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59811248-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1)
20159811248-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1)
平均住院日
=
∑ 脑梗死患者住院天数 ∑ 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例数
意义:成本效益分析的重要指标
十五、平均住院费用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有因脑梗死住院治疗的患者总住院费用与脑梗死患者总例数的比值。
计算公式:
平 均住 院 费 用
=
∑ 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 ∑ 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例数
意义:成本效益分析的重要指标。
=
∑ 出院时他汀类药物治疗的 患者例数 ∑
住院治疗的非心源性脑梗死 患者例数
X 100%
脑梗死患者例数
意义:反映脑梗死急性期规范化诊疗情况。
意义:反映医院组织化卒中医疗水平。
意义:反映脑梗死二级预防规范化诊疗情况。
四、发病2小时内到院,发病3小时以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率
定义: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小时内到院,发病3小时内静脉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溶栓治疗的例数占发病2小时内到院的脑梗死患者的比率。
急诊就诊在45分 钟内获得临床实验 室诊断信息的比率
=
∑ 临床实验室诊断信息的患者例数 ∑
住院脑梗死患者同时在急诊 就诊行实验室检查的患者例数
急诊就诊在45分钟内获得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X
100%
住院1周内接受 血管评价的比率
=
∑
住院1周内接受 血管评价的患者例数
∑
X 100%
出院时给予他汀 类药 物 治 疗 比 率
计算公式:
发 病 2 小 时 内 到 院 ,发病3小时 以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率
=
∑ ∑
rt-PA静脉溶栓 治疗患者例数
X 100%
发病2小时以内到达医院 的脑梗死患者例数
=
∑
住院1周内使用他汀类药物 治疗的患者例数 脑梗死患者例数
计算公式:
∑
X 100%
出院时合并糖尿病患 者使用降糖药物比率
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五、入院48小时内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比率
定义:脑梗死患者入院48小时内给予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例数占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 者总例数的比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脑梗死患者入院接诊时完善神经功能缺损的国 立 卫 生 研究院卒中(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估例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总例数的比率。
八、住院期间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比率
定义: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例数占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比率。
十二、出院时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比率
定义: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时给予降糖药物的例数占住院治疗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总例数 的比率。
计算公式:
住院期间患者使用他 汀类药物治疗的比率
七、住院1周内接受血管评价的比率
定义:脑梗死患者住院1周内完善颈部和颅内等血管评价(比如颈部或颅内血管超声、CT或MR血管 成像、或DSA)的例数占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比率。
十一、出院时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率
定义:脑梗死患者出院时给予他汀类药物的例数占住院治疗的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总例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住院病死率
=
∑ 脑梗死患者死亡例数 ∑ 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例数
X 100%
意义:反映专科脑梗死的整体诊疗水平。
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率
神经内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九、出院时给予抗栓治疗的比率
计算公式:
出院时房颤患者给 予抗凝治疗比率
中国卒中中心联盟
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
∑ 出院时抗凝治疗的患者例数 ∑ 住院治疗的脑梗死合并房颤的患者例数
X 100%
意义:反映脑梗死二级预防规范化诊疗情况。
十四、平均住院日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有因脑梗死住院治疗的患者住院总天数与脑梗死患者总例数的比值。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X 100%
预防深静脉 血栓比率
∑
=
∑ 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患者例数 ∑
入院48小时内不能行走的 脑梗死患者例数
入院48小时内不能行走
计算公式:
X 100%
出院时合并高血压的脑 梗死患者降压治疗比率
=
∑ 出院时降压治疗的患者例数 ∑
住院治疗脑梗死合并 高血压患者例数
X 100%
意义:反映医院组织化卒中医疗水平。
∑
收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例数
=
∑
入院48小时内阿司匹林或其他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例数
计算公式:
∑
X
100%
出院时给予抗 栓治疗的比率
=
∑
出院时给予抗栓药物 治疗的患者例数 脑梗死患者例数
脑梗死患者例数
∑
X 100%
意义:反映医院收住院脑梗死患者病情评估开展情况。
意义:反映脑梗死急性期规范化诊疗情况。
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C H I N A S T R O K E C E N T E R A L L I A N C E
十三、出院时房颤患者给予抗凝治疗比率
定义: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出院时使用抗凝药物(例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新型口服 抗凝剂)的例数占住院治疗的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总例数的比率。
定义:脑梗死患者出院时给予抗栓(比如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或肝素类或华法林或新型 口服抗凝药物等抗凝药物)药物治疗的例数占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总例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比率
=
脑梗死患者入院接诊时完善 ∑ 神经功能缺失NIHSS评估的患者例数
计算公式: X 100%
入院48小时内阿司匹林或其 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比率
意义:反映医院在减少住院期间合并症和病死率的诊疗措施执行情况。
意义:反映脑梗死二级预防规范化诊疗情况。
三、急诊就诊在45分钟内获得临床实验室诊断信息的比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急诊就诊的脑梗死患者,在45分钟内获得临床实验室诊断信息的例数占急诊就诊行实 验室检查(比如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的住院脑梗死患者比率。
十六、平均住院药物费用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有因脑梗死住院治疗的患者住院总药物费用与脑梗死患者总例数的比值。
计算公式:
平均住院药物费用
=
∑ 脑梗死患者住院药物费用 ∑ 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例数
意义:成本效益分析的重要指标。
十七、住院病死率
定义:某一时间内所有因脑梗死住院治疗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占脑梗死住院总人数的比例。
意义:反映脑梗死二级预防规范化诊疗情况。
二、急诊45分钟内完成头颅CT影像学检查的比率
定义:急诊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从急诊分诊到获得头颅CT影像学诊断信息的时间在45分钟内的 例数占单位时间内急诊就诊行头颅CT 影 像 学 检 查的 急 性 脑 梗 死 患者总例数的比率。
六、 预防深静脉血栓比率
定义:入院48小时内不能下床活动脑梗死患者给予包括肝素类药物和/或血栓泵等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预防措施的例数占不能下床活动脑梗死患者的比率。
十、 出院时合并高血压的脑梗死患者降压治疗比率
定义: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出院时给予降压药物的例数占住院治疗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总例 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急诊45min内完成 头 颅 C T 影 像 学检 查的比率
=
∑
急诊就诊在45min内获得神经影像 (头颅CT)诊断信息的患者例数 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同时在急诊 就诊行头颅CT检查的例数
=
∑ ∑
出院时降糖药物 治疗的患者例数 住院治疗脑梗死合并 糖尿病的患者例数
X 100%
意义:反映医院卒中组织化医疗水平。
意义:反映脑梗死急性期规范化诊疗情况。
意义:反映脑梗死二级预防规范化诊疗情况。