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资源走进昔日的圆明园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源潭小学陈均伦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
3、课时:第二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①、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
②、搜集圆明园有关的图片、资料
5、教师课前准备
①、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②、收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③、节选《火烧圆明园》的录象。
二、教学课题
利用网络资源走进昔日的圆明园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三、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学习的一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昔日的辉煌景观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四、教学方法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采用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激情进行教学。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
就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情感,给学生构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情感体验平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
111
1、课前,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把学生引进激昂悲愤的情绪中。
2、看着圆明园被烈火焚烧的场面,听着圆明园的建筑倾倒的声音,你想说些什么?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对圆明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还记得那三句话吗?(出示三句话,朗读句子。
)
4、今天的学习,你想问什么或想知道什么?
(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4)是谁毁灭了圆明园?
二、利用网络资源,感受宏伟
(一)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1、布局绝伦精妙。
课件出示“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众星拱月……。
”
(1)引读,边读边加点“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许多小园、众星拱月。
”
(2)【百度搜索】:圆明园全景图
引导学生结合这幅图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众星拱月”?
(3)圆明园的设计真可谓是匠心独运。
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4)圆明园不仅有“众星拱月”般的布局,还有众多独特的景观。
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从中你感受到什么?结合这段话的重点词句说一说。
2、建筑风格独特。
课件出示A:“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
(1)说体会。
(殿堂的华丽、楼阁的精巧、买卖街的热闹、村野的幽静)(2)想看看这些雄伟、精致、典雅的建筑吗?
【百度搜索】:昔日圆明园的建筑图片
(3)谁想来读读这段优美的文字。
(4)指名读,评价。
再指名读。
齐读。
课件出示B:“园中许多建筑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
(1)园中的建筑是根据什么来的?
(引导学生归纳:仿照各地名胜,根据诗人的诗情画意,依据外国建筑。
)(2)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抓住其中的一个景点,结合你们搜集的资料,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画面。
(3)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真实的画面。
【百度搜索】:昔日圆明园的建筑视频
3、小结:你们觉得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圆明园的建筑艺术?(风格炯异、各种各样……)
4、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引导学生说话:漫步园内,置身其中,我仿佛看到了……,又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也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还仿佛看到了……。
(2)引读“漫步园内……境界里。
”
222
(3)想看这个园林吗?
【百度搜索】:圆明园视频
(4)圆明园的建筑真是包罗万象、风格独特,怎能不让我们留恋忘返呢?
(5)女同学、男同学比赛读。
5、小结:圆明园布局精妙、建筑风格独特,当然称得上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二)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说体会。
2、想不想开开眼界,目睹一下这些奇珍异宝?
【百度搜索】:圆明园的奇珍异宝
3、怎么样,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呀!
三、勿忘国耻激发情感
(一)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1、然而,在1860年,这一座由无数能工巧匠付出了几个世纪的辛劳而建成的圆明园,这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百度搜索】:《火烧圆明园》影片
2、看了这部影片的片段,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3、带着你们的痛惜、带着你们的仇恨,读好这段话吧。
4、读、评、议“1860年……毁掉”
5、英法联军在圆明园里疯狂地抢掠,实在抢不走的就毁,毁不掉的就烧,无情的大火连烧三天三夜,我们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园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是谁毁了它。
(英法联军野蛮贪婪的行径,清政府腐败无能。
)
6、小结:是啊,国弱被人欺,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
(二)圆明园的毁灭告诉我们什么?(引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
1、课件出示出示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损失!”
2、说说感受。
3、【百度搜索】:圆明园遗址公园图片
4、圆明园是一个奇迹、一个神话,如果你现在站在这个残垣断壁旁边,你想说什么呢?
三、总结全文,提升情感。
1、思考: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这样的叙述更让读者感到惋惜和愤怒,起到反衬的作用。
)
2、讨论:你觉得要重建圆明园吗?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
3、如今,一百五十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333
四、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1、链接互联网,进入我的QQ空间,分享我的相册和日志《圆明园的毁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教学生如何建立自己的QQ空间,发表自己的日志。
五、作业超市,自主发展(选择一、两题)
1、上互联网,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2、上互联网,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写一篇“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演讲稿,发表在QQ空间。
3、链接互联网,继续观看影片《火烧圆明园》
板书设计:
园林艺术瑰宝
化成一片灰烬
21、圆明园的毁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建筑艺术精华
教学反思
在《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中,我围绕四个问题贯穿教学主线,整个过程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网络中的丰富的资源自主学习,或点击圆明园概况,或欣赏圆明园风光,或观看圆明园被毁的视频信息,或虚拟走进圆明园……丰富学生的情感。
整个过程,教师随时可以利用屏幕监视、或遥控辅导学生学习。
在网络上,学生还可以相互传阅资料,交流知识,各取所需,按照自己原有的基础进行有目的的探索。
这样学习,其价值远远超过教师在传统课堂上灌输,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网络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学生进行学习的工具,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学习的信息并进行交流和反馈,达到主动地把握知识,主动地发现学习规律,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因为在教学时拘泥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体验没有充分拓展开。
在课上如果安排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