。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汽车发动机的控制系统也采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配合汽车工程师已研究多 年的燃油喷射技术,汽车发动机的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得到飞速的发展,加装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车辆越来越多,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化油器。
电控发动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电控发动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电控发动机统由以下子系统组成:燃油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 点 火控制系统 、排放控制系统、辅助控制系统和随车自诊断系统。 电控发动机最明显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由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 和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电控发动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电控发动机的发展、优点
二、电控汽油发动机的优点
汽油喷射与化油器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其主要优点是: 1、空燃比控制精度高,降低油耗和排放污染物 通过电子控制系统精确控制各喷油器的喷油量,满足各种工况下的最佳 空燃比,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可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油耗和排放污染物。 2、混合气分配均匀性好 多点燃油喷射系统,每一个气缸都配置一个喷油器。燃油喷在进气门前 或直接喷入气缸,进气歧管的气流中不含燃油,进气歧管壁上不会出现油膜, 每一个气缸都可以得到相等的燃油量,使吸入各气缸的可燃混合气完全一致。 3、加、减速性能好 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的燃油喷射在进气门口或直接喷入气缸,发动机控制 单元响应迅速,能及时增减燃油,从而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加速及减速性能。 4、具有良好的起动性能 在发动机起动时,发动机控制单元通过检测发动机温度、起动转速、起动 时间和次数等因素,精确地计算起动供油量,使发动机起动容易,且暖机性 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