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专题复习

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专题复习

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专题复习(2015-5-10)【知识梳理和点拨】一、近代中国的外交1.清政府: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其后签订的诸多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北洋军阀政府: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再一次损害中国的主权。

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①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独立②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

二、新中国的外交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建国初期的外交⑴国际形势:冷战时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包围。

⑵成就:①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1955年万隆会议上(今年60周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3.70年代的外交成就:①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

③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国家关系正常化的标志)。

4.改革开放后⑴国际形势:两极格局解体,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

⑵成就:①1997-7-1香港回归;1999-12-20澳门回归。

这是“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

②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这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5.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⑴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⑵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⑷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三、今后如何继续走好和平发展之路1.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当今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我国还未完成统一大业,台独势力猖獗,加强国防力量是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安全,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而不是为了称霸世界3.说中美两国应如何交往?当今世界两种制度将长期共存,既有合作,又有斗争。

中美两国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谋合作与发展。

我们既要积极吸收和利用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加快发展自己,也要对敌对势力保持高度的警惕。

4.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如何?台湾问题是是中国的内政,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中美联合公报》和一个中国的原则,中美关系才能健康发展。

5.中日关系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回答:日本对发动战争的反省问题。

6.日本应如何正确对待侵华战争?①正视历史,深刻反省战争犯下的罪行;②信守和平承诺;③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④与周边地区和国家友好相处。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A 印度 B 缅甸 C 苏联 D 美国2.在看纪录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候,某同学知道了1953年提出该原则的人是() A毛泽东 B 尼赫鲁 C 周恩来 D 吴努3.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A日内瓦会议 B 印尼万隆会议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上海APEC会议4.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的首要目标是()A.制定外交原则B.提高国际地位C.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D.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5.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

下列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活动和事件是()①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②出席万隆会议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6.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是在20世纪()A 50年代初B 60年代初C 70年代初D 80年代初7.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十年后”中美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 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B 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 尼克松访华8.197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

这表明()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②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③中国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9.下列外交成就,不是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是()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 26届联大通过恢复中国代表权C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D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10.下列外交成就取得的时间先后顺序是()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②尼克松访华③中美建交A ①③② B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11.新中国外交政策中,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是()A. 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了中国的外交原则B.与苏联建交C.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12.关于亚非会议表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B.探讨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C.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3.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与苏联的建交B.《共同纲领》宣布的外交原则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求同存异“的方针的提出14.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时间是()A.1979年底B.1984年底C.1987年4月D.1997年6月15.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A.1984年底B.1997年7月1日C.1999年12月20日D.1987年4月16.中国领导人当初提出“一国两制”构想要解决的问题是()A.收复香港问题B.收复澳门问题C.统一台湾问题D.如何加大开放的力度17.香港、澳门的回归,其重要意义有()①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②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④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③18.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还可以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拥有更大的自治权,你认为这个权利应该是()A.保持现有社会制度不变B.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C.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D.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19.下图所示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示意图,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B.第三世界的兴起及友好合作C.中美、中日关系趋向缓和D.中国国际威望的进一步提高20.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A.25届联大B.26届联大C.24届联大D.27届联大21.上世纪70年代有一幅照片中,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酣畅淋漓的大笑被西方记者称为“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

请问这会心的笑主要来自于()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建交C.中国加入WTOD.新中国的成立22. 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C.西藏问题D.澳门问题23.20世纪 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B.双方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权利D.中美双方有共同利益24.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A.基辛格访华B.尼克松访华C.美国乒乓球队访华D.中美正式建交二、材料题: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是必经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请回答:(1)材料二中这些原则是指什么?(2)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由谁提出的?(3)这些原则在国际事务中有何意义?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邓小平材料二 1997年6月30日晚,十万群众聚集天安门广场……。

那时的天安门广场,华灯流光溢彩,人如海,歌如潮。

在距离1997年7月1日0时只有10秒钟的时候,群众已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

……,他们有节奏地齐声高呼起来。

材料三 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英国国旗和香港旗缓缓降落。

它标志着……。

0时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响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徐徐升起。

全场沸腾了。

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请回答:(1)材料1中所说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指什么?(2)“一国两制”的首创者是谁?具体什么内容?(3)英国国旗的缓缓降落标志着什么?(4)材料2、3反映了在不同地点的中华儿女表现出的相同情绪,这能说明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