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圆明园——课件

走进圆明园——课件


春林江南 浩 然 亭 之 秋
夏溢狮子林 冰 雪 鉴 碧 亭
圆 明 园的珍宝
曾经仙境似的圆明园
遗憾的是,这一世界园林 艺术的伟大杰作,于1860年 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劫掠和 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 巴特勒上尉的信
维克多· 雨果 Victor Hugo
雨果(1802-1885)
请从课文第五、第六、 第十段中找出同样的用法的 例子。
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 么用了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作用?
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 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 果对此次胜利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 反语活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 径。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 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 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 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 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piē 瞥见 jié lüè 劫掠 qiè 箱箧

整体感知
找出文中赞美圆明园和雨果评价圆明园的 句子,具体赞美圆明园的 句子,加以品味。
集中表达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是世界奇迹; 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 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 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 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 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 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 力、以爱制“恶”。代 表作是:《巴黎圣母 院》、《悲惨世界》等 长篇小说.
huǎng
恍若
fà láng 珐琅 lù 朱鹭 xī 晨曦

请把文中第一段 中讽刺侵略者的 词句画出来,看看 有什么艺术效果.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 强盗心理,如“体面”、“出 色”、“光荣”、“赞誉”等词 语,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 意味。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
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 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 “倒反”、“反话”。多用在 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
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 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行进行了强 烈谴责和辛辣讽 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 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
控诉侵略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 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 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 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 博大
希腊巴特农神庙 罗 马 斗 兽 场
埃及金字塔 巴 黎 圣 母 院
走近圆明园
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 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北部,始建于1709年, 历时150年陆续建成。它是清朝五代皇帝倾 心营造的皇家营苑,清王朝集无数精工填湖 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 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 珍品和图书文物。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 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 建筑群,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 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 名。
文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他
们都做了什么事情? 英国和法国 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一个强 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 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 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 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一个装 满了箱箧。
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
持什么态度? 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 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 强烈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 历史的制裁。
课堂小结 姜子牙曾说过:“天下者,天下人之 天下也。”为了保护我们的“圆明 园”,我们每个人都应向雨果学习。 爱国不等于爱政府,爱国是要让自己 的祖国变得文明。如果这个政府是像 1860年的法国政府一样野蛮或像清政 府一样腐败,那么,每一个爱国的人 都有责任去批评它、改变它!

给雨果写封信, 谈谈你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